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九十九) 天才
  材料在手人不慌,一月不到成樓房;

  知識在腦不緊張,一生成就狀元郎。

  最近這段時間,張文學家裏可以說好事情接踵而至,簡直可以說喜上加喜。

  張文學先是相親成功,然後就是定親,定親完了以後翻蓋了新房,所有這些事情都是讓人喜上眉梢的好事。

  張文學想想就感覺高興。街坊鄰居也都紛紛道喜,好多人慕名前來參觀張文學家剛建設完的新房子。

  大家對於新房子的設計紛紛讚不絕口,大家都紛紛表示要努力積極效仿,努力建造一個這樣實用、大氣和好看的房子。

  張文學覺得自己真的是逐漸成熟了。建造這個房子,張文學也沒有欠下太多的債,原料什麽的都是通過姐夫的渠道用現金購買的,隻不過姐夫建築隊工人的工資是由姐先行墊付的,大約兩千多元錢。這個錢,對於張文學家也不是什麽大的問題,用不了一年就能被徹底還上的。這樣,總起來講,整個預算還是在張文學的掌控範圍中的。

  古語道“吃不窮,喝不窮,盤算不到就受窮。”

  張文學覺得這句話真是太對了。如果不是自己堅持翻蓋舊房子,可能自己得住好長時間的舊房子,說不定將來各種原料一漲價,即使自己的工資高了也建設不了新房子了。當然,張文學巧借東風,利用了胡俊山姐夫的資源渠道和人脈優勢,特別是姐夫不賺工價,隻要給工人開工資的錢,這幾項下來,也節省兩三千元錢呢。

  這樣看來,張文學還真是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玩了一把“張文學巧借東風”的花招,再加上自己日積月累積攢起來的一點錢,再加上家裏麵省吃儉用的一點積蓄,就幹成了自己蓄謀已久的一個大事情。

  但是,事情的根本還在於有幹事創業的必勝信心和頑強決心。

  聰明的腦袋愛思考,聰明的人善推理。

  張文學就想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一個好房子拔地而起,那多長時間能夠讓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能有一個日新月異的變化呢?

  可能需要一輩子的紮紮實實的努力與勤勤懇懇的付出。

  可見,一月成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那麽,建房容易,建房材料看得見,需要的原料一目了然,運送過來不是很難,房子建設進度可以見到,房子建完有形可見,讓人心安,讓人幸福與高興,住進去舒服。

  看來,看得見的成果容易招人喜歡,招人待見。這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急功近利是每一個正常人都具有的能力。具有這份能力的人就是正常人。

  十年樹木,就有點難,一天天不見其長,一年年不見其壯,這就要考驗人了,考驗能否承受起默默無聞,能否承受其無明顯長進,有沒有耐心等待“花開花落”的結果,如果看不到“古樹開花”,有沒有恒心繼續澆水施肥忙碌,偶有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心態。

  這種考驗非常折磨人,考驗心的承受力,考驗大腦抗挫折的能力,考驗眼睛的洞察秋毫能力,考驗耳朵抵抗風言風語的能力,考驗能否忍受住凡夫俗子的橫眉冷對,能否忍受住來自喧囂世界的冷嘲熱諷,能否經受住來自物質世界裏勢力人士的世態炎涼。

  成屋易,成樹難,成人才更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那麽用一百年也就是一輩子培養得這個人,一定是非常合格的人,一定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才。

  人被生出來不容易。

  據說,女人生孩子如同過鬼門關。

  女人過了生孩子這道坎,就十分偉大,就被稱謂一個很令人驕傲和自豪的稱呼“媽媽”,就享受了人間最偉大的名字——母親。

  但是,十月懷胎,母親所忍受的痛苦也隻有母親本人知道得最真實、最全麵。

  一朝分娩,也隻有母親才真正體會到她是多麽艱難地一步步、一點點,跌跌撞撞、一路蹣跚地從鬼門關裏走了出來,從死神的眼皮子底下溜了出來。

  人活著不容易。

  人被孕育不容易。據說生下來以後能活下來也不容易。母親生孩子的鬼門關,作為人子女也是要經過的。據說隻有過五關、斬六將的嬰兒才有進入這個世界以後,被產婆或者醫者拍一下屁股,就能有足夠的力氣大聲“哇哇”哭上幾聲,這樣有力氣的孩子才能夠以雄赳赳、氣昂昂的驕人姿態來向世界大聲宣稱“我來了!”。

  之後經曆的磨難一樣也少不了。但是,活下來就是硬道理。於是就有了因為活著就有的微笑,也有了因為小成功才有的大笑,還有就是因為出其不意的大成就很少的狂笑。

  於是,屋子建成了,人就高興;有了屋子,還要計劃未來,還要有看不見、摸不著的理想和未來,那就是人才具有的特點了。

  人才和人的特點就在於:人才既可以看見可以看見的,也能夠在大腦裏麵構築現在看不見,但是將來通過努力而看見的東西。

  那就了不得了。那就和一般動物具有了天壤之別。也就是人才比人多了一個意識流的整個世界。

  於是,我們敬仰能在有磨難的世界能夠生存下來的人,但是我們更加仰慕擁有物質世界和意識世界總共兩個世界的人才。

  人造物,人才創造物質和意識,為人造物製定框架和方法。所以,人才是填充人思想和心靈的大家。

  那麽,如果有的人麵對物質,不考慮物質,而考慮常人看似十分荒誕的問題,或者熱衷於探討“八竿子打不著”的學問的時候,比如牛頓麵對落地的蘋果,不是撿起來吃蘋果,而去探究蘋果為什麽落地情形,那樣的人是什麽人呢?

  那就是天才。

  普天之下,就那幾個人上人,就有幾個比人才還喜歡追究事情原委的人,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在常人眼裏比較“鑽牛角尖”的人,這就是人才。

  人就是“人”;比人多一個字,那就是“人才”;人才如果能夠再“二”一點,在人才的“人”上麵加上一個“二”,那麽人才就成了“天才”。

  張文學覺得,現在自己是人,即使居住在豪華似宮殿的房子裏也是一般教書的人,但是要通過讓學生熟知有形的物質培養他們成人,然後引導他們在大腦裏麵構建無形的意識,而培養他們成為人才,更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多探究、多拓展,培養學生成為天才。

  張文學想,今後就要多培養人才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