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隔夜仇
   5月中旬的正午,京城也已經蠻熱了。

   當然,京城的天氣,隻要不是七八月天,都說不上很熱,至少比深城和香江來的爽利。

   沈光林帶著繡花大姐回家了,大門的鑰匙就在身上。

   推門進入,院子裏靜悄悄的。

   園子裏的菜已經長得鬱鬱蔥蔥了,看的出來它們是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打理。

   “大兄弟,這是你家院子呀?”大姐非常驚訝。

   “是的,怎麽樣,還能入眼不。”提起房產,沈光林充滿驕傲。

   “哎呀,那你這是啥成份呀,怎麽沒有被捉起來帶高帽子遊街批鬥呀。”大姐表示很納悶,她們縣城裏的地主,家境還不如沈光林的好,已經被鬥爭的家破人亡了。

   大姐,你怎麽說話呢,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在繡花姐的攙扶下,沈光林先進大門再進堂屋。

   今天看這樣子小姐姐李蓉並不在呀,也不知道她是上班去了還是幹啥去了。

   沈光林很疲憊,不想多說話。

   不過想到已經幾天沒認真吃過飯了,隻得強打著精神說,“繡花姐,你會做飯不,這邊是廚房,冰箱裏有應該有菜,沒有就到菜園子裏找,你暫時住那間房吧,空著的沒人住。”

   “婦道人家,咋不會做咧,你就請好吧。”

   繡花姐先是去了分配給自己住的房間,放下行李就出來準備做飯。

   她也餓了。

   沈光林找到自己的老躺椅,給自己泡了一杯茶,躺在門口閉目養神,還能透透風。

   別看走了隻有半個月,院子裏變化還是挺大的。

   走之前還是小菜苗,現在黃瓜都已經開花學會招蜂引蝶了。

   院子裏的樹木自從脫離了晾衣杆的命運之後,長得也精神了許多。

   石榴的枝葉繁茂,已經開始醞釀出花骨朵了,預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盛開;棗樹的花期已過,已經結出了芝麻大小的棗子,新移栽的葡萄已經爬出了好多新藤蔓,上麵還結出了一串串的小葡萄。

   京城一直有句老話流傳下來,叫做“楊柳榆槐,不進家宅”。

   家裏適合種的樹一般是李子,棗子,石榴,無花果之類。

   而楊樹高大挺拔,多枝葉,風一吹嘩嘩作響,能傳出很遠,用老一輩的話說,就是那聲音如同鬼拍手,影響夜間睡眠,容易造成人心神不寧。

   柳樹的韌性很好,做為景觀本來很漂亮,但是因為它常用作哭喪棒,因而寓意不好。而且柳樹常常空心,易遭雷劈,因此不被接受。

   榆樹是一種北方的常見樹木,高大,枝葉翻茂,不過因為容易生蟲子,而且榆木疙瘩表示不靈泛,也不好。

   槐樹更不用說,因為有個鬼字,民間稱之為“鬼樹”。本來槐樹是一種非常好的書,開花也很漂亮,而且槐花香香甜甜,用來開湯,蒸發窩頭都是很好的野生食材。

   沈光林在躺椅上閉眼休息,一會兒功夫,繡花姐端了一碗雞蛋茶過來。

   “先喝碗雞蛋茶吧,這個祛火的。”

   什麽是雞蛋茶?

   雞蛋打碗裏,攪碎,放兩顆冰糖,衝一碗開水,點幾滴香油,然後趁熱喝下去。

   沈光林感覺整個人這才活泛過來了。

   繡花姐可以的,她趁著沈光林休息的工夫做了一大鍋褲帶麵,也就是甘陝當地叫的Biángbiáng麵的一種寬麵條。

   可惜,沈光林估計是不能吃的,因為他口腔潰瘍。

   還沒等開飯,小姐姐李蓉風風火火的進來了,進門就看到在堂屋正房門口曬太陽的沈光林。

   “你也好意思!我就說等老半天咋還不見人呢,你一聲不吭自己回來啦?真的是,害我白白等了一個多小時。”

   小姐姐也不管不顧,奪過沈光林手中的水杯就頓頓頓的喝下去。

   這茶苦,不好喝。

   沈光林睜開眼睛,看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姐姐,笑了笑,嘴扯著疼,沒有說話。

   繡花姐在廚房裏聽到了動靜:“大妹子,你回來了,你對象病了,額送他回來滴,快來吃碗麵吧,不好意思占用你家廚房了。”

   突然出現個陌生人還嚇了小姐姐一跳:“你是?”

   “我是沈老師的姐姐,路上剛認的。妹子,你還是先看看你對象咋樣了吧,要不要去醫院瞧瞧。”

   哎呀!

   聽說沈光林病了,小姐姐的眼睛都紅了。

   立刻不管不顧的衝到沈光林麵前,“光林哥,你咋了?趕緊讓我看看。”

   一邊說著李蓉還翻看沈光的眼瞼並掐他人中。

   “我沒昏迷,你做人工呼吸倒是可以,其他就免了吧。”

   “都這樣了還貧嘴滑舌,我看看你咋樣了,咱們趕緊去醫院看看吧!”

   “醫院就不用去了,我就是發燒,不過現在都好了,就是頭痛還有口腔潰瘍,別的沒啥毛病。你去藥店幫我拿點消炎藥吧,還有就是看看有沒有賣西瓜霜的,幫我塗一點。”

   西瓜霜的使用曆史已經很久了,最早記載於二百餘年前康熙年間。

   當時,清代名醫顧世澄將西瓜霜的做法載入《瘍醫大全》,西瓜霜,古人也稱它為“喉科聖藥”。

   西瓜霜是一種很神奇的製備方法,叫做采霜。

   傳統的采霜辦法是將西瓜切開,放入中藥,將瓜置入大瓦缸中,在陰涼通風處儲存。

   數月之後,缸壁外會有絮狀白色結晶體,這就是俗稱的“西瓜霜”。

   小姐姐風風火火的出去了,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

   沈光林接著休息。

   這人是一波一波的來呀。

   小姐姐剛走,順子就過來了。

   “沈老師,貨已經在組織人卸了,今晚就發散出去。”

   看到繡花姐端著麵條進來了,沈光林製止了順子進一步說話,“吃飯吧,吃完再說。”

   可能是由於剛才一碗雞蛋茶的功勞,沈光林的精神好了很多。

   繡花姐專門用豬肉碎做了澆頭,褲帶麵裏也沒放辣椒,就是照顧沈光林的口味。

   很可惜,嘴角疼,舌頭疼,嗓子也疼。

   隻吃了三五口沈光林就不吃了,受罪。

   留下順子和繡花姐他們倆吃飯,他自己先去洗個澡。

   渾身難受死了。

   等洗完澡,順子已經吃了三大碗麵條了。

   “哥,這個麵真過癮,繡花姐的手藝可以開個麵館了。”

   繡花姐高興的收拾廚房去了。

   沈光林叫順子到裏間屋談點正事。

   “順子,有件事找你辦一下,這個事不辦,我心裏的氣不平。”

   “啥事,沈老師你說,違法亂紀的事咱可不幹。”

   “叫你幹的就是違法亂紀的事。”沈光林簡直無語了,平日裏叫他們慎重行事,現在用在自己身上了。

   “不好吧,這不是您說的我們要做守法公民的麽,別人搶我們地盤我們都沒反擊,大不了換個地方就是了。”

   “不是這個事,你聽我細說。”

   沈光林就把在火車上自己的遭遇說了一遍,重點強調自己差點被那兩個人一波騷操作給帶走。

   要是警察知道他有這麽大批的貨,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我艸他個仙人板板,我跟他不共戴天!”

   順子表示這件事果真不能忍,沈老師出事不要緊,要是這批貨出了事,這是斷所有人前途的惡劣事件。

   “他們是進京受表彰的勞模,一個名字叫李長順,一個名字叫李長海,不知道有沒有親戚關係,不過他們住XX飯店,閩粵口音……”

   順子領命而去,報仇真的不能隔夜。

   忙完這一切,沈光上床睡覺去了。

   後來,小姐姐回來了。

   時間挺久,不過她真的給沈光林帶來了西瓜霜。

   這種西瓜霜是粉末。

   她先是給沈光林倒了一杯水,伺候他漱了口,然後拿出藥粉,用紙卷了小筒,吹到沈光林的潰瘍處。

   仔細耐心的就像一個小媳婦。

   西瓜霜藥粉裏麵有冰片,涼絲絲的,還是蠻舒服。

   伺候完畢,沈光躺下繼續睡覺,小姐姐乖巧的關門出去了。

   臨走還用自己的額頭蹭了蹭沈老師的額頭,感覺他不發燒,這才放心。

   接下來就是順子的表演時間。

   在以往的時候,順子是蘇有朋的跟班,是他身邊的哼哈二將。

   其實順子就是蔫壞蔫壞的那種人,平日裏低三下四的,咬人賊狠。

   對付兩個剛進京城的生瓜蛋子,本來不需要講什麽方式方法,不過順子卻不這樣想,他要使用上計謀。

   跟他們有仇的另一個販賣團夥,也是競爭對手,老大叫湯四哥,手下有豬頭,狗子等人。

   蘇有朋團夥在沈光林的教導下比較低調,習慣悶聲發大財。

   湯四哥為人卻很張揚,仿佛在四九城就他們一夥人最厲害,簡直就是天下之大,唯我獨尊。

   兩夥人最開始都是換外匯劵的,後來都開始從羊城進貨販賣了。

   甚至,黑皮都有可能是他們舉報的。

   順子也一直在等一個報仇的機會。

   真的說起來,順子比大哥蘇有朋混的還要好一些,他會花言巧語,因此有一個忠心耿耿的女朋友叫惠子。

   女朋友隻有17歲,卻天天跟著順子混社會,遇到一些不好出麵的場景就讓她去。

   這次也是她出馬的時候了。

   ……

   兩位勞模壓根沒把沈光林的事放在心上,舉報沈光林投機倒把也就是順手為之。

   這就跟小孩子在路邊行走,一邊走一邊用樹枝抽打路過的莊稼一樣,他不是存心搞破壞,但是造成了莊稼減產,也是沒有辦法。

   惠子走進了勞模入住的西灣招待所,直接對工作人員說,“李長海和李長順同誌住哪裏?”

   打探的結果很順利,倆人果然入住了,就在202.

   惠子上樓。

   咚咚咚

   “服務員。”

   202的門開了,兩個人都在呢。

   一番噓寒問暖之後。

   “請問還有什麽需要嗎?”

   “京城有什麽好吃好玩的沒?”

   兩個人感慨,京城的服務態度真的不錯。

   “有很多呀,京城烤鴨,鹵煮,老酸奶,炸醬麵,玩的地方也有很多,離咱們這最近的就是天壇,現在過去也就5分鍾的路。”

   這是在誘導性發言了。

   “那裏的鹵煮可是京城一絕,又便宜又好吃。”

   功成身退。

   兩個人果然意動了。

   反正下午也沒事,不如出門走走吧。

   去往天壇的路是如此的漫長,天壇沒有走到,天台倒是到了。

   他們兩個人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給綁架了。

   直接就被劫持到一個廢棄的園子角落裏。

   “湯四哥,逮到兩隻肥羊,身上有不少錢。”一個小弟假扮是湯四個手下,向老大做著匯報。

   “英雄好漢,這個錢不能動啊,這是我們回去的路費錢,我們還要在京城待好幾天的。”年輕勞模還不想就這麽認命。

   “豬頭,狗子,給他們長長記性。”

   怎麽漲?

   “他們不是愛說話嗎,幫助他們把牙給拔了。這個年齡,不拔智齒是很難受的。”

   “豬頭”聽令,拿出一個火鉗,看來他們早有準備。

   “可是,哪個才是智齒呀?”

   挨著拔就是了,總有一顆是。

   門牙也要拔嗎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