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竹在胸
  張晟、衛固、張琰等人接到高幹的書信,率兵馬禍亂於崤山、澠水之間吸引冀州的注意力,冀州方麵得到消息,夏侯惇最先坐不住。

  “豈有此理,這些鼠輩,當初就該把他們腦袋都砍了,現在看來主公當年還是對他們太仁慈了。這幫鼠輩居然趁著主公不在冀州就敢耀武揚威,看我點齊兵馬滅了他們。”

  荀衍聽到夏侯惇的話語,連忙阻止道:“夏侯將軍,不可。張晟等人很明顯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更何況他們是地頭蛇,占盡地利,如果跟我們玩起捉迷藏,我軍兵力將被牽製在崤山、澠水之間,那個時候高幹如果率兵馬攻打冀州,冀州將無法抵擋。”

  夏侯惇聽到荀衍的話語,怒氣稍減但依然不服氣地看著荀衍說道:“那你說該怎麽辦?”

  “調動大軍前往並州冀州交界處,提前占據險要之地,隻要高幹的兵馬出現,我們就可迎頭痛擊。不僅可以解除冀州的危險,還能重創高幹,未來主公與高幹交戰,也將輕鬆不少。”

  “難道就不管張晟他們了嗎?這樣別人會以為我們怕了張晟他們,也會影響士氣的。”

  “張晟等人不過蒼蠅而已,夏侯將軍率兵攻打他們豈不是還抬高他們的身份了,不用管不用管。”

  “這可不行。蒼蠅,我最討厭蒼蠅在我麵前嗡嗡地飛著。我一定要滅了張晟等人,這樣才能讓地方百姓安享寧靜生活。我們在這亂世之中受傷流血,目的就是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張晟等人禍亂一方,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如果我們沒有作為,就算我們日後可以擊敗高幹,但是也會讓主公丟失民心。”

  段萍聽到夏侯惇的慷慨陳詞,不禁對夏侯惇有了新的認識,段萍一直以為夏侯惇隻是一個性格剛烈的武將,曹操的死忠粉,今日聽到夏侯惇這番話,雖然處處是為曹操著想,但是心中也是記掛百姓。

  “難怪你夏侯惇在曆史上雖然打仗一般,但是卻治理地方政績卓越。看來也不是一個莽夫。雖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但是就從剛剛的話語,這夏侯惇也不失為一員名將了。”

  段萍站在一旁看著爭吵的夏侯惇跟荀衍,思考起來。

  荀衍此時表情嚴肅地說道:“在下自然關心百姓。可是比起崤山、澠水的百姓,在下更關心天下百姓。想主公花費多少時間人力以及物力才能占據冀、青二州,如果因為夏侯將軍率軍去崤山、澠水之間平定禍亂,而導致冀州被高幹占據,夏侯將軍,你又有何麵目去見主公呀!”

  “荀休若你說什麽,信不信我現在就讓你血濺當場!”

  “在下跟夏侯將軍講理,將軍講不過要動手嗎?在下雖是文人,可是也願意向夏侯將軍討教幾招。”

  夏侯惇荀衍兩人火藥味十足,段萍連忙衝到兩人之間擋住兩人說道:“停!大家的出發點都沒錯,不要搞得這麽劍拔弩張,都是同僚,又不是敵人幹嘛要搞得血濺當場,先消消氣,聽我說一句。”

  段萍雖然官階不是現在冀州中最大的,但是如果要論說話擲地有聲,段萍恐怕比荀彧還要高一丟丟。曹操麾下要說誰最能服眾,就是段萍了。很多人是段萍舉薦,很多人立的功也跟段萍有關係,夏侯惇看到段萍出現本來已經握住劍柄的右手也緩緩鬆開。

  荀衍更是向段萍行禮。段萍看到荀衍跟夏侯惇兩人的火藥味稍減,段萍也鬆了口氣。

  段萍看著夏侯惇緩緩說道:“夏侯將軍,你說的沒錯,張晟等人在崤山、澠水之間為害一方,當地百姓一定苦不堪言,你的出發點沒錯,可是我們眼前最大的敵人不是張晟等人,而是高幹。沒有必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吧,我們擊敗高幹,再打張晟等人,河北才能平定。要不然,我們這邊打張晟等人,高幹把冀州占了,那麽河北的百姓不是永遠都沒有安穩日子過,這天下要亂到什麽時候才是一個頭呀,夏侯將軍,你有沒有想過?”

  夏侯惇聽到段萍的話語,此時表情顯得窘迫,看了眼段萍,張嘴還準備反駁,段萍見夏侯惇還準備反駁,連忙伸手示意夏侯惇不要再說。

  段萍看著夏侯惇表情異常堅定地說道:“夏侯將軍,你不要再說了,我也不想再聽你的理由,我知道,曹公離開冀州前,委任三荀為監軍校尉都督河北諸軍事。夏侯將軍,你就算是伏波將軍,受權能簡單從事,但是現在說的是軍事行動,按道理,你要聽三荀的。”

  夏侯惇聽到段萍的話語,眼中充滿了不服,但是也無可奈何,這件事是曹操當著眾人的麵說的,夏侯惇雙手抱拳忿忿不平地說道:“既然君泊你都這麽說了,我還有什麽話好說,聽從荀休若吩咐就是了。”

  這時,荀彧手中拿著一封信出現,一臉微笑地來到夏侯惇麵前,向夏侯惇行禮。夏侯惇雖然在氣頭上,但是也沒有忘記禮數,簡單向荀彧回禮。

  荀彧微微笑了笑說道:“夏侯將軍以大局為重,文若佩服。將軍心係崤山、澠水百姓安危,如此心胸,真乃當世仁傑。將軍,文若剛得到一封信,將軍猜一猜,是誰寫給文若的?”

  “猜不到,也不想猜。”

  夏侯惇語氣十分不客氣地回答荀彧,說完就把臉轉到一邊去,似乎心中還有怒火,荀彧看到夏侯惇的表現也不生氣,臉上依然保持微笑說道:“夏侯將軍不要動怒。這封信是杜伯侯寫來的,將軍也不願意看看嗎?”

  夏侯惇聽到荀彧的話語一臉詫異地看著荀彧,隻見荀彧微微點了點頭夏侯惇連忙問道:“杜畿在信中說了什麽?”

  荀彧微微笑了笑說道:“杜畿在信中說道,早些時候他在河東郡已經用計分散衛固等人的兵力。這段時間衛固等人準備起兵響應高幹,但因為將校已散,一時之間根本召集不起來。杜畿帶領親信數十騎逃離郡城,找了一處堅固的縣城拒守賊軍。杜畿還說河東郡各縣吏民紛紛向他那裏集中,團結應變。幾十天內,杜畿已經召集四千多人馬,實力雄厚。並表示衛固等人不可能占到什麽便宜。”

  夏侯惇聽到荀彧的描述,大笑著說道:“哈哈哈,對呀,河東郡還有杜伯侯在。哎呀,瞧我這腦子,差點誤了大事,不過,杜畿他現在雖然有四千多人據城堅守,可是我聽說張晟等人的兵馬可有數萬人,這。。。。。。”

  “夏侯將軍不用擔心。”

  夏侯惇聽到荀衍說話一臉疑惑地看著荀衍。

  荀衍一臉微笑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夏侯將軍難道忘了,鍾元常還在關中,他手上可有一支數量不少於張晟等人的兵馬。鍾元常是主公選派的,這張晟等人敢起兵作亂,鍾元常一定不會任其胡作妄為的。”

  夏侯惇聽到荀衍的話語,想了想雙手抱拳向荀衍賠罪道:“在下剛剛行事魯莽,言語衝撞休若,還望休若恕罪。”

  荀衍跟荀彧兩人連忙扶起夏侯惇,荀衍看著夏侯惇一臉平靜地說道:“夏侯將軍,你心係百姓,何錯之有。錯的是高幹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他們隻為一己私利,不管百姓死活。你我應該同心協力,幫助主公掃平這些為非作歹之徒。”

  夏侯惇聽到荀衍的話語,重重點了點頭,段萍站在一旁看到夏侯惇的態度變化,十分佩服這個看似大大咧咧的荀衍,雖然跟荀彧看起來一靜一動,但是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段萍現在更好奇這個荀衍這麽厲害,怎麽曆史書上隻有短短的一句呢。

  荀衍安慰好夏侯惇,緩緩說道:“夏侯將軍,河東那邊我們暫時不要去考慮,相信鍾元常他們。我們眼下要防備高幹派兵馬突襲冀州。將軍請看。”

  荀衍把夏侯惇帶到桌案前,眾人也看了過去,荀衍指著地圖說道:“各位請看,張晟等人在鄴城西南方向作亂,高幹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注意力都在鄴城西南。。。。。。”

  荀彧緩緩說道:“據探馬回報,高幹似乎已經占據壺關。”

  眾人看向地圖,荀衍一臉平靜地說道:“高幹也頗有才能。現在西南方向有動亂,高幹占據壺關依靠太行山已立於不敗之地,接著應該會派兵進攻冀州直取鄴城。”

  “哼太想的挺美的。”

  夏侯惇一臉怒氣地說道。

  荀衍捋了捋胡須笑了笑說道:“高幹占據壺關這麽大的舉動,他一定知道我們得知並有所防備,所以,當我們的兵力被高幹占據壺關以及張晟等人作亂行為所吸引的時候,我們的兵馬就出現了漏洞。”

  荀衍說著,指向桌案上的地圖,段萍發現朝歌西麵還有條小道,可橫穿太行山,平常沒人在意,但是高幹如果兵行險著,這不可謂是一步高明的走法,在眾人認為那是一條小道沒人關注的時候出其不意,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收益,段萍捋了捋胡須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夏侯惇連忙說道:“我立刻派兵把手這條小道。”

  “不,夏侯將軍,我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