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十六) 運動會
  曆經一個學期的磨練和成長,張文學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小河小學的領導和老師們都非常重視這顆教育戰線上的新星。

  這不,小河小學的領導正考慮給張文學這個青年才俊壓擔子了。

  一九八七年四月,為了推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張文學所在的銅家灣鄉教育辦公室決定在銅家灣鄉中學召開全鄉第一屆中小學生運動會。要求全鄉各中學和小學精心備戰運動會,並將運動會的成績納入本年度對於各學校的年度考核。

  這個運動會對於小河小學非常最重要。所以,羅校長希望小河小學在這個運動會上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為小河小學的年度考核添磚加瓦。

  但是,小河小學沒有專職體育老師。這一點沒少讓羅校長發愁.因為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就沒有辦法指導有特長的學生進行專業訓練。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學生是不能參加正規大型比賽的。否則,不但拿不到名次,而且有可能弄傷自己的身體的。結果不但是不能增光,反而後果可能很嚴重。

  現在好了。羅校長想到了張文學這個體育健將。羅校長自我感覺張文學對體育這一塊應該非常感興趣,而且了解甚至掌握小學生體育方麵的基本知識。尤其重要的是,張文學善於鑽研,善於學習,所以這個任務交給張文學是最為合適的了。更何況,張文學這個青年才俊現在工作方麵已經順風順水,事業方麵正在蒸蒸日上時期。給他另外一份工作,也難不倒他,正在不斷進取的張文學想來也會欣然接受的。

  想到這裏,羅校長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說時遲那時快”,想好的事情說辦就辦。

  於是,到了二月底的時間,學校一開學,在星期一上午,老師們一上班,羅校長就把張文學叫到了校長室。

  羅校長先親切地詢問了一下張文學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情況。然後就開門見山地提出小河小學需要張文學一馬當先地出任教練,來訓練各班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進行訓練,用以參加四月份全鄉組織的春運會,小河小學爭取在全鄉第一屆春運會上拿個名次,露個臉,以便擴大小河小學的知名度,從而為今年的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礎。

  張文學當然愉快答應下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使命。他認為這是一個展現自己體育才能的大好時機。同時,這也是領導重視自己的表現。所以,張文學感覺到自己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盡最大努力把這個光榮的工作做好。

  但是,不同聲音還是有的。

  有的老教師,比如教過張文學的秦老師和張文學的指導老師張老師,就感覺張文學接下了一個燙手的的“山芋”。如果張文學通過智慧和汗水把訓練工作搞好了,那是領導指揮得當的結果,如果失敗了,就會有人抱怨張文學的無能,弄不好,就可能連自己的教學效果都保證不了。年輕人嘛,剛開始出道,能夠把自己的教學本職工作幹好就不錯了。貪多嚼不爛,弄不好就“偷雞不成蝕把米”。

  說實在話,這部分老師還真是為張文學的前途和命運著想的,代表著“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但是,這種思潮和張文學個人的“敢為人先,積極進取”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聽了這樣的言論,張文學隻能先表示感謝,然後就一笑了之。

  還有一種思潮,那就是以張文學的師姐為代表的胡方圓

  的想法,她們認為張文學這個小子純粹就是“豬鼻子插蔥---裝大象”。

  因為胡方圓也是在銅鑼師範上的中專,她們雖然學習過一些基礎體育理論,但是,畢竟不是體育專業訓練隊的。學習的體育理論和知識十分膚淺和寥寥。平常上個體育課啥的,或許能夠湊合。用以指導學生訓練和示範學生,那就是勉為其難了。更不要說指導學生訓練去參加比賽了。那簡直是“賴青蛙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

  這部分心理狀況,也是可以理解的。條件不具備,就不要逞能,隻要老老實實苟且偷生罷了。代表的是一種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中庸思想。

  但是,張文學是那種“李雲龍”式的青年。“有條件要勝利,沒有條件即使創造條件也要取得勝利。”張文學認為,生活就要努力,活著就要進取。即便倒下在勇敢衝鋒的道路上,也不要被所謂強大的敵人嚇死。

  所以,當張文學看到學姐胡方圓關切和不屑一顧的眼神的時候,張文學用感激和自我解嘲的眼神算是表達對學姐的答複。

  山高總有人爬到頂部;

  水長總有人遊到盡頭。

  不去攀登泰山,何來“一覽眾山小”的美妙感覺?

  不去攀爬黃山,怎麽知道“黃山歸來不看山”的感覺?

  張文學憑借一腔熱血,憑借滿腹熱情很快從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各班裏挑選出了體育骨幹學生,然後根據他們的愛好和簡單的測試分成了兩個訓練隊,那就是田賽隊和徑賽隊。

  並且確認了隊長,明確了訓練時間和訓練內容。

  當然,訓練和其它工作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困難很多,但是,最困難就是學生在體育訓練方麵簡直就是“零基礎”。

  張文學本來就不專業,講起理論和方法總是特別特別費勁,一遍又一遍,學生就是聽不懂;一遍又一遍領著學生做,學生就是不會做;一遍又一遍做,就是不規範,就是不到位。

  張文學深切地體會到:會和教會就是天與地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教和教會又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學會和能做也是不容易穿越的鴻溝;會做和做好又是區別一個人有無能力的重要砝碼。

  “書到用時方恨少”,話說不明恨嘴笨。

  張文學此時不知道怎麽能夠把這些運動的要領和方法教給這些看起來並不是十分笨拙的學生。真後悔自己在師範學校裏沒有好好地跟著體育老師把這些知識學透徹。

  情到真時更用心,心到不成總想哭。

  張文學說的口吐白沫,口舌生瘡,儼然改變不了學生對於體育項目懵懂的慘淡結局,改變不了學生不會做動作的失敗結果,改變不了學生不刻苦、不堅持、練不好的現狀。這個時候,張文學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當初決定的正確性,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

  所以,張文學這個時候,非常願意一個人在一個角落裏大哭一場。

  每個人哭的原因可能不一樣,但是,一樣的是:都是因為極度痛苦又無力解決才哭的!

  但是,眼淚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所以,哭過之後要設法解決問題的。那樣的哭,才有哭的價值。

  所以,第二天,張文學上完課後,就直接騎車到銅家灣中學找自己的體育老師去請教問題去了。

  張文學也算是聰明,當天下午竟然把教過自己的體育老師於老師請到了小河小學,並且請於老師親自給兩個隊的同學們講解了各個運動項目的方法和基本基本要領以及注意事項等等的內容。

  此舉,不但是學生聽明白很受益,就是張文學也大有裨益。這真是:隔行如隔山。

  張文學一方麵很感激於老師的諄諄教誨,另一方麵也對於自己的小聰明打了個一百分的好成績。

  對的,“工欲善,而利其器”,事欲成,必善用人!

  當然,而後的日子也不容易。

  張文學這樣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晨伴星星忙訓練,

  暮踏夕陽吃晚飯。

  長跑短跑一直變,

  標槍鐵餅投擲遠。

  指導監督加示範,

  兩隊來回不間斷。

  準備放鬆忙不完,

  滴水不沾搶時間。

  回到家裏直接癱,

  渾身無力一身汗!

  但是,生命中,雖然上帝之神有時也有眼睛模糊的時候,但是打,大部分時間上帝的眼睛還是很清楚地。在上帝一眨眼的時候,就看到了正在進取奮鬥著的張文學。

  而且,命運之神雖然不能一直垂青於所有的人,但是偶爾也會為有準備的人打開一扇成功的大門。而張文學就是這樣一個有準備的人,他就是正在用極其虔誠的心靈迎接成功到來的進取之人!

  所以,張文學所知道的小河小學訓練隊不斷努力著,進步著,最後階段已經是到了不可小覷的程度了。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二日,張文學率領訓練有素的三十個成員,懷著“既來之,則勝之”的心態,參加了在銅家灣中學召開的全鄉第一屆中小學生運動會。

  小河小學的運動員們在張文學精心策劃下,敢於拚搏,努力奮進,發揚了張文學老師提倡的“敢打硬拚,智慧超人”的運動策略,一舉取得了出其不意的優異成績。

  2000米長跑第一名;

  100米跑第二名和第三名;

  400米女子接力賽第二名;

  400米男子接力賽第三名;

  標槍第四名;

  鉛球第五名;

  花樣踢毽子團體第二名!

  第一屆全鄉中小學生運動會閉幕式上,張文學代表小河小學領取了全鄉小學組第二名的金閃閃的獎狀!

  小河小學運動員哭了;

  小河小學羅校長哭了;

  小河小學老師們哭了。

  張文學沒有哭,因為他為了這個獎狀已經哭過好幾次了。

  所以:

  張文學笑了!

  張文學因為自己的血汗沒有白費而歡笑;

  張文學因為愛徒的堅強付出得到回報而歡笑;

  張文學因為自己麵對困難不放棄,走向成功而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