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災厄將至
  董承放下茶盞得意地大笑起來,拍著手說道:“哎呀,潁川荀氏真是人才輩出,荀令君思慮周全,老夫佩服佩服。令君說的沒錯,這種事,不宜鬧大。啊,老夫想起還有事要辦,就不叨擾令君了,老夫告辭,請。”

  荀彧起身想送董承,董承連連擺手,等董承離開,荀攸跟段萍兩人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荀彧看著荀攸跟段萍兩人一臉平靜地說道:“公達,這真如你所想,君泊前腳離開,這董承跟著就出現。”

  荀攸麵無表情地坐在椅子上,沒有任何表態,段萍看著荀彧跟荀攸說道:“哎呀,我跟你們兩人比,那可是像白紙一張,你們原來早就有提防了,也不告訴我。”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君泊,並不是我們不想告訴你。其實自從曹公說他最近與你們交談的事都能被天子知道,我們就提防著了。”

  段萍聽到荀彧這麽說,一臉無奈地說道:“難怪,我還沒說話,你們就有點子了,老荀,你可真夠奸詐的。”

  “君泊莫要亂說,這些都是公達的主意。”

  “嗯,我之前在想,公達年紀比你大,要不要改口叫公達為老荀,我現在決定了,老荀還是你,公達,你就是個大忽悠,你剛來許都,你怎麽就知道許都風雲詭譎呢?”

  一直沒有說話的荀攸聽到段萍的問題,緩緩說道:“很簡單,曹公強勢逼人,而董承以護帝東歸有功,自然不願意當一份閑職,而天子,好不容易離開董卓李傕等人的掌控,自然也想試試皇權在手的滋味。還有,曹公為段先生你請天子賜婚,雖然曹公出發點是為了段先生,但是在天子看來,曹公這種行為無異於挑戰天子權威,現在曹公求宮女天子給宮女,如果未來曹公求其他的東西,威脅到天威的東西,那天子是給還是不給呢?”

  段萍聽到荀攸的解釋,一臉苦悶地小聲說道:“那,我不是害了曹公?”

  荀彧聽到段萍這麽說,擺了擺手說道:“帝王心思,恐怕在這之前天子已經把曹公當做敵人了。君泊你最多隻是一個引子而已。”

  三人突然沉默不語,互相看著對方。

  話分兩頭,曹操率領大部隊浩浩蕩蕩向宛城方向前去,曹操派於禁為先鋒大將,夏侯惇督運糧草,曹操知道夏侯惇勇武有餘但是智謀不足,這方麵於禁比夏侯惇強太多。

  曹操的中軍正緩步前進的時候,這時曹昂看到於禁帶著十餘騎朝曹操中軍跑來,曹操心中正感到納悶,憑於禁的本事,不可能這麽悄無聲息地被打敗,不過曹操還是讓大軍戒備。

  於禁來到曹操麵前,曹操發現於禁身上一點汙漬都沒有,說明並不是打了敗仗,曹操一臉疑惑地看著於禁問道:“文則,發生什麽事了,你不是率軍先趕赴宛城嗎?”

  於禁一臉平靜地說道:“主公,還請隨我到前方一看究竟。”

  曹操雖然略有疑惑,但是還是策馬跟著於禁,一行人來到山坡上,宛城已經近在眼前,而曹操卻被眼前景象給震驚到了,不是因為張繡人馬多麽壯觀,而是因為宛城完全沒有一副想要抗爭的樣子,城門大開,城牆上懸掛白旗,有一隊人站在城門口。

  曹操看到眼前的景象,轉頭看著於禁,於禁雙手抱拳說道:“主公,我率先鋒部隊趕到宛城的時候就是這個景象,騎白馬的就是宛城張繡,他親口承認要投降,主公你看這該如何?”

  曹操聽到於禁回答略作沉思,又看了看山坡下的景象,如果這是張繡的誘兵之計,那麽這個張繡可以說膽子大過天,用自己作餌,不過曹操轉瞬想到當年匡亭一戰,他自己就是充當誘餌,讓袁術大軍混亂,這才大敗袁術,百裏追擊,讓袁術不敢再對兗州有想法。

  曹操捋了捋胡須,麵色凝重地看著於禁緩緩說道:“文則,小心有埋伏,你按兵不動。”

  曹操回到中軍,讓曹昂等人帶領兵馬從兩翼緩緩推進,這時張繡似乎有點著急了,大聲喊道:“曹司空何在,張繡在此等候多時,還請曹司空出來一見。”

  曹操聽到張繡的喊話,騎著自己的坐騎,曹操的坐騎也是有名字,名叫絕影,大宛名駒,由於起速比一般馬匹快,當別人還沒反應過來,就隻能看到馬尾的影子,段萍建議曹操給馬匹賜名絕影。

  曹操騎著絕影緩緩走出陣列,絕影個頭比一般中原馬匹要高,宛然一副馬中王者的樣子,張繡雖是武將,但是這點眼力還是有的,能騎這種良馬名駒的人,除了曹操還能有誰。

  張繡緩緩策馬來到距離曹操十步的距離停下,雙手抱拳一臉恭敬地說道:“末將宛城張繡,拜見曹司空。”

  曹操看到張繡策馬緩步朝自己走來,曹操神經瞬間繃緊,雙眼死死盯著張繡雙手。張繡畢竟是西涼武將,西涼人個個勇武過人,不過曹操自信,在自己全神貫注的情況下,張繡想突然發難,也不可能撿到什麽便宜,況且身後就是於禁大軍,典韋也隱藏其中,曹昂已經帶領兵馬從兩翼包圍,張繡就算勇武過人,頃刻之間也會命喪當場。

  曹操微微笑了笑說道:“張將軍何必行此大禮,我雖沒見過張將軍,但是久聞張將軍英武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張將軍可知孤為何來此?”

  張繡一臉平靜地看著曹操說道:“末將知道,曹司空代天巡狩四方,宛城距離許都如此近,張繡首當其衝。”

  曹操見張繡說的這麽明白,反而感到有些詫異,曹操定了定心神看著張繡笑著說道:“張將軍既然知道孤為何前來宛城,為何還打開城門,親自出城?”

  張繡聽到曹操的問題,微微笑了笑說道:“曹司空攜天威降臨,末將駐紮宛城無任何不臣之心,既然曹司空奉命討伐不臣,末將又非別有二心之人,出城迎接曹司空,又有何不可。”

  曹操聽到張繡這麽說,知道這是張繡表明心意要投降,曹操不禁感到一絲高興,畢竟宛城曹操在一開始也沒有打算攻打。張繡在宛城也有些時日,宛城民心安穩,如果貿然攻打,張繡召集軍民死戰的話,恐怕得不償失,曹操都想過,如果宛城在張繡的帶領下負隅頑抗,那麽可能會把宛城屠城,以絕後患。

  曹操聽到張繡的回答,笑著說道:“哎呀,張將軍深明大義,孟德敬佩,那麽張將軍,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進城詳談如何?”

  張繡連連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讓曹操先行,曹操擺了擺手說道:“誒張將軍,這裏是宛城,你雖是漢朝將軍,但是這裏怎麽說也是你的駐地,你是主我是客,豈有客先行的道理,還望張將軍前方引路。”

  張繡聽到曹操這麽說,也不謙虛,調轉馬頭與曹操並肩進入宛城,於禁看到曹操沒有發出新的命令,傳令各軍原地駐紮,曹昂於禁夏侯惇等人帶領少量人馬進入宛城。

  進入宛城後,張繡讓曹操坐在上座,曹操這時也不客氣,兩人相談甚歡,曹操發現張繡的確不是想占著宛城自立為王,曹操進城的時候已經留心過宛城的士兵,這些士兵一個個目光剛毅,說明張繡是一個難得的好將領,曹操表明心聲想收張繡於麾下,張繡也是大喜。

  兩人沒想到想到一塊去了,不禁覺得相逢恨晚,張繡立刻命人準備酒宴。

  夜晚,宛城府中喧鬧不止,張繡是西涼人,因此這次的酒宴烤肉居多,不過這正合典韋的胃口,典韋抓起一隻羊腿大口咀嚼起來,張繡是武將,也不在意典韋的吃相。

  曹操喝了口酒看著張繡說道:“聽聞張將軍麾下有一謀士,名叫賈詡,算無遺策,不知是哪位呀,張將軍可否引薦一二。”

  張繡沒想到曹操連賈詡都知道,先是一愣,接著笑了笑緩和因為剛剛自己發愣而變得有些尷尬的氣氛,張繡命人找來賈詡,賈詡來到大廳,對著曹操雙手抱拳一臉恭敬地說道:“在下賈詡,字文和,拜見曹司空。”

  曹操看著賈詡,一個普普通通文人形象,但是段萍在許都的時候對賈詡推崇備至,曹操也不禁重視賈詡起來。

  曹操笑著看著賈詡說道:“文和昔日一席話,讓李傕郭汜等人從殘兵逃勇,一下變成一方諸侯,文和之才,孤敬佩不已呀!”

  賈詡跟張繡聽到曹操這番話,不知道什麽意思,想當初李傕郭汜等人收聚殘兵反攻長安,王允身死,天子蒙難,這可不是值得誇耀的事。

  不過賈詡的確有過人之處,這換做其他人,恐怕早就跪地求饒,不過賈詡一臉平靜地看著曹操說道:“曹司空切莫誇獎,文和當時隻是為了保全自己性命,沒想到李傕郭汜等人比董卓更甚,文和一句話讓長安數十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實在慚愧。”

  曹操本來就是想用這句話來試探賈詡,想知道賈詡到底是像段萍說的那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謀士,還是徒有虛名。

  賈詡的一番回答,讓曹操十分滿意,處變不驚是一個頂尖謀士應該有的特質,曹操連忙擺手說道:“誒,文和,這不能怪你,王允連蔡邕都不放過,你們這些身為董卓直係下屬的,就算投降,恐怕也會被王允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