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戰前的平靜
  看到吳三桂的作態,王直心道:

   看來,年輕時候的吳三桂就已經是一個有魄力、有決斷的人了!勿怪忽能在明朝名存實亡的時候投靠滿清,混成一個異性王爺了!

   對,這是大勢!大形勢下逼迫吳三桂做出的選擇,那我就給他一個大勢,讓他為大明朝效死不就行了!

   有了決定,王直也就開口說道:

   “好、吳三桂!既然你想投到本總督麾下,那就從我的親衛營、親衛做起吧!你可願意?”

   這也是王直的一個試探,看年紀不大的吳三桂、會不會放下身份到親衛營做一個親兵。

   吳三桂卻不是這樣想的:

   從今天的戰鬥來看,這位總督大人親上戰場的機會很多。那麽自己能加入他的麾下、隻要殺敵夠多,遲早會出人頭地的!

   於是吳三桂高興的抬起頭,對王直說道:

   “多謝總督大人成全,再有戰事、吳三桂定當奮勇當先,斬殺敵寇!”

   王直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對剛子說道:

   “剛子、吳三桂就交給你了,給我好好調教他!”

   剛子立即明白王直的意思,站起身抱拳說道:

   “是、總督大人!”

   剛子為人穩重,經過幾個世界的曆練,實力手段不缺、將吳三桂交給他,王直放心。

   吳襄見兒子順利加入王直麾下,也很是高興,立即說道:

   “總督大人初戰告捷,理當慶賀,我這就讓人準備酒席,為大人慶功!”

   說完就匆匆出了帥帳,命人將準備好的酒菜搬進帥帳。

   王直也不拒絕,畢竟剛收下別人兒子,還不允許人家老爹獻個殷勤咋的。

   一頓酒席吃下,吳襄和兒子告別,回了山海關內。

   吳三桂也加入了親衛營,領到了屬於自己的裝備。

   當吳三桂領到防護能力冠絕當今的、全身鋁合金騎士鎧、和於王直等人同款的軟鋼長槍時,內心是無比震撼的。

   就憑這身鎧甲,隻要氣力不決、不遭到重武器襲擊、他就能在萬軍之中殺他個幾進幾出!

   勿怪忽、總督大人能帶著千人鐵騎、將五千韃子騎兵殺得大敗虧輸、毫無還手之力了。

   看來,投入總督麾下,是今生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第二天、當吳三桂和親衛營士卒一起訓練時,他又被震撼到了。

   這一百人,不說統領魏大勇和李剛大人、就是普通士卒也有百人敵的強大武力。

   而自己平日賴以為傲的武力、竟然在這群人中隻能排到末尾,這讓驕傲的吳三桂感到很受傷。

   悶頭訓練了一天,吳三桂也看出了、親衛們打的拳法和槍術、似乎很有講究,於是找到了統領李剛,懇切的說道:

   “統領大人,吳三桂在山海關內呆得太久了,一直以來都少有敵手。如今到了親衛營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三桂在此懇請統領大人傳我殺敵本事!”

   看著眼前十六歲的吳三桂誠懇的模樣,剛子怎麽也無法將那個記在曆史書上的、給了大明最後一刀的奸臣形象連在一起,心道:

   果然、隊長的眼光就是不一樣!能看到我們不能看到的一麵,這吳三桂果然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

   隊長不是常說,機會總是留給善於把握的人的嗎!我是如此、凡子、和尚都是如此!

   這吳三桂笑笑年紀、又才來親衛營一天,就猜出了親衛營的秘密!果斷的找到自己、懇求傳藝!

   果然不愧是要上曆史書的人啊!都是有過人之處的,還真是不能小看他了!

   想到這,剛子伸手在吳三桂的肩膀拍了一記,對吳三桂說道:

   “總督大人說了,隻要你自己發現親衛強大的秘密,又主動來尋我教你,我就教你國術!既然你找來了,從明天開始、我會親自教你國術的!”

   看到吳三桂聽到自己話時興奮的樣子,剛子沉下臉說道:

   “別得意忘形,我告訴你:一旦學習總督大人傳下來的國術,那麽你就是總督大人的門人弟子,就不要做出有損大人名譽的事,否則我們會親手殺了你的!”

   聽到統領大人說的認真,吳三桂也知道其中的厲害,可是他不怕,心裏卻想道:

   加入總督大人麾下,就是要變強、建功立業的,既然成了總督大人的門人弟子,自當為師門爭光,哪有抹黑的道理!

   想道這,吳三桂鄭重的麵相王直的帥帳,雙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一手指天發誓道:

   “我、吳三桂在此立誓,今日成為總督大人的弟子,定要努力練功、今後定不做那有辱師門的事!如有違背,定當萬箭穿心、不得好死!”

   見吳三桂發下誓言,剛子這才滿意的說道:

   “我們練的是國術,是真正上陣殺敵的功夫,從強大自身氣血入手、練出無人可敵的勁力!這些以後我會慢慢教你!我隻告訴你國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見神不壞!~~~你好自為之吧!”

   說完話,剛子轉身就走,隻留下呆愣在原地的吳三桂,眼睛空洞的看著天空,嘴裏不住的呢喃著:

   “見神不壞!~~~見神不壞~~~~~”

   半晌,吳三桂眼神越來越明亮,右手捏成拳頭,咬牙說道:

   “見神不壞!好響亮的名頭,我、吳三桂定要成為這樣的強者!我一定會的~~~”

   這一天,斥候來報,暫時沒有韃子集結入侵的消息。

   想來,是韃子已經知道阿濟格身死、五千騎兵除了少數幾人逃出戰場,其餘大部被殺、少數被俘虜的消息。

   這會正開會商議如何應對自己這支人數不多,卻戰力強悍的軍隊吧!

   王直心裏知道,要想畢其功於一役,少不得還要在山海關外、和數萬甚至上十萬的韃子來一場決戰、才能毫無顧忌的深入韃子腹地,徹底將他們清除幹淨。

   時間匆匆而過,半月來,雙方斥候頻繁接觸,爆發過數次小規模的戰鬥,均已王直一方獲勝告終。

   斥候的失利、也令韃子騎兵不敢輕易的集結兵力,與王直的軍隊開戰,所謂不知彼,戰力有所不待嘛!

   在徹底了解王直軍隊實力前,也不敢輕易與王直一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