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觀滄海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一下笑出了聲,指了指段萍說道:“君泊你呀,說話總是這麽古靈精怪的。哈哈哈,有趣有趣呀。”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尷尬地笑了笑,心想:“我用性別保證比別人用性命人格保證更加靠譜,至少我性別不會換呀。”

  曹操看了看四周,海浪聲接連不斷傳入眾人的耳朵,曹操再次閉起眼,海風吹過,曹操胡須大幅度擺動著,段萍看到此時曹操雖然須發花白,也閉著眼,但依然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讓人感慨曹操位進入暮年但依然是能夠睥睨天下的人物。

  段萍心中不禁對眼前的曹操肅然起敬起來,曹操閉著眼緩緩說道:“君泊可知我們腳下的山叫什麽嗎?”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心想:“你老曹秦皇島做千古名篇,這就不用猜了。”

  段萍笑著回答道:“曹公,這裏叫碣石山!”

  “碣石山?我記得君泊你曾經在白狼山前說過一句話,封狼居胥,對不對?”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點了點頭說道:“誒,曹公記性真好。不過曹公怎麽這時想起這句話了?”

  曹操找了塊平整的石頭,用衣袖掃了掃,緩緩坐下,曹操歎了口氣說道:“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積土為壇於狼居胥山,祭天以告成功,刻石記功何其豪壯,孤不怕告訴你,孤當年曾想孤能當個父母官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餘生足矣,後來天下動亂不安,孤又想,能當個東征西討的將軍,死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征西將軍就滿足了,現在呢。。。。。。”

  曹操看著遼闊的大海,陷入沉思,段萍見狀連忙說道:“現在曹公已經位列三公司空,可比征西將軍地位尊崇許多。”

  曹操聽到段萍的回答,大笑起來,擺了擺手說道:“唉,誰能想到,我曹操閹宦養兒孫,士族大夫都看不起的人,現在卻成為天下勢力最強者,誰又能想到天下那麽多英雄豪傑,呂布無雙飛將,天下莫有與之匹敵者;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卻都化為一抔黃土。世事無常,這天下看來除了這滄海桑田外,什麽事都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曹公你還挺有感慨的嘛。”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準備起身,段萍連忙伸手去扶曹操,曹操愣了一下,還是伸手接受段萍的幫助,曹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年過半百,不再是那個飛鷹走狗的浪蕩公子。

  段萍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看到曹操起身的瞬間身體鬼使神差地就伸手去扶曹操,也許是這些時間段萍隨時照顧郭嘉,扶郭嘉扶的身體有了本能反應。

  曹操緩緩站起身,看了看四周說道:“唉,當初在白狼山,戰況太過慘烈,居然忘記學霍去病刻石記功,遺憾呀。”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連忙說道:“曹公,這秦皇島的名氣可比白狼山大多了,曹公沒有在白狼山刻石記功,不如就在這碣石山上刻石記功好了,我覺得光寫什麽功勞實在太淡而無味了,曹公不如在這碣石山上大筆一揮,留下詩篇好了。”

  “詩篇?”

  段萍點了點頭說道:“曹公你如果像霍去病那樣刻石記功,別人隻會覺得你是在模仿霍去病,咱們要模仿霍去病刻石記功的影子,但是呢要超過霍去病才行。”

  曹操微微點了點頭,曹操看著麵前的一望無垠的青天碧海,曹操心中詩意如泉湧,曹操微微笑了笑說道:“君泊說得對,孤現在心中詩意如泉湧,好,當年霍去病刻石記功,孤就以詩表誌。”

  “來了來了,真的來了。你老曹的千古名篇,有多少人背過你的詩,但是又有多少人見過你這首詩從無到有呢,我內心都莫名地激動起來了。”

  曹操命人拿來筆墨,閻柔連忙讓士兵飛奔回營拿來筆墨以及桌案,曹操坐在碣石山上,麵對呼嘯不停的海風,手握毛筆,氣定神閑,仿佛這奔湧的海風,驚濤拍岸的聲響都不能影響曹操半分。

  曹操略作思考,便果斷下筆,隻見毛筆在紙上筆走龍蛇,段萍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詩句出現,不禁小聲念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段萍率先拍手叫好,曹操緩緩放下毛筆,看著麵前的字,曹操語氣沉重地念了一遍,曹操雙眼之中流下淚水,歎了口氣說道:“奉孝,孤能平定北方,又能活著回到中原,多虧了你呀。來人!”

  閻柔韓浩連忙跪在曹操麵前,曹操將寫下的詩歌交給兩人,緩緩說道:“把這首詩刻在碣石山最顯眼的位置,這首詩孤要讓天下人知道,孤征討烏桓獲勝了,但是孤也損失了大將失去了朋友。”

  閻柔韓浩兩人接過曹操寫的詩歌,曹操也不管眾人緩緩走下山,這時韓浩站起身來到段萍身邊,小聲問道:“段大人,剛剛主公說的話我們。。。。。。”

  段萍擺了擺手說道:“不用那麽麻煩,隻需要把這首詩刻起來就好了,讀得懂的自然明白曹公的悲痛,讀不懂的也能明白曹公的霸氣,寫那麽清楚幹什麽,天下人隻管結果,誰管過程呀。”

  韓浩聽到段萍的話語,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由於在海邊能找到食物,段萍提議,撤軍回鄴城沿著海邊走,進入中原地界再向鄴城方向前進。段萍的建議得到曹操的同意,大軍沿海邊緩緩撤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正月,曹操大軍總算回到鄴城,從曹操出軍征討烏桓到重新回到鄴城,曆經九個月,十萬人馬,損失數萬。閻柔在幽州地界與曹操大軍分別,曹操讓閻柔帶走五萬降眾以充實幽州人口。

  回到鄴城之時,荀彧發現隊伍中沒有郭嘉張繡,荀彧一臉疑惑地看向段萍詢問二人下落,段萍聽到荀彧問起二人,不禁歎了口氣,悲傷之情湧上心頭。

  “唉,真沒想到,去年鄴城一別,沒想到是見的奉孝以及張繡將軍二人最後一麵。不過君泊你們能夠平安無事,真是上蒼保佑呀。”

  “誰說不是呢。經過這次連我都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了。”

  “上帝?在下隻聽過三皇五帝,這上帝不知道是哪一位呢?”

  段萍尷尬地笑了笑指著天說道:“天上那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三月,曹操上表天子大封二十多位有功之臣為列侯,以荀彧為眾功臣之首,曹操欲增荀彧食邑千戶,前後共計二千戶,並還要授以三公之職,敕封萬歲亭侯。荀彧得知後惶恐不已讓荀攸麵見曹操進行推辭。

  曹操看到荀攸出現,曹操一臉平靜地問道:“公達怎麽來了?”

  荀攸緩緩說道:“臣奉文若叔的命令,前來拜見主公。”

  “文若不會無事讓你過來就隻是見孤一麵吧,說吧有什麽事?”

  荀攸緩緩說道:“文若叔看到主公表奏的天子功勞簿,文若叔自問無世人皆知之大功勞,如今位列眾功臣之首,惶恐不安,特命臣前來希望主公收回對文若叔的封賞。”

  曹操一揮衣袖,一臉平靜地說道:“為人忠誠正直而善於密謀,為我安撫內外者,文若也,公達次之。孤這麽說,公達難道還認為文若不能居功臣首位嗎?”

  “這。。。。。。”

  荀攸一時語塞,曹操揮了揮手說道:“好了,公達不用多說,回去告訴文若,孤說他是功臣之首,沒有人敢反對。”

  荀攸聽到曹操的話語,也知道不能再說什麽,起身離開,段萍這時看了眼曹操,曹操緩緩說道:“君泊,你真沒說錯,文若不願意得賞賜。”

  “誒,曹公,文若謙謙君子,他自然對這些賞賜不會看在眼裏呀。”

  曹操緩緩捋了捋胡須說道:“孤就看看文若會不會堅持不受。”

  “一定會!”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一時愣住,片刻之後曹操緩緩說道:“對了,君泊,你之前去過南匈奴吧?”

  “對呀,曹公問這個幹什麽?”

  “君泊知道我漢朝邊疆除了烏桓外,還有什麽威脅嗎?”

  “匈奴?”

  曹操拍了拍手笑著說道:“君泊果然聰明,沒錯,就是匈奴。匈奴分為南匈奴以及北匈奴,北匈奴遠居大漠,南匈奴依附漢朝,說是依附,但是一旦天下動亂,這南匈奴就肆無忌憚入侵中原,實在可恨。”

  曹操說著一掌打在桌案上,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心想:“這不會是剛打完烏桓還想打南匈奴吧,還要不要人活呀,誒不對呀,今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沒有北上,是南下呀!”

  曹操緩緩說道:“孤之前派使臣前往南匈奴,準備贖回一個人,但沒想到南匈奴諸多借口把使臣打發回來,孤知道君泊曾經去過南匈奴,所以想讓君泊去南匈奴贖回一個人。”

  “誰呀?”

  “蔡邕之女蔡琰!”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一臉平靜地看著曹操,曹操看到段萍表現的如此平靜,緩緩說道:“君泊有什麽想說的?”

  “我能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