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雞道
  張文學欣喜地看到了一場精彩的雞鬥表演。

  雞鬥場麵,很激烈,很刺激,很瘋狂,真是精彩無比;

  雞鬥過程,很殘酷,很無情,很血腥,真是目不忍睹;

  雞鬥結果,很無助,很受傷,很意外,真是優勝劣汰。

  張文學是少年,但卻是學霸,屬於愛思考的學者型的好少年,所以就有點多愁與善感。就想深入了解一下到底雞是怎麽想的,這正所謂“雞道”。

  該不該鬥?

  這種隻有雞才知道的問題,拿來問人,似乎有點奇怪。但是張文學愛琢磨呀。

  但是,他無以得到完美的答案!

  或許,是雞就得鬥,要不怎麽叫“雞”呀?

  要知道,雞天生是飛禽,是生長在自然界中,在天上飛行的王者,王者就要有王者風範!

  即便,現在的雞已經被馴化家養,而且已經曆經多年,但是雞的本性不能變,雞的族訓不能忘,雞的鬥性不能丟!

  當然,“好雞不提當年勇”。

  雞在農家院子裏就要聽話,吃了主人家給的食物,公雞就要打鳴,母雞就要下蛋。

  一說起地位來,公雞就有很多怨言。

  自己的本領是早晨起來打鳴,但是幾乎所有的主人都不喜歡公雞早晨打鳴了。

  要麽睡懶覺,要麽靠鬧鍾。

  公雞的使命要保護母雞。

  但是。個個母雞都趾高氣揚,高高在上。別說保護了,母雞們都不願意理會公雞了。

  因為母雞會下蛋,很受主人們的喜歡。

  母雞們也很努力地下蛋,他們深深知道:多下蛋的好處,和不下蛋的壞處。

  母雞心知肚明:

  一天一個蛋,主人見了摸摸臉;

  兩天一個蛋,主人見了耷拉臉;

  三天一個蛋,主人不給母雞飯;

  四天不下蛋,主人提刀來相見!

  也難怪,因為母雞的屁股就是農民的“銀行”。

  那個時候,經濟不像現在活躍,又不經商,生產隊裏混工分,一年一決算,分不了幾個錢,所以大家都沒有錢。所以,在農村小商鋪,能用物品換取商品的,就隻有雞蛋可以。所以,雞蛋的地位,可想而知。

  大體上,是對等的價值換取。

  一個雞蛋換一斤鹽,兩不找錢;

  一個雞蛋換兩斤醋,互無怨言;

  一個雞蛋兩斤醬油,雙方喜歡;

  一個雞蛋換兩盒煙,“金菊”不嫌;

  一個雞蛋換一盒煙,“泉城”有麵;

  所以,母雞的地位確實也挺高的。

  但是,生活中不能沒有公雞。

  離開公雞的母雞,不是會延續後代小雞的真正母雞,那隻是下蛋的機器;

  離開公雞的母雞,因為沒有公雞的陪伴就失去動力,那也就下不了很多的蛋;

  離開公雞的母雞,從此就形影孤單,缺少了安全感,那就對付不了它們的天敵;

  離開了公雞,人們的生活就缺少雞鳴晨起,缺少歡歌笑語,缺少往來尤物,缺少節日美食和佳肴。

  所以,公雞是戰鬥機,母雞是“航母雞”。

  道理講到這裏,或許大家都已經知道公雞和母雞的一些事情了,但是,該不該鬥的問題還是要思考的。

  是的,公雞壓力不小,又有“王者風範”,又是“天上飛禽”,那就要打架嗎?

  這要從公雞的性別說起。

  公雞,首先是“公”,然後是“雞”。

  關於雞,就不再渲染很多了,這個“公”,著實要好好研究分析一下。

  “公”者,雄性也,說白了,就是為戰鬥而生,為繁衍子嗣而生存,為獲得榮耀而努力,為獻身所愛而奮鬥,為實現理想而獻身。

  公雞,不一定明白這麽深刻的道理,但是,骨子裏,腦海裏的概念,或許比我們知道的內容多的多。

  公雞,畢竟不是哲學家,無需知道這麽多的大道理,隻需要關鍵時候去戰鬥。

  公雞,雖然是愛戰鬥的戰鬥雞,但是,戰鬥是很凶殘的,是要流血的,甚至是要犧牲的。

  所以,好事者就問:是公雞就不能愛和平嗎?

  公雞說:我們公雞愛和平,但是我們是要有底限的。

  你看:公雞雖然是戰鬥雞,但是,還那麽有情義、有溫暖、有分寸!

  先說一下張文學自己家裏的小公雞的可愛之處。

  公雞就是公雞,,不是蟲草,不是母雞。

  所以,公雞不分大小,不分尺寸,不問體積,不計較體力。隻要有敵雞侵入。尤其敵戰鬥雞,也就是敵方大小公雞侵入,必須奮力保護領空和領地,當仁不讓,決一死戰,視死如歸!

  當然,要有漂亮的母雞加入,那公雞得要打扮好,隆重迎接一下,畢竟,公雞並不害怕母雞的“三宮六院”。

  從這個角度上講,這兩個自己家裏院子裏的兩個小公雞是棒棒的,是有勇氣的,衝鋒的時候也是團結奮進的。

  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是經過努力和拚搏的,也曾經奮勇殺敵過,浴血奮戰過,殊死搏鬥過,因而是負責的,努力的,同時也是光榮的。

  要從教訓上講,那就是輕敵,驕傲和沒有堅強的打持久戰的堅韌毅力。

  如果計劃周全,如果側麵襲擊,如果不中途退卻,如果一直抱團作戰,結果就不一定是這樣的敗局。

  當然生活中除了不幸還有萬幸。

  外來公雞,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敵雞”,是來投奔的雞,是來攀附的雞,是來求親的雞,是來歸順的雞,是來交朋友的雞,所以能嘴下留情,給兩隻小公雞留住嬌美的臉龐和嫵媚的眼睛,否則,就會“破相”的。

  當然,最值得誇獎的還是從胡俊山家裏來的大公雞。

  公雞,我是大公雞。

  開始,

  我們是兩個大公雞,無論我們身處哪裏,對所有的雞有所畏懼;

  但是,

  我們秉承“雞不犯我,我不犯雞”原則。

  後來,

  我自己一個大公雞,即使一個身處異地,也要應用麵對。是朋友。送美酒;是敵雞,拿獵槍!

  堅持:

  “雞若犯我,我必犯雞!”

  戰鬥中:

  不急不躁,不懼怕敵雞之囂張氣焰;

  不慌不忙,不怵於敵雞之並肩作戰;

  戰術:

  頭腦冷靜,不在乎戰鬥領地的一城一池;

  急中生智,跳躍出雙向夾擊的重重包圍。

  反擊:

  高屋建瓴,慧眼視得戰鬥之絕佳地;

  運籌帷幄,及時捕捉戰鬥之好時機。

  尺度:

  俠義心腸,同是戰鬥雞,相煎不太急;

  從長計議,今日雖戰鬥,明日談友誼。

  張文學的哲學:

  母雞主下蛋,蛋多是實力,實力是威力;

  公雞靠實力,不分主客雞,實力是勝利;

  戰術靠實力,尺度靠實力,實力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