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七二) 文學池
  河邊孩子學遊泳,家長老師總關情;

  文學建設遊泳池,實現孩子冠軍夢。

  經過艱辛努力,張文學修建的幸福渠,老百姓稱謂的“文學渠”終於完成。水渠長達三千米,高兩米,寬也有一點五米,竣工時插上的幾十麵紅旗依然在又長又高的渠上迎風飄揚,給小河村的村民帶來了美好的希望和對將來幸福生活的堅強信心。

  文學渠接著就成為小河村村民幸福的源泉,也成為小河村的驕傲和自豪的地標,同時也成為張文學和村民骨肉相連的親密關係的見證,也成為家校聯係的重要紐帶。

  人們說著,笑著,談論著張文學為了小河村村民做的一係列好事情,都說這輩子和張文學這個校長生活在一個村子裏,真是“上輩子積了八輩子的德,修了八輩子行”的原因。

  人們談論著,揣測著,想象著小河裏的水歡樂地離開小河的河床,一路歡歌,一路雀躍,進入文學渠,時而到這家田地裏撒歡,時而到那家的責任田裏和綠油油的莊稼接個吻,然後,東望望,西瞧瞧。最後找到莊稼的根莖,然後滋養莊稼的根係,讓莊稼愉快、快速成長。

  然後文學渠裏麵大部分的水,唱著泉水叮咚的歌謠,踏著青春昂揚的舞步,在浪花撞擊水渠岸邊的音樂聲中,在浪花飛揚,然後急速沉入水中的浪漫背景下,水的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在水渠裏麵急速前行,一路呼嘯,一路歡騰,氣勢猶如疾馳的駿馬,腳步擲地有聲,速度卻勝過離弦之箭,一副急行軍的姿態,一副軍情火急的情形;又如火急火燎,十萬火急會見久未謀麵的情郎的少女,雖然少女已經傾國傾城,楚楚動人,卻還擔心自己某個地方不夠美麗,一副舉棋不定的樣子,一副疾行欲停的樣子,已經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卻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步子太快失去了矜持的本分。

  水是多情的水,人是有感情的人。

  張文學自己看到這個長龍般的水渠,自己的內心當然有著說不出的高興。

  是呀,當初自己也算理智。終於,不顧代價,不計成本,修了一道明渠,從老百姓的評價看,自己確實做得對。

  張文學現在感覺,隻要勇敢做事情,總會有困難,但是作為一個為老百姓負責的人,一定要知難而上,一定不要畏手畏腳,否則就會錯過良機,後悔莫及。

  張文學還想,作為某一區域或者單位的負責人一定要有為百姓幹事創業的決心,為百姓謀求福祉的初心,為百姓創造更大幸福的能力,當然還要有為民造福的恒心,更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及高瞻遠矚和高屋建瓴的思想高度。

  鼠目寸光,是說老鼠雖然聰明,但是視野很小,很短,所以就龜縮在見不得天日的老鼠洞裏麵,過著惶惶不可終日而且整天暗無天日的日子。

  作為人,就要站得高,看得遠;作為負責人,作為關鍵人物,更要活在當下,想著明天,惦記著後天,要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那才能快人一步,那才體現一名人才的卓越感和先進性。

  現在又到了考驗張文學的時候了。那就是山嶺上麵麵臨修蓄水池了。

  蓄水池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是大點的好,還是小點的好?是深一點,還是淺一點呢?

  當然,從節約土地上講,小點的池子,圓形的池子節省土地麵積,當然也節省建築材料。

  但是,張文學畢竟是人才。愛思考是張文學的習慣,高瞻遠矚,具有前瞻性是他的優點,以人為本是他為官的原則。

  眼下,張文學考慮到的不是節約成本,而是小河村孩子們遊泳的問題。

  是的,遊泳有風險,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畢竟,遊泳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而且也是運動會項目。

  張文學甚至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遊泳這個運動以後會逐漸普及的。說不定幾年以後,就有可能在自己所在的縣區就有孩子們的遊泳比賽。

  既然野外遊泳有風險,那自己何不借助這一次建設蓄水池,幹脆把蓄水池簡稱標準的遊泳池呢?

  那樣的話,就會一石二鳥,一箭雙雕。

  張文學的風格就是立說立行,想好就做。

  於是,張文學立即查資料,找數據,然後測量山嶺頂上的麵積。

  結果,嶺地頂上的麵積夠大,足以建設六個賽道,能夠同時容納六個人進行遊泳比賽,閑時可以同時容納一百多人遊泳。

  建設一個遊泳池,隻是想一想,都令人高興。

  張文學接著找人設計,然後把圖紙送給銅家灣建築公司。

  建築公司領導一聽說張文學要建設遊泳池這個事情,先是吃驚,然後理解,最後支持他的這一獨特、大膽和超前的想法。

  銅家灣建築公司的領導,無不對張文學舉起大拇指,紛紛誇獎張文學處處為小河村的村民和孩子們的發展著想,真是好村民,好朋友和好校長。

  人家張文學也就笑一笑,說:

  “既然誇獎我,那就快點幹,幹好它。我替孩子們謝謝你們。是好事呢,但是,我這個工程的錢還是沒著落呢。實在不行,工程結束,我先貸款付上一半的款項。”

  “張老弟,說啥呢?別談錢,你也是為了孩子們做事情,我們也會隻收成本價。你是公司的恩人,什麽時候有錢,什麽時候給就行。同時,你這個水利工程,我們也會向水利局報告的,水利局會給補貼的,你隻管付差價就行,而且不用慌張的,不需要到款的,省點利息錢還是你用到刀刃上吧。”

  張文學當然連連點頭,一直道謝。

  第二天,銅家灣鄉建築隊開進嶺地。開始大規模挖土,整地,填石頭等等工作。

  這一次呢,張文學在姐夫胡俊山那裏借了幾萬元,買了大電機和大水泵,在建設遊泳池的同時也讓師傅同時安裝好,爭取水池已完成,就開始準備調水和蓄水工作。

  經過建築隊堅持不懈二十多天的時間,一個長六十米,寬二十米,深三米的一個中等規模的遊泳池就誕生在小河村的南嶺頂部上。

  張文學在他自己承包的嶺頂上建設了一個遊泳池當蓄水池,供孩子們遊泳,以後還可以進行遊泳比賽呢。

  這個好消息不啻春天響雷讓人吃驚,對於孩子們不啻是雪中送炭,所以不論是大人抑或是小孩子大孩子都奔走相告,互相道喜,同時話中語裏念念不忘對張文學的感恩戴德之情。這些孩子的眼睛裏麵布滿了驚喜的連連淚水和高興的絲絲笑容。

  人們在張文學建成的遊泳池畔留戀駐足,深情凝視,一眼不眨,仿佛一眨眼的功夫,這個可愛的遊泳池就有可能逃遁它鄉;

  人們跳進遊泳池裏麵,在剛剛幹燥,暫時還無水的遊泳池裏麵用手腳比劃著,做出遊泳的姿態,那姿態專注猶如自己正在參加國際遊泳比賽的樣子,那神情虔誠猶如對待一件價值連城的瑰寶,一點也不敢大意。

  有人說,能夠做這樣天大好事的,也隻有張文學校長,那麽,這個遊泳池就叫“文學池”吧。

  大家拍手稱讚,從此,這個遊泳池就成為了文學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