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六八)? 驗土質
  學校工作順利中,家裏土地要耕種;

  科學種田驗土質,栽種核桃很可行。

  這一段時間,張文學被小河村民的熱情感動得不得了。

  一是村民集資這件事讓張文學感動不已。因為小河村村民雖然都有了責任田,但是小河村的村民人均土地並不是太多,因此,日子雖然還過得下去,但是,吃吃喝喝以後,其實手頭也剩不下太多的錢,更何況好多家庭都是剛剛東拚西湊地翻蓋了房子,所以,在經濟上大部分人都是捉襟見肘的,也都不太寬裕的,這也是張文學為什麽不主張集資辦學的原因。本來村民們已經在建設新教室的時候,已經貢獻財力了,大家已經盡力了,怎麽還好意思去掏老百姓本來就不豐滿的腰包呢?

  但是,非常有感恩之心的村民們不光自覺自願捐資,而且所捐的數目驚人,不少家庭用千或者兩千元的錢來捐資助學,這些錢幾乎就是他們全年的總收入了,幾乎就是他們所有的家底了。

  更人人感動的就是,有的家庭把準備蓋新房子的儲備款都捐出去了,說什麽錢還可以再攢起來,錯過這次進入捐資助學功勞碑碑的機會,就成不了村裏的先進人物了,以後孩子找對象什麽的,就沒有光彩了,就沒有麵子了。

  更有人把給孩子結婚或者升學準備的款項也拿出來捐出來,說是“好錢要花在關鍵時候”,說是年輕人主動提出這樣的。

  當然,捐資助學出錢多的,確實也在人前人後賺足了麵子。大家都笑哈哈地向這些人道喜,說他不僅會掙錢,而且很有愛心和責任心,甚至說今天為娃娃們上學投入多少,上帝就會恩賜這些人多少運氣和好處。

  當然,那些寬慰人心的客套話,張文學一般也沒有說過。但是,張文學的感動放在心裏麵,而且默默決心今後要繼續努力,為小河村的村民和子女帶來更多的實惠和好處,尤其是要多培養孩子成才,讓他們承接父母的愛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爭取更大的幸福,為這個美好的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是,張文學因為為學校建設操碎了心,為小河村孩子教育質量的提升也真是想方設法,殫精竭慮。所以,張文學在村子裏,受到了最優厚的禮遇。

  張文學一直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大男孩,在村子裏,麵對自己的長輩總是畢恭畢敬的,張文學自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校長,當然也沒有校長的任何架子。

  張文學認為,我在村子裏就是一個大男孩,無論身份職務怎樣變化,自己在村裏的角色和身份並無二致。

  所以,張文學對於村裏的人都是極其熱情和禮貌的。

  但是,張文學感覺現在有點不一樣了。村子裏的人們,包括一些長輩和兄長們,突然之間對張文學特別客氣起來。

  就連本家的叔伯們,也不再直呼張文學的小名了。再次遇見張文學的時候,總是停下腳步,站立一下,說

  “張校長好!”,

  或者道一聲

  “張校長辛苦了!”,

  有的還說:

  “張校長,為了小河村的人們,您辛苦了!”

  如此等等的客氣問候,倒是讓張文學不太舒服起來。

  但是,對於村民的理解和厚愛,張文學倒是體會得真真切切的。

  張文學想,等到自己為小河村的人們做了更多的更好的事情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他做的好事情,或許大家就不需要這般對自己客氣了。

  張文學的心裏當然主要考慮的是學校裏的事情,但是,自己家責任田的事情還是要提上日程了。

  張文學家裏的全部責任田都已經置換給了人家。因為村裏再也沒有其它水澆地,別無辦法,村子裏給張文學家的土地,是村子南邊的一片山嶺地。

  因為山嶺地不是水澆地,所以村子裏按照一比三的比例,進行了土地補償。因為張文學家裏的土地,大約有十五畝左右,所以,劃給張文學家裏大約五十畝山嶺地。這個領地,除去張文學家裏的有土能種的土地以後,就再也沒有能耕種的土地了,剩下的隻有白白給都沒人要的鋪滿礫石的非耕地了。

  所以,村委會索性把剩餘的幾十畝地,也全部在合同裏表明給予了張文學了。

  麵對這一大攤子土地,張文學的爸媽和愛人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樣的土地,土壤少,土質差,沒水澆地,即使下雨了,也存不住水,第二天雨水全漏光。

  不過,大家都不願意責備張文學。畢竟,張文學幹的也是正事,如果不置換,學校都建不成。孩子想做的事情做不了,他可是會一直不高興的。

  算了吧,反正也餓不著,就讓孩子做主吧。

  於是,經過簡單商量,張文學決定運用科學的方法,請市裏農科所的專家測量一下土質,看看這個土質種啥比較好。

  幾番周折,終於打聽到了銀河市農科所電話號碼。

  張文學打過去電話,說明了要求。電話那邊一聽是張文學求助,馬上熱情起來,說:

  “你就是連救兩命的張文學校長嗎?人民好校長!”

  張文學一聽也高興起來,說:

  “是呀,不過,我也沒有記者寫得這樣偉大。不過是趕上了。”

  “我求助的是我自己家裏的事。我家分到了一片嶺地。種莊稼不行,我想讓專家測一下土質,看看能否種樹,種什麽果樹比較好?”

  “好呀,您的事情就是咱們大家的事情。能為您這個大英雄、好校長做點事情,也是我們的榮幸。”

  張文學一聽這麽快就能夠來檢測,很高興的。

  於是張文學表示了感謝,然後等待專家的到來。

  果然,銀河市農科所專家一行三人帶著儀器果然在第二天如期而至。

  張文學高高興興領著專家進行了檢測,然後專家們帶著樣品,準備回去進一步檢測,然後把結果再電話告知張文學。

  人家專家組效率很高,當天下午,就打電話給張文學,說這片領地含微量元素較多,整完土地可以種植核桃,建議張文學整一下土地,搞成一個有規模的核桃園。

  專家組還熱情和核桃基地聯係,幫助張文學栽培優質薄皮山核桃。

  專家組後續還要幫助張文學把核桃園建設好。

  張文學聽了這一番建議,非常高興。好像自己撿了一個寶似的。

  此時此刻,在張文學的眼睛裏麵,仿佛就呈現出一大片掛滿又大又香的核桃的核桃樹。核桃個大飽滿,一個一個就像孩子們笑容可掬的臉龐,洋溢著青春與微笑,蕩漾著幸福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