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心
  張昭見老將進來,揮了揮手示意其他要開口的人不用再說,來到老將身旁向諸葛亮介紹道:“孔明,這位將軍是黃蓋黃公覆老將軍。”

  諸葛亮聽到張昭的介紹,一臉笑容地向黃蓋行禮說道:“原來是黃公覆老將軍。老將軍輔佐孫家三代主公,孔明久聞大名。”

  黃蓋揮了揮手大笑著說道:“哈哈哈,孔明莫要取笑老夫。張大人,主公想與孔明商量大事,要不今日你們的文學切磋就到此為止,等主公與孔明商量完大事你們再行切磋?”

  張昭聽到黃蓋的話語,看了眼諸葛亮緩緩捋了捋胡須看著黃蓋一臉平靜地說道:“還望黃將軍提醒主公,不要一意孤行。”

  黃蓋領著諸葛亮來到偏廳,諸葛瑾大笑著說道:“孔明才思過人,為兄自愧不如呀。”

  諸葛亮微微笑了笑小聲說道:“若非黃老將軍到了,小弟這點微末道行恐怕就不夠用了,兄長,你也真坐得住,聽到小弟被那麽多江東賢達之人詢問,你都不出來幫忙。”

  諸葛瑾笑了笑說道:“我知孔明之能,但是主公不知。孔明展現才華,讓主公知道劉皇叔有孔明這個人才輔佐,才能安心與皇叔合作,聯手抗曹呀。”

  諸葛瑾為諸葛亮引薦孫權,諸葛亮見到孫權,向孫權行禮,諸葛亮見到在場的除了魯肅諸葛瑾,還有一位相貌英武不凡的陌生男子,看坐的位置,地位比魯肅諸葛瑾還要高。

  孫權笑著說道:“諸葛先生辛苦,看座。”

  諸葛亮剛剛坐下,孫權指著周瑜說道:“這位,先生可能不認識,但是想必先生一定聽過他的大名,周瑜周公瑾。”

  諸葛亮聽到孫權的介紹,麵前正是江東周郎周瑜,連忙起身向周瑜行禮,等周瑜還了禮,諸葛亮這才坐下。

  孫權看著諸葛亮問道:“諸葛先生剛剛說了很多話呀,口渴不?”

  諸葛亮笑著說道:“一杯香茗,一邊喝著一邊聊大事,也不錯。”

  孫權命人奉茶,諸葛亮喝了幾口,孫權看著諸葛亮問道:“先生剛剛說了那麽多,我呢,隔得比較遠,聽得斷斷續續的,先生來江東所為何事呀?”

  “結盟,共抗曹操!”

  諸葛亮一臉平靜地說道。

  孫權聽到諸葛亮的話語,一臉疑惑地看著諸葛亮問道:“共抗曹操,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代天巡狩四方,我們為何要抗曹操,這不是對抗朝廷,公然造反?”

  諸葛亮聽到孫權的話語微微笑了笑說道:“將軍,當今天下海內大亂,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勢力,基本上占據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將軍據有江東我主聚集在漢水之南,如果聯合就可與曹操爭奪天下。”

  孫權假裝糊塗地看著諸葛亮問道:“我記得劉皇叔之前不在漢水之南,怎麽跑到漢水之南了,不會是專門為了跟我江東結盟放棄原來的地盤以此想跟江東近一點吧?”

  諸葛亮一臉平靜緩緩說道:“在原來的地方我主英雄無所用武,聽說孫將軍胸懷大誌,因此我主才到這邊,希望能與將軍結盟,以江東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

  諸葛亮看了下孫權,笑了笑接著說道:“當然啦,如果孫將軍認為江東兵力不能抵擋曹操的鐵甲雄獅,那還是早日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相信孫將軍也得到了曹操順江而下的竹筒書信,說是書信,其實更像戰書。對了,孫將軍如果要稱臣於曹操,還要想好兩個人該如何安排?”

  孫權聽到諸葛亮的話語一臉疑惑地看著諸葛亮問道:“哪兩個人?”

  “江東大小喬。”

  孫權聽到諸葛亮的話語臉色略微有點不好看地問道:“諸葛亮,你什麽意思?”

  諸葛亮一臉微笑地說道:“難道孫將軍不知道曹操喜好美人,尤其是嫁做人婦的美人。孫將軍一旦投降,這江東二喬國色天香,世人皆知,小喬是周將軍的夫人,曹操可能還不會有什麽心思,但是大喬之夫是伯符將軍,伯符將軍已死,曹操肯定強納大喬,不知道那個時候孫將軍該怎麽辦,逆來順受,還是學宛城張繡?”

  諸葛亮話音剛落,孫權一巴掌重重地打在桌案上,一臉殺氣地看著諸葛亮說道:“諸葛亮,你。。。。。。”

  諸葛瑾與魯肅兩人都一臉擔憂地看著諸葛亮,周瑜一臉平靜地打斷道:“主公不要生氣,孔明不過是說出了他的擔憂,孔明如此為主公考慮,主公何必動怒呢。”

  孫權聽到周瑜的話語,臉色這才緩和了不少,周瑜看著諸葛亮問道:“孔明呀,你說的沒錯,江東二喬的確國色天香,不過我聽說,劉將軍的兩位夫人也是風韻猶存,孔明認為我江東無法抵抗曹操應該投降曹操,那麽劉備兵力不是更少,不是更應該投降曹操,為何劉備不投降呢?”

  諸葛亮微微笑了笑說道:“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後,皇家貴胄,命可丟氣節不可折,隻會跟曹操勢不兩立,絕不會投降,至於孫將軍嘛,另當別論。”

  孫權聽到諸葛亮的話語,拍案而起,孫權正準備說出要跟曹操勢不兩立,周瑜連忙開口說道:“敢問孔明,劉將軍現在還有多少兵力?”

  諸葛亮知道這個問題是避不開的,笑了笑緩緩說道:“不瞞孫將軍各位,我軍雖然在當陽遭逢曹軍,交戰不利,但是我主屯兵漢口,散兵歸依加上關羽將軍統帥的水軍還有萬餘人,再加上劉琦將軍率領的江夏士兵加起來可能有三萬人之多。”

  周瑜點了點頭對住孫權使了使眼色,孫權心領神會,讓所有人跟上,來到大廳。

  江東群臣分為兩列,諸葛亮站在中間,孫權緩緩問道:“諸葛先生,請問,你對曹軍有何看法?”

  諸葛亮輕搖鵝毛扇看著剛剛交過手的張昭等人緩緩說道:“孫將軍,依在下所見,曹軍連年征戰遠來疲弊,追擊我軍一日一夜急行了三百多裏,看似強大其實也表示曹操想要速戰速決,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更何況曹操麾下將士大多是北方人,要攻打漢口江東,光靠陸戰是不可能的,必須水陸並進,但是水戰非北方人的強項。曹操雖然兵不血刃拿下荊州,但是尚未出安民之策,曹操又有惡名,荊州百姓現在不過是被逼服從,不是心悅誠服,曹操現在還不得民心,但是曹操手下能人眾多,因此我們要盡快出兵,一旦讓曹操得到荊州民心,荊州將固若金湯,那個時候,孫將軍你要嘛跟隨我主前往蒼梧,要嘛隻能投降曹操,到時候獻大喬給曹操,孫將軍還能拜個侯爵也未可知呀。”

  孫權聽到諸葛亮的嘲諷一臉怒氣地說道:“哼,諸葛先生實在太看不起我了。我早就知道曹操想要廢漢自立,隻是忌諱二袁、呂布、劉表和我罷了。如今群雄盡滅隻剩下我,我身為漢臣,必定扶朝廷棟梁不倒,我和曹操勢不兩立。諸葛先生休要再提投降曹操之事。”

  張昭聽到孫權的話語,還準備反駁,孫權見到張昭有想要反駁的舉動,突然拔出佩劍,大聲說道:“我意已決,再有敢說投降曹操者,下場如同此桌!”

  孫權話音未落,揮劍砍掉桌子一角以示決心。

  周瑜見狀向魯肅等人使眼色,眾人大聲說道:“主公英明,必定成就霸業。”

  張昭等人被周瑜等人突如其來的話語弄得愣住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周瑜向孫權使了使眼色,孫權看著還楞在原地的張昭緩緩問道:“張公還有其他意見嗎?”

  張昭知道現在木已成舟,他再反對也於事無補,更何況,孫權斬桌示決心,張昭如果這個時候反對,雖然孫權不可能殺了他,但是也會懲罰。張昭是個聰明人,這個時候再提反對於事無補。

  張昭微微笑了笑說道:“主公既然深思熟慮,老臣祝主公擊敗曹操,成就霸業。”

  張昭都開口了,其他人更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紛紛祝賀孫權,孫權見到江東群臣此時上下一心,不禁得意地放聲大笑起來。

  孫權看著周瑜豪邁地說道:“公瑾你通曉兵法,我現在將佩劍賜予你,命你統率江東兵馬,與曹操決一死戰,若有抗命者,無論是誰,你都可先斬後奏,不得有誤。”

  孫權看著眾人說道:“爾等必定勠力同心,擊敗曹操。”

  孫權一臉激動,右手緊緊握成拳頭。

  周瑜聽到孫權的話語,大聲應了一聲,走上前,一臉恭敬地雙手接過孫權的佩劍,周瑜左手拿起佩劍高舉過頭,江東群臣紛紛跪下齊聲說道:“我等必定勠力同心,擊敗曹操。”

  孫權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時孫權看著跪著的魯肅,笑著說道:“子敬,你眼光獨到,促成孫劉結盟,才智過人,我現在任命你為讚軍校尉,幫助公瑾出謀劃策,務必要擊敗曹操這個強敵。”

  孫權看著諸葛亮說道:“我記得諸葛先生說過,劉皇叔有兵馬三萬餘人,這樣吧,劉皇叔出兵馬兩萬,我們派兵馬三萬,曹操雖然有十幾二十萬大軍,但是曹操初得荊州,可以真正投入戰場的兵力應該也隻有十萬上下,我們五萬兵馬看起來人少,但是上下一心,順應天命,一定能夠擊敗曹操。諸葛先生不如盡早回去把我的想法告訴給劉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