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謠言
  眾人離開江陵,一路上行進緩慢,張喜一臉疑惑地看著段萍問道:“段大人,末將腦子笨,有個問題一直在心中想不通,想請教段大人。”

  “張將軍是想問,合肥現在情勢危急,我們怎麽還行進緩慢嗎?”

  張喜聽到段萍一言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點了點頭,張喜此時對段萍已經敬畏有加。

  段萍微微笑了笑說道:“張將軍,你看看我們帶了多少人馬。”

  “一千多人。”

  張喜一臉平靜地回答道。

  “對呀,才一千多人,那孫權這次是鐵了心要打合肥,希望能夠把勢力逼近許都,咱們這點人去到孫權麵前,連給孫權塞牙縫都不夠。既然都不夠塞牙縫了,這麽著急幹什麽呀,急著送死嗎?”

  張喜點了點頭不過很快張喜想到一個關鍵的事情看著段萍說道:“段大人,丞相不是給了段大人虎符嗎,大人可以調動汝南的兵馬前往合肥呀。”

  “汝南?汝南不行。”

  張喜看到段萍擺了擺手反對調動汝南的兵馬,一臉詫異地看著段萍問道:“段大人,這是為什麽呀?”

  段萍聽到張喜的問題,心中已經明白為什麽在臨出發前曹操會單獨告誡段萍,張喜此人不堪大用。

  段萍耐著性子說道:“張將軍,我們現在從江陵前往合肥,快就是幾天的時間,慢也就是十來天,可是如果我們要是去汝南調動兵馬,然後再去合肥,我們不是兜了一個大圈嗎,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了。所以,調動汝南的兵馬如果不是特別緊急,最好不要做。更何況,汝南靠近許都,一旦汝南兵馬調動,很有可能讓許都民心不穩。”

  張喜聽到段萍的話語,一臉崇拜地說道:“段大人思慮周全,末將佩服。”

  段萍聽到張喜的話語完全高興不起來,心想:“老曹,你倒是給我一個於禁呀,實在不行也給個靠譜一點的。”

  眾人距離合肥還有三十裏地,段萍要求張喜隱藏行蹤,不要讓孫權發現,張喜雖然不知道段萍這麽做的目的,但是張喜也找不到理由質疑段萍,因此隻能點頭聽命。

  段萍可不想太早暴露行蹤,如果被孫權發現自己這邊人少,孫權率領兵馬先把自己滅了,這合肥裏麵軍心士氣一定受到影響。

  段萍在樹林裏隱藏行蹤,帶著張喜以及十來個人來到合肥城附近察看情況。

  段萍看到合肥城外孫權帶來的兵馬,不禁吐槽道:“我去,這孫權可真是夠下血本的,這麽多人,我記得江東好像也就是十來萬人馬,周瑜帶三萬,這孫權這邊可能有五六萬人,看來是鐵了心要把合肥打下來。”

  張喜小聲問道:“段大人,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段萍聽到張喜的疑問,想了想:“靠自己這點兵進攻孫權的部隊是絕對不可能的,那麽現在可以依靠的就是劉備占據荊州江南四郡的消息讓孫權陣腳大亂,不過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這合肥很明顯已經被孫權圍攻多日,如果不給合肥這邊看到點希望,這合肥城裏麵可能軍心不穩。”

  段萍倒不擔心孫權可以攻破合肥,畢竟在曆史上,這合肥城以及後來的新城,都是孫權乃至整個江東不能逾越的鴻溝。

  段萍叫來張喜問道:“張將軍,你說要跟合肥裏麵通信,但是又不讓孫權知道,走哪邊最好?”

  張喜看了看緩緩回答道:“西麵或者北麵。”

  段萍看了看,走西麵雖然近,但是跟孫權的軍隊容易接觸,很有可能被發現,段萍揮了揮手小聲說道:“咱們先回營,給合肥寫封信再說。”

  段萍這邊再慌亂也沒用,因此段萍隻能故作鎮定,鎮定得讓張喜等人都產生疑惑,可合肥城裏卻不一樣,合肥城太守在被孫權圍攻之下,終日吃不下睡不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站在太守身旁一臉關懷地問道:“大人,不用慌張,孫權不可能打下合肥城。”

  合肥太守一臉詫異地看著年輕人說道:“子通,你說得輕巧,你又不是不知道,曹丞相在長江之上遭逢大敗,現在孫權等人士氣高漲,我真怕這合肥。。。。。。”

  太守說著不禁歎了口氣,這時太守看著年輕人說道:“子通,你說我們是不是?”

  “絕對不要。大人,這種想法千萬不要有,合肥對於丞相來說是南邊軍事重鎮,丞相一定不會放棄合肥的,到時候丞相如果援軍到了,大人卻舉城投降,那後果可很嚴重。孫權現在不過小勝一場,論實力,孫權絕對不是曹丞相的對手,到時候,孫權被曹丞相打敗,大人該怎麽辦呢?”

  太守聽到年輕的人勸說,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子通提醒我了,沒錯,丞相雄兵百萬,孫權不過是運氣好,在長江小勝丞相,我聽說孫權派大將周瑜率領三萬兵馬進攻江陵,現在戰事膠著,嗯,多虧子通你呀,要不然,我可就鑄成大錯了。”

  年輕人聽到太守的誇獎,雙手抱拳向太守行禮。議事結束,年輕人離開太守府,這時一個士兵慌張地從年輕人麵前跑過,年輕人連忙叫住士兵,一臉疑惑地看著士兵問道:“慌慌張張的幹什麽,有緊急軍情?”

  士兵聽到年輕人的詢問,連忙說道:“啟稟蔣大人,屬下剛剛在北麵城牆上巡邏,突然一支射了過來,屬下發現箭矢上有封信,特來稟告太守大人。”

  年輕人聽到士兵的回答,緩緩說道:“信,什麽信,拿來給我看看。”

  年輕人拆開信,發現信上內容寫的很簡單,上麵寫道:“援軍已到,拖住孫權兵馬,等汝南兵馬一到,時機成熟內外夾擊,殲滅孫權。”

  年輕人看到信的內容皺了皺眉,這信上的內容雖然說有援軍,但是年輕人卻有點不相信。

  年輕人看了看信,信上有曹操給軍隊特別暗號,這肯定是曹操派來的人寫的,但年輕人認為上麵有一點讓他疑惑的地方,調動汝南的軍隊,汝南的部隊這次並沒有參加長江之戰,保存有實力,但是汝南靠近許都,一旦汝南的部隊調動,許都民心必定不穩,很有可能還會讓包藏禍心的人利用,年輕人雖然沒有見過曹操,但是曹操這些年為人做事的風格年輕人還是聽說過,年輕人怎麽想都認為曹操不可能做這種事。

  更讓年輕人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麽信上要寫時機成熟。現在孫權集結重兵進攻合肥,兵力被牽製在合肥南麵,周瑜的兵馬在江陵也與曹軍處於膠著狀態,現在隻要有兵馬出現在孫權側翼或者後方,就可以直接進攻,為什麽還要等時機成熟,什麽時機,眼下還有什麽時機。

  年輕人一時沒有想明白,年輕人抬頭看著士兵,點了點頭說道:“行了,這封信我會交給太守大人,你辛苦了。”

  士兵聽到年輕人的話語向年輕人行禮離開,年輕人看著這封信,如果不解開心中的兩個疑問,年輕人可不敢把這封信交給太守。

  回到家中,年輕人把自己關進書房仔細研究這封奇怪的信件,咋一看的內容隻是一封安撫軍心的信,就算孫權得到也不能從裏麵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但是之前年輕人心中的兩個疑點,年輕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偶然,這兩個疑點必定有深意。

  “先不思考汝南,這時機是什麽,按照兵法來說敵軍全力攻城,這側翼後方都沒有防備,隻要援軍一到,就可以直接進攻,根本不需要什麽時機。年輕人站起身,來回走著,這個時機究竟是什麽呀。”

  年輕人自言自語顯得十分煩躁,這時年輕人看到自己桌子上放著的地圖,年輕人來到地圖前仔細察看,突然年輕人露出笑容,拍著手說道:“哎呀,我可真笨,原來時機在這裏,嗯,寫這封信的人真乃當世奇才呀。”

  合肥外麵,段萍在營帳中也是一臉擔憂,畢竟這封信寫的模棱兩可,如果合肥裏麵的人一個個都像張喜這樣,段萍也擔心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是就算是張喜這樣的笨蛋,看到這封信也如同吃了顆定心丸。

  新的一天一大早,年輕人拿著信一臉高興地來到太守府,激動地說道:“大人,好消息,北麵城牆上的士兵得到書信,是丞相派來的援軍。大人你快看看!”

  太守聽到年輕人說的話,連忙接過信件,看完之後放聲大笑起來,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年輕人看到太守正在興頭上,連忙來到太守身旁小聲說道:“大人,我們應該通知揚州刺史,告訴刺史大人我們已經得到丞相援軍書信。”

  “好,這件事交給你辦。”

  太守一臉高興地看著年輕人說道。

  年輕人點了點頭,從太守手中接過信件,年輕人連忙來到書房開始寫信,在信中,年輕人謊稱曹操派出步騎四萬援軍已經到達雩婁,請揚州刺史派遣主簿迎接曹操援軍。年輕人還將自己寫的書信抄錄兩份,一份給城中守將傳閱,另外兩份送往揚州。其實年輕人知道,這兩份絕對到不了揚州,因為城中這消息很快會傳開,孫權一定能收到風聲。以年輕人這些天與孫權交手,年輕人發現孫權也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因此孫權會想盡方法得到書信以確定消息真偽,如此一來,年輕人的疑兵之計就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