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照相館的成立
1632年照相館也成立了,負責人是黃耀民,他是500眾裏少有的美術工作從業者,他穿越前是一個電視民工,就職於廣東某地電視台,從事攝像和後期製作。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自己已經遇到了傳說中的玻璃天花板,於是就考慮橫向發展——賺錢,打著電視台的名號接私活,最後發展到偷出電視資料賣給人家,結果東窗事發,電視台準備走法律程序——告他,走投無路之下,他唯有選擇穿越。穿越後他在開局時隻能作為基本勞動力,局麵打開後又成為醬油眾。好在他現在心態也變得平和了(逃過勞獄之災,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事),平時就在芳草地做老師,業餘時間就出去采風,拍攝一些臨高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麵以及市民的生活百態。
因為物資的充沛,原始照相機的製造也提上了日程,給居民辦理各種證件都少不了關鍵的照片,於是照相館就這樣成立了。
每次照相他走進暗房,先戴上手套、口罩,感覺像是要走進一個化學現場,沒辦法,數碼相機和電腦不可能用一輩子,光學部門研製出濕版相機後,他也得從古老的濕版攝影法玩起,而濕版攝影DIY中有些材料是易燃有毒的,所以珍生命,從自身安全做起。拿出蒸餾水,水盆,克級天平,酒精燈,燒杯,攪拌棒,大漏鬥,試管,量筒,濾紙,玻璃刀,硝酸銀水浴槽。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動工。
首先將配製好的火棉膠倒到玻璃板上,讓火棉膠迅速布滿整個玻璃板,然後把剩下的倒流回瓶中,然後晃動玻璃板,使乳劑麵光滑均勻。放入硝酸銀水浴槽,使它可以感光。等待四分鍾,取出玻璃板,用紙把背部擦幹淨,裝入片夾內。回到攝影棚,黃耀民示意那位歐洲女仆坐在藍布背景前(因為濕版隻對紫外線、藍色光線和部分可見光線敏感,對暖色的光線則弱。),用一個鐵架子夾住她的腦後,固定頭部。在那個濕版誕生的年代,因為這長長的曝光時間,要想得到一張好的照片,就得在5到10秒內將絲毫不能動,哪怕是眨眼。布好煤氣燈,裹上白布,調好焦距,片夾裝入相機,打開鏡頭蓋(濕版相機的快門就是鏡頭蓋),等待五秒,蓋上鏡頭蓋,取出片夾,回到暗房,倒顯影液,大幅度的搖晃玻璃板,6—8s後出現影像,15s左右停止顯影,用水直接衝洗,水洗完成用定影液進行定影,烘幹,讓影像變得越來越亮,最後上漆收尾。
但是繁瑣的流程讓他很不適應,他在論壇上發出貼子“光學部門可能複製出舊時空哪個年代的鏡頭”。不一會兒,化學實驗室的徐奇作出回應:
“俺感覺隻要是不涉及特殊玻璃以及多片鏡片的設計差不多都可以,畢竟發展數學計算的事情是不用重複做的。實際多半是照著二戰及二戰前的大中畫幅鏡頭設計生產鏡頭,畢竟現代設計中對特殊玻璃和鍍膜的使用是臨高跨不過去的檻。而天賽,雙高斯這些鏡片少,又成熟的結構在生產性上是沒有太多問題的,這些個相對更新些的結構倒是比較容易實現。不過多半是需要再為大像場重新設計一下,但有軟件輔助總歸不是特別麻煩。”
至於鍍膜這件事,本時空的國產鍍膜機也是挺好用的,也不算貴。但是聖船上顯然沒人帶,其實就算帶了也然並卵,沒有高純的材料用於蒸鍍耗材。至於寨出鍍膜機的科技樹,卡在高真空的實現與保持上,又是相當時間幹瞪眼的問題。至於鍍膜設計,500廢裏似乎沒見幾家光機所等單位出身的兄弟。而俺雖然賣了不少產品,但自己動手做隻玩過簡單的單層金屬膜,真要點開薄膜光學的科技樹又是無比的坑啊!順便說,印象中早期有用酸蝕的辦法在玻璃表麵形成一個腐蝕薄層來增透的手段,這個方法在臨高應該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際效果如何俺是真沒見過。
“鍍膜就算了,多片式鏡頭足夠了”這時林漢龍也加入討論
“嗯,沒有鍍膜八個空氣麵就是實際能用的上限了。還好這個條件下也有一堆可用的結構。”
“手動鏡頭結構可以直接抄吧?都不用再設計?”
“可以,隻要有對的上牌號的玻璃,像場像距匹配就直接照著生產就是”
八個空氣麵?黃耀民雖然不是學光學出身的,但也知道能做出多片式鏡頭也足夠了,他決定再找一下資料,找到一篇《大畫幅鏡頭的結構性能和選擇》這樣的超長文。他看了一下裏麵幾款大畫幅相機鏡頭的結構介紹,發現.dagor結構的鏡頭比較適合應用到臨高,就特意複製了這幾段文字:
1892年被設計出來的dagor結構可以說是現代光學的開始……Dagor鏡頭采用6片兩組結構,也是對稱型的正光鏡頭,它可以看作是海普崗結構的一種衍生,由於采用了膠合鏡片的技術,一片加工難度大的鏡片可以分成幾份由幾塊鏡片分別承擔,因此這個鏡頭是能夠大規模普及的第一款設計,也正由於多塊鏡片膠合成的鏡組可以利用不同的玻璃屬性進行更好的色散校正,dagor鏡頭結構實際上是處於廣角結構和標準鏡頭結構之間的一個結構,從海普崗那裏繼承來的廣角鏡頭的特性和多鏡片校正本身是有一定衝突的,大多數成品的dagor鏡頭都是在60-80度之間的,但因為它能很好的校正基本的幾種高級相差,因此口徑可以做得比以前的鏡頭更大,一般極限是f6.8,因此這類結構的鏡頭絕大多數都是F6.8的……
Dagor鏡頭剛出現的年代,還沒有鍍膜工藝,這個結構在設計上也因此避免了過多空氣麵造成的界麵反射效應,僅有四個空氣麵,光線的透過率算是非常高的。
他把這上麵的文字發上論壇,期待光學部門的好消息,然後關機睡大覺。
南華的第一台相機——濕版相機,是哪位元老發明的,到現在還沒有曆史定論。我們今天也隻是從某位的筆記中提到的“達蓋爾攝影法”來進行一些猜測。但共和國的第一款相機鏡頭問世卻有大量的資料記載,直到今天,我們看到這些資料不得不佩服共和國光學工業的科學家首長們,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成就,直到今天恐怕也無人超越,特別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天賽鏡頭,到底是怎樣的才華才能激發出這種靈感,設計出這一支超凡脫俗細節的光學鏡頭,在當時獲得了鷹眼的美譽,由於其結構簡單,成本也比較低,直到今天還在廣泛應用,毫不客氣地說,應該是天賽鏡頭的出現才使攝影普及化成為必然。
————《相機發展史》
由於是相館開業初期,照相人不多,一切都充滿著好奇,所以照相依然按照給號排隊叫號進來照相的模式一直持續到幾百年後。
叫到號的人就可以進去拍照,由於現在的相機鏡頭都更新換代,用上了天塞結構的鏡頭,樣式就是完全翻版老蔡司的款式,鏡心快門,光圈可以達到f/3.8,人頭不用架子固定,再加上媒氣燈光,曝光1/20秒。剩下的就等待衝冼出來。
就這樣,相機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進入了17世紀,往後一段時間裏,你的家裏有張相片,也就等同於後世改開時家裏有沒有彩電,冰箱之類的物品。
因為物資的充沛,原始照相機的製造也提上了日程,給居民辦理各種證件都少不了關鍵的照片,於是照相館就這樣成立了。
每次照相他走進暗房,先戴上手套、口罩,感覺像是要走進一個化學現場,沒辦法,數碼相機和電腦不可能用一輩子,光學部門研製出濕版相機後,他也得從古老的濕版攝影法玩起,而濕版攝影DIY中有些材料是易燃有毒的,所以珍生命,從自身安全做起。拿出蒸餾水,水盆,克級天平,酒精燈,燒杯,攪拌棒,大漏鬥,試管,量筒,濾紙,玻璃刀,硝酸銀水浴槽。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動工。
首先將配製好的火棉膠倒到玻璃板上,讓火棉膠迅速布滿整個玻璃板,然後把剩下的倒流回瓶中,然後晃動玻璃板,使乳劑麵光滑均勻。放入硝酸銀水浴槽,使它可以感光。等待四分鍾,取出玻璃板,用紙把背部擦幹淨,裝入片夾內。回到攝影棚,黃耀民示意那位歐洲女仆坐在藍布背景前(因為濕版隻對紫外線、藍色光線和部分可見光線敏感,對暖色的光線則弱。),用一個鐵架子夾住她的腦後,固定頭部。在那個濕版誕生的年代,因為這長長的曝光時間,要想得到一張好的照片,就得在5到10秒內將絲毫不能動,哪怕是眨眼。布好煤氣燈,裹上白布,調好焦距,片夾裝入相機,打開鏡頭蓋(濕版相機的快門就是鏡頭蓋),等待五秒,蓋上鏡頭蓋,取出片夾,回到暗房,倒顯影液,大幅度的搖晃玻璃板,6—8s後出現影像,15s左右停止顯影,用水直接衝洗,水洗完成用定影液進行定影,烘幹,讓影像變得越來越亮,最後上漆收尾。
但是繁瑣的流程讓他很不適應,他在論壇上發出貼子“光學部門可能複製出舊時空哪個年代的鏡頭”。不一會兒,化學實驗室的徐奇作出回應:
“俺感覺隻要是不涉及特殊玻璃以及多片鏡片的設計差不多都可以,畢竟發展數學計算的事情是不用重複做的。實際多半是照著二戰及二戰前的大中畫幅鏡頭設計生產鏡頭,畢竟現代設計中對特殊玻璃和鍍膜的使用是臨高跨不過去的檻。而天賽,雙高斯這些鏡片少,又成熟的結構在生產性上是沒有太多問題的,這些個相對更新些的結構倒是比較容易實現。不過多半是需要再為大像場重新設計一下,但有軟件輔助總歸不是特別麻煩。”
至於鍍膜這件事,本時空的國產鍍膜機也是挺好用的,也不算貴。但是聖船上顯然沒人帶,其實就算帶了也然並卵,沒有高純的材料用於蒸鍍耗材。至於寨出鍍膜機的科技樹,卡在高真空的實現與保持上,又是相當時間幹瞪眼的問題。至於鍍膜設計,500廢裏似乎沒見幾家光機所等單位出身的兄弟。而俺雖然賣了不少產品,但自己動手做隻玩過簡單的單層金屬膜,真要點開薄膜光學的科技樹又是無比的坑啊!順便說,印象中早期有用酸蝕的辦法在玻璃表麵形成一個腐蝕薄層來增透的手段,這個方法在臨高應該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際效果如何俺是真沒見過。
“鍍膜就算了,多片式鏡頭足夠了”這時林漢龍也加入討論
“嗯,沒有鍍膜八個空氣麵就是實際能用的上限了。還好這個條件下也有一堆可用的結構。”
“手動鏡頭結構可以直接抄吧?都不用再設計?”
“可以,隻要有對的上牌號的玻璃,像場像距匹配就直接照著生產就是”
八個空氣麵?黃耀民雖然不是學光學出身的,但也知道能做出多片式鏡頭也足夠了,他決定再找一下資料,找到一篇《大畫幅鏡頭的結構性能和選擇》這樣的超長文。他看了一下裏麵幾款大畫幅相機鏡頭的結構介紹,發現.dagor結構的鏡頭比較適合應用到臨高,就特意複製了這幾段文字:
1892年被設計出來的dagor結構可以說是現代光學的開始……Dagor鏡頭采用6片兩組結構,也是對稱型的正光鏡頭,它可以看作是海普崗結構的一種衍生,由於采用了膠合鏡片的技術,一片加工難度大的鏡片可以分成幾份由幾塊鏡片分別承擔,因此這個鏡頭是能夠大規模普及的第一款設計,也正由於多塊鏡片膠合成的鏡組可以利用不同的玻璃屬性進行更好的色散校正,dagor鏡頭結構實際上是處於廣角結構和標準鏡頭結構之間的一個結構,從海普崗那裏繼承來的廣角鏡頭的特性和多鏡片校正本身是有一定衝突的,大多數成品的dagor鏡頭都是在60-80度之間的,但因為它能很好的校正基本的幾種高級相差,因此口徑可以做得比以前的鏡頭更大,一般極限是f6.8,因此這類結構的鏡頭絕大多數都是F6.8的……
Dagor鏡頭剛出現的年代,還沒有鍍膜工藝,這個結構在設計上也因此避免了過多空氣麵造成的界麵反射效應,僅有四個空氣麵,光線的透過率算是非常高的。
他把這上麵的文字發上論壇,期待光學部門的好消息,然後關機睡大覺。
南華的第一台相機——濕版相機,是哪位元老發明的,到現在還沒有曆史定論。我們今天也隻是從某位的筆記中提到的“達蓋爾攝影法”來進行一些猜測。但共和國的第一款相機鏡頭問世卻有大量的資料記載,直到今天,我們看到這些資料不得不佩服共和國光學工業的科學家首長們,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成就,直到今天恐怕也無人超越,特別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天賽鏡頭,到底是怎樣的才華才能激發出這種靈感,設計出這一支超凡脫俗細節的光學鏡頭,在當時獲得了鷹眼的美譽,由於其結構簡單,成本也比較低,直到今天還在廣泛應用,毫不客氣地說,應該是天賽鏡頭的出現才使攝影普及化成為必然。
————《相機發展史》
由於是相館開業初期,照相人不多,一切都充滿著好奇,所以照相依然按照給號排隊叫號進來照相的模式一直持續到幾百年後。
叫到號的人就可以進去拍照,由於現在的相機鏡頭都更新換代,用上了天塞結構的鏡頭,樣式就是完全翻版老蔡司的款式,鏡心快門,光圈可以達到f/3.8,人頭不用架子固定,再加上媒氣燈光,曝光1/20秒。剩下的就等待衝冼出來。
就這樣,相機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進入了17世紀,往後一段時間裏,你的家裏有張相片,也就等同於後世改開時家裏有沒有彩電,冰箱之類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