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潛在的危機
  回到鄴城,曹操正跟眾人商議要事,這時一個下人跑到曹操麵前告訴曹操有人手捧錦盒要拜見曹操。

  眾人聽到這話都一臉疑惑,隻有段萍顯得十分平靜,段萍心中已經猜到那個錦盒裏麵裝的應該是高幹的人頭。

  曹操讓來人進來,隻見一個武將模樣的男人手捧錦盒一臉恭敬地來到大廳中間,男人將錦盒放到一邊,雙膝跪下大聲說道:“下臣上洛都尉王琰,拜見曹司空。”

  曹操聽到隻是一個小小的上洛都尉,曹操無精打采地看著王琰問道:“你帶來了什麽東西,如此隆重。”

  王琰連忙將錦盒高舉過頭頂,大聲說道:“下臣啟稟司空大人,此鏡盒中裝的是高幹的人頭。”

  眾人一聽頭一臉詫異,曹操此時也來了精神,懷疑地問道:“高幹的人頭?你如何斬殺高幹的?”

  “回曹司空的話,臣早些時候巡邏上洛附近,在官道上發現一個行跡可疑之人,於是帶人馬上前詢問,沒想到是高幹,正欲抓捕,誰知高幹頑強反抗,下臣不得已,隻能斬殺高幹,以錦盒盛裝高幹人頭獻於曹司空。”

  曹操微微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呈上來,孤要瞧個仔細,君泊,你也過來看看。”

  “啊,我?”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一臉詫異地看著曹操,曹操一臉平靜地說道:“當然了,你潛伏在高幹身邊那麽長的時間,其他人能夠認錯,你難道還會認錯嗎,還不過來看看。”

  段萍一臉愁容地點了點頭,段萍雖然來到這東漢末年已經十幾年了,這死人對於段萍來說都已經稀鬆平常,但是要去看一個人頭,段萍總是沒有膽量。

  段萍如蝸牛爬一般緩緩向曹操的方向移動著身體,曹操見到段萍行進速度緩慢,催促了好幾聲,段萍無奈加快腳步來到曹操身旁。

  曹操示意王琰把錦盒打開,王琰領命緩緩打開錦盒,段萍見到人頭的確是高幹,隻見高幹披頭散發,雙眼睜得老大,似乎死前充滿不甘。

  曹操看到高幹的人頭,冷笑了一聲說道:“高元才,文武兼備,治理並州七年,百姓安居樂業,可惜後來背叛孤,但也曾憑一己之力抵擋孤四員上將十萬大軍,英雄了得,沒想到卻死於一個小小的都尉之手,真是可笑至極。”

  段萍此時小聲說道:“曹公,讓他把人頭拿走吧,一直放在麵前是不是有點不吉利呀。還有,這王琰斬殺高幹可以說是立了大功,曹公你看是不是。。。。。。”

  曹操緩緩點了點頭,看著王琰說道:“把高幹的人頭拿走,好生安葬。”

  王琰連忙用錦盒把高幹人頭蓋起來,交給士兵拿出去埋葬,曹操看著王琰說道:“王琰,你立下大功,孤上表朝廷封你為列侯,下去吧。”

  王琰聽到曹操的話語,激動地連連點頭,起身離開。這時不少人祝賀曹操又少一個強大的敵人。曹操卻一臉平靜。

  議事結束後,董昭找到段萍,董昭一臉恭敬地說道:“段大人,好久不見。”

  “老董,的確很久不見了,有啥指教?”

  董昭擺了擺手說道:“誒,指教不敢當。段大人才華過人,在下怎麽敢指教段大人,不過在下想說的是,段大人有沒有發現剛剛眾人祝賀曹公的時候,曹公臉上表情沒有絲毫變化。”

  “有嗎,那我還真的沒注意。”

  段萍說著看著董昭心想:“我他丫的剛剛看到高幹的人頭腦海中全是高幹人頭睜眼的樣子,我哪還有心思去看老曹臉上表情有沒有變化。”

  段萍想了想看著董昭等著董昭解釋,董昭小聲說道:“似乎,曹公心中有心事呀!”

  “還有心事,不會吧,這並州已經平定,高幹張晟等人都已經GG了,還有什麽心事?”

  段萍一臉疑惑地看著董昭問道,董昭微微笑了笑說道:“在下也是猜測,這河北四州看似平定,但是二袁尚存,之前二袁振臂一呼,幽州情況急轉直下,現在二袁雖然躲在烏桓,但是不排除他們對於河北四州還有影響力。”

  “哦,你的意思是,曹公想徹底拔除二袁?”

  “不止,烏桓一直擾亂邊界,我想曹公是想一次將烏桓以及二袁統統鏟除,一解北方煩憂。”

  段萍聽到董昭的話語,心想:“可以呀,你這個老董,基本上把未來曆史上要發生的事都給猜準了,誒,等等,北伐烏桓的話,那不是老郭要涼,嗯,一定不能讓老郭隨大部隊,這次我怎麽都要改變曆史。”

  “君泊,君泊,你在想什麽呢,你是不是覺得在下猜測有誤?”

  “沒有,沒有。我覺得你猜測的很有道理,我隻是在想其他事情。”

  “什麽事?”

  “我在想你給我說的用意是?”

  董昭微微笑了笑說道:“當然是希望君泊你出麵,探探曹公的口風。”

  段萍聽到董昭的話語一臉疑惑地看著董昭問道:“幹嘛要讓我探曹公的口風,你自己不去探。”

  “誒,君泊有所不知。你與曹公關係密切,你之前失蹤那段時間曹公可以說是茶飯不思,你去探曹公的口風,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消息,要是在下去,萬一會錯意了,豈不是白費力氣。”

  段萍聽到董昭的話語心想:“你這老董打得一手好牌,有功你領,有過就我來扛。”

  段萍看著一臉笑容的董昭,一把把住董昭的肩膀小聲問道:“我說如果,如果啊。曹公要馬不停滴討伐二袁以及烏桓,你有什麽好主意?”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烏桓臨近遼東,路途遙遠,如果用尋常馬匹運送糧食,費時費力,一旦出了差錯,曹公大軍寸步難行,因此在下覺得還是走河道運送糧食,能夠保證補給。”

  “哦,聽你這麽說走河道運輸方便許多。”

  段萍緩緩回答道。

  “不過哪條河能夠到達烏桓境地呀?”

  “現在暫時沒有,在下有個想法,開鑿平虜、泉州二渠以通水運。”

  段萍點了點頭突然段萍反應過來,一臉震驚地看著董昭說道:“什麽,又要開鑿河道,那不是。。。。。。”

  董昭看到段萍震驚的表情,連忙說道:“君泊立功無數,上一個封賞沒來,下一個封賞又出現,君泊還是要給他人一個立功的機會,如果曹公真的要討伐烏桓,這開鑿平虜、泉州二渠還望君泊讓給他人,君泊你覺得呢?”

  段萍聽到董昭的話語,心想:“好你個老董呀,居然看穿我擔心開鑿二渠的任務落在我身上,看來我必須去幫你探探口風,要不然你老董是不會幫我說話的。”

  段萍想了想緩緩說道:“這種事我不去,老董你認為誰合適呀?”

  段萍也在試探董昭,要是董昭隻是敷衍了事段萍也懶得去探曹操口風,董昭笑了笑說道:“有一個年輕人很合適。這人跟著段大人建造霹靂車,又連通雎水,為人聰慧,段大人以為劉曄劉子揚是不是一個最佳人選呢?”

  “嗯,他的確合適。是一個好人選,既然老董你已經有了詳細計劃,我就去幫你談談曹公的口風,有消息我會答複你的。”

  段萍與董昭分開來到曹操的書房,曹操見到段萍出現似乎並不意外,曹操拿著一本書慢慢悠悠地問道:“君泊來了,有什麽事說吧。”

  段萍看到曹操的態度,似乎早就猜到自己會來,段萍試探性地問道:“曹公在看書呀,真是打擾了,曹公猜到我會前來?”

  曹操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孤的這幫手下,個個都是聰明之人,剛剛大廳議事,有人祝賀,有人默不作聲,孤就在想,這幫人可能跟孤想到一塊去了。”

  “呸,一個個老奸巨猾的家夥,看來我要不是個未來人,估計早就成炮灰了。”

  段萍正想著,曹操放下書歎了口氣說道:“唉,眾人說河北已平,依孤來看,河北平定還早著呢。”

  “曹公說的是二袁與烏桓吧?”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微微笑了笑說道:“看來還真有人跟孤想到一塊去了,說說看,是誰呀?”

  “董昭。”

  段萍想都沒想就把董昭的名字說了出來,曹操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董公仁也是一個人才,他既然也能想到孤擔憂二袁與烏桓,他肯定有全盤計劃,你說來聽聽。”

  段萍把董昭的計劃說給曹操聽,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嗯,董公仁的想法很好,烏桓就是仗著自己臨近遼東,朝廷兵馬鞭長莫及因此一直以來禍亂邊界,現在河北平定,隻要滅掉烏桓,邊界軍民將安寧許多。想法很好,就是做人機靈了些,自己不來說,讓你來探孤的口風,你也精明點,不要別人說什麽你就來幹,平常的聰明勁哪裏去了?”

  段萍撓了撓頭一臉笑意地說道:“嘿嘿,其實在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來探曹公的口風。”

  “哦,你又有什麽打算?”

  “如果曹公真的打算討伐烏桓,這開鑿二渠的事情曹公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我了,但是呢,我又不想幹,所以。。。。。。”

  段萍欲言又止,曹操似乎明白段萍想說什麽,一臉平靜地說道:“你跟董昭商量好理想人選了,誰呀?”

  “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