第230章 (二二九) 送匾
  小小孩子有誌氣,遊泳比賽創佳績;

  家長喜悅送牌匾,讚揚人民好校長。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善於學習的親人天天都在進步,善於思考的親親每天都有收獲。

  通過學習和思考,人們在頃刻時間就成長了好多。人們了解了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熟知了學文化的重要性,更曉得了教育在個人成長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們懵懂的內心瞬間就豁然開朗了,因此,人就成熟了很多,人就長大了不少。

  人一成熟就十分善解人意,人一長大就更加乖巧可愛。

  這不,已經成熟和長大的人看世界的時候就有意外的收獲和深層次的獨特見解。

  有些人的一笑一哭,看到的喜悅和悲傷的景象,實則表現的是包含知識深度和涵養廣度的內心世界的變化;

  有些人的舉手投足,看到的是身體的表麵行為,實則表現的是內心千變萬化和心態不安的內心境界的不安;

  有些人在專心掃地,看似掃的是地,實則打掃的是內心的塵埃,掃過之後,心地更純淨,內心更善良;一下一下,粗看舉起的是掃帚,細看其實是個人自我檢點的武器,一下一下掃過以後,祛除的是內心的狂躁與浮躁,留下的是嚴謹與細致的做事作風,“萬丈高樓平地起”,打下的是鋼鐵長城的堅實地基和深厚底蘊。

  所以,掃地其實不完全是掃地,掃走的是寂寞,掃走的是浮躁,留下的是深沉、嚴謹和睿智。

  人因千麵而可愛,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大千世界,精彩繽紛,五色斑斕,異常可愛。

  我們感激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十分可愛的世界,另一方麵,我們這些世界主宰也要為這個可愛的世界竭盡所能、添磚加瓦、增值添彩。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四海之大,無所不需。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是一個特別宏大的事情,它需要全世界人們的集思廣益、齊心協力、精誠團結和深度合作,也才能夠創造大美的世界和全人類的和諧發展。

  同樣,改造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需要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各種人才。

  所以,培養各種各色人才,培養全麵符合型人才,既是教育方針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這不,張文學所做的教育工作,更加全麵和深刻了。素質教育在小河小學開出了美麗的花朵,結出了豐碩的碩果。

  比如,在金山省遊泳比賽中,張文學的兩個遊泳隊員就代表銀河市遊泳隊分別獲得了金牌和銀牌,這個優異成績在銀河市遊泳隊還真是史無前例的好成績。

  這兩個學生被市體校錄用為正式體校學生,市體校為這兩個學生辦理了非農戶口手續,並且重點培養這兩個選手。因為這兩個遊泳隊員體力好,耐力好,經過市遊泳隊專業教練的精心指導,所以成績提高很快,因此,在大型比賽中就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好成績。

  當然,張文學也非常高興。

  畢竟,孩子比賽成績優異,證明了自己提出的“尊重個性發展,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思路是正確的,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積極培養個性化人才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對於學生未來發展是有幫助的。

  尤其,這兩個遊泳隊員的家長是最最興奮的了。

  這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孩子的奮鬥目標和家長的願望,都是讓孩子考上個中專或者體校什麽的,隻要能夠吃上個國庫糧,孩子有個正式工作,當家長的也就萬事大吉了,當然也有名有利了,家長在老百姓那裏也老有麵子了。

  心存感恩,便有行動。

  於是,兩個家長也在想,雖然孩子在遊泳方麵很優秀,但是千裏馬更需要好伯樂,如果沒有人家張文學的熱心的幫助和無私的行動,即使再優秀,那也隻鄉村河道裏會遊泳的孩子王,那也成不了氣候,也成不了省遊泳比賽的冠亞軍,那也永遠不會被市體校錄取為中專學校的學生,當然也不會吃上國家糧的。

  因此,兩位家長總想向張文學校長表示一下內心不可抑製的感恩之情。

  到底怎樣傳遞一下作為家長的感恩之情呢?

  送點禮?

  絕對不行,誰不知道張文學最厭惡送禮的人了,張文學拒絕收禮的事情,誰人都知道,都快能夠編成一本故事書了。

  給點錢?

  那更不行,別說張文學不缺錢,人家更加厭惡這種赤裸裸的表達方式,那樣的話,或許被批評一頓的,聽說觸及了底線,張文學發的脾氣可夠大法的了。

  吃個飯?

  那也不行,沒聽說誰人請客吃飯成功的。張文學常以小輩人自居,要一塊吃飯,那也是他掏錢請客,要想請張文學吃飯的話,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隻好來點帶有文藝範的行動了。於是,兩個家長決定在縣上製作一個精美牌匾,送給張文學校長,用以表達校長對孩子的培養成才的感恩之情。

  到了星期六早晨,兩位家長發現張文學又一次和往常一樣去了學校的辦公室以後,便迅速召集了幾個人,帶上自己演奏音樂樂器,接著吹吹打打地從村子裏一路招搖走過,走在最前麵的是兩位抬著大牌匾的家長,後麵的幾個所謂村裏的樂手,有的敲大鼓,有的敲銅鑼,有的吹笛子,演奏者好像電影朝陽溝的曲子,但是,也因為多年沒有合在一起排練了,演奏得有點亂套,聽起來合拍不行,也就是能夠差強人意地弄點動靜。

  可是,就這個不整齊也不雄壯的樂曲,也還是吸引了不少村子裏的觀眾,人們很好奇,也都跟著看,不一會隊伍就成了長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樂嗬嗬地跟著看個熱鬧。

  這也難怪,在這樣的小村子裏,除了有人家婚喪嫁娶的時候有點看點和樂子,其它的也就是一月時間能夠看個電影什麽的時候,才能夠有點樂子,才能夠相聚起來樂嗬樂嗬,其它時候的生活也就太平淡了。

  所以,這兩位家長整出來這點音樂動靜也就足夠吸引人了,尤其,這一隊音樂人還抬著個牌匾,大家也就一路相隨,看看這兩個家長和這一夥人到底整出什麽讓人高興的好事情。

  不一會,這一大隊人就在音樂中走到了小河小學,大門是敞開的,看門的張大爺一看村民們這個陣勢,再看這個大牌匾,也都是村子裏的老熟人,自然不用問,直接就領他們進了校園,然後在校長辦公室門前停了下來。

  這時,張文學剛好從學校轉了一圈,也剛回辦公室。剛才的時候,張文學一聽外麵有嘈雜的音樂聲,於是就關上辦公室的門,但是也隻是虛掩著,並沒有把門關嚴實,本來想坐下來寫點東西,這時看大門的張大爺直接進門了,說:

  “張校長,有人給你送匾來了。”

  “送什麽匾啊?我又沒有做好人好事。”張文學也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也不知道為啥呀,你看看就知道了。”張大爺一邊說,一邊完全打開了張文學辦公室的門。

  張文學定睛一看,“哇塞”,外麵站著足夠一兩百人,都自覺四人一排,十分壯觀。

  張文學認識最前麵兩個抬著牌匾的人,是剛獲得遊泳比賽冠亞軍的家長,張文學仔細看了一下牌匾上的紅色底子的金色大字,隻見很大的牌匾上寫著幾個金剛閃閃的大字;

  “人民好校長,育人成棟梁”

  這時,張文學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兩個家長是來給張文學送牌匾來了。

  張文學想,來就來吧,幹嘛整出這麽大動靜呀?搞得這麽聲勢浩大的陣勢,倒讓張文學覺得招架不住了的樣子。

  於是,張文學從辦公室走了出來,隻見這兩位家長看見張文學走到跟前,竟然一下子在張文學麵前一起跪了下來,並且齊聲喊著:

  “謝謝恩人把孩子培養成才。”

  張文學這時真的是不知所措,趕忙扶起這兩位家長,說:

  “兩位叔叔,您這是怎麽了?孩子優秀,不是我的功勞。您作為長輩,向我下跪,會折煞我的,我承受不起呀,”

  “您才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不講輩分,您應該承受的。”

  張文學說:

  “那也不行,我當老師的,應該培養孩子的。”

  說話間,兩個家長就把牌匾呈送給了張文學。

  張文學一看後麵,其他一塊來的一兩百村民也齊刷刷地跪了下來,張文學作為一個小輩分的後生,確實也擔當不起這些人的下跪,於是張文學也把牌匾交給看大門的張大爺也跪了下來,張大爺一看這個架勢,也索性跪下。

  這一跪,跪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巨大驚人陣勢。

  兩位家長這一跪,跪出了憋在心裏的無限感激之情,感激張文學把自己孩子培養成國家棟梁;

  鄉村人們這一跪,跪出了村裏人的真誠感恩之心,感謝張文學對教育的付出和對孩子們的厚愛;

  張文學這一跪,跪出了自己對眾多村民的責任之心,感受到付出就有回報的道理,同時也感覺到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之感,發誓要通過努力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才。

  這一跪,跪出來人民教師和鄉村人民血濃於水的純真情感,跪出來驚天地、泣鬼神的家校情誼,跪出來“教育為人民服務”的鋼鐵定律,跪出來響徹雲霄的“鐵肩擔道義”的千鈞責任,跪出來震驚世界、響徹四海的正義之歌和感恩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