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四一) 質檢隊
  文學打工不輕鬆,心情高興就放鬆;

  幹活質檢兩不誤,主客兩家都高興。

  要說起來,張文學也真是特別聰明。反正暑假期間當校長或者老師的也都不忙,因為工程的原因,幹別的啥活也幹不下去,便索性直接靠在工地上了。

  安全大於天,學生的安全大過整個宇宙。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安全和質量是學校工作的兩把劍。而安全則是時時刻刻懸在校長頭上的最厲害的劍。這把劍搖搖欲墜,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

  所以,“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家有一顆糧,不來當校長。

  當然,這是一則玩笑。但是,足以說明校長工作的危險性和責任感。

  正因如此,張文學在這一個小小的小學裏當這個小校長,也真的是經常感覺誠惶誠恐,常常是忐忑不安,唯恐哪一天自己思慮不全,學生會出現安全事故,或者因為自己思慮不周,校舍方麵出現隱患,甚至還擔心哪天天災人禍出現,因為自己的知識不全、能力不夠而出現抗災不利的情形,以致於危害學生安全或者國家財產損失的情形。

  張文學覺得,能教書的專業知識人員,還是深入做學問的好。

  想想做學問就讓人高興。

  在飄灑著陽光雨露的簡陋屋子裏,獨居一室,清水一杯,在寬大的桌子旁邊,在知識浩瀚的海洋裏,盡情遨遊,苦苦思索之後,對著問題在書本上“眾裏尋它千百度”,然後經過冥思苦想,答案就“驀然回首,它卻在燈光闌珊處”。這是多麽讓人高興的時候。

  所以,能坐下來做學問的學者,就不要放棄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去當什麽校長了。

  當然,話反過來講,人家當了校長的也未必都是不會教學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校長都是教書育人的佼佼者。大多數校長也不一定樂意放棄研讀知識的機會的,隻是工作需要,才被“趕鴨子上架的”。

  當然,其他校長有沒有其它好處和優勢,張文學也是不知道的,張文學覺得也不需要知道,張文學永遠也不想要那種以權謀私的好處。

  當然,張文學即使真的知道了當校長有好處,他也不要這種好處,張文學也不學習這樣的校長的。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雖然張文學不稀罕這個校長的職務,但是,一旦自己被推向這個崗位,無論如何是要為學生,為學校創造學習和生活的安全條件的。

  所以,現在暑假期間,張文學擔心的問題,主要來自正在建設的校舍的質量問題。

  因為小河小學所在的位置,麵臨兩個方麵的安全問題。一個是地震,因為小河村處於一個地震帶上,周圍都是山脈,由於山脈地殼不穩定的因素,經常每隔幾年,就有一次小小的地震,但是張文學憑借自己學過的地震方麵的知識判斷,往往過幾個小地震之後,就可能有較大一點的地震。所以,房屋建設要考慮預防地震。

  這另一個安全隱患嘛,那就是洪水。小河村在銅鑼河的下遊,河的大堤是用土堆砌而成的,常年衝刷又沒有維修過,所以,在雨季時候,上遊的水突然來多的時候,這個河堤有可能決口的,而小河小學正處堤下不遠處。

  所以,張文學對於新校舍的質量要求決不能掉以輕心。

  想想張文學也不容易。

  明明沒有錢,還要工程快,還要工程堅如磐石,還要安全。就連張文學自己也是覺得:明明是吃霸王餐,吃得還硬氣霸道,而且要求還頭頭是道。

  但是,誰讓張文學的工作職責這麽大,肩上的擔子這麽艱巨呢?

  但是,花木無情人有情,天地無義人有義。

  於是,張文學也不好意思單獨檢查質量。那樣,在這些粗獷的體力勞動者看來,這樣的人不信任他們,不講義氣,不是哥們。

  一旦產生隔閡的思想,甚至有的工人會把自己的情緒帶進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產生很壞的影響的。

  但是,隻建立在信任基礎上,難道就不出現質量事故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任何一個人,即使再完美,即使再仔細,都有無意思犯錯誤的時候,有時是知識不懂,有的是經驗不足,有時是粗心大意,總之,犯錯都有一個貌似可以理解的理由,但都是會引發大的安全事故的。

  所以,凡事要按照程序,按照規矩,而決不能隻顧人情。

  於是,機智的張文學校長想出了這個辦法:用打工的形式檢驗施工質量。這個辦法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而且還貌似天衣無縫。

  事情不能妥協,但是做事情的方法可以靈活。

  於是,張文學、張主任和田老師碰了一下頭,講了秘密進行質量檢測的事情,交流了磚木結構房屋建設注意的事項,然後進行了分工,最後商定,如果有問題就先匯報給張文學,然後張文學再匯報給隊長,強調了按照程序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思路。

  於是,小河小學工程質檢隊秘密成立了。

  接著,張文學和兩個老師一邊打工,一邊秘密檢測工程質量。

  幹活的時候,工人和老師之間都忙活著自己手頭的工作,大家彼此說說笑笑,問東問西的,大家相處和諧,大家倒也十分快樂。

  除此以外,張文學和兩個老師在幹活時候或者幹活之餘,再主意點工程的質量問題,有時候也悄悄動手摸一下磚塊,看看吻合的情況,有時候看看水泥塗抹的是否均勻。

  因為張文學對工人好,工人對校舍建設格外重視,所以,雖然三位質檢員十分認真,但是並沒有出現明顯偷工減料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其它質量方麵的情況。

  張文學想:有我們三位質檢員,一定打造質量一流的安全工程,打造成全縣校舍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