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征宛城
  曹昂聽到段萍的誇獎,一時高興得撓了撓頭,段萍拍了拍曹昂,一本正經地說道:“昂公子,這次去宛城,昂公子一定要隨時在曹公身邊,防止曹公被美色所迷,誤了大事。”

  曹昂聽到段萍這麽說,一臉詫異地說道:“段先生瞎說什麽呢,父親雖然好色,但是現在是出去打仗,父親怎麽會被美色所迷誤了大事呢。”

  “我說真的,昂公子不相信我嗎?”

  曹昂看到段萍那一臉嚴肅的表情,回頭又看了看坐著的曹操,曹昂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點了點頭說道:“段先生,雖然我不知道您為什麽會這麽說,但是父親相信您,我也相信您的本事,既然您這麽說了,您放心,我一定隨時在父親左右,提醒父親,不會讓父親被美色所迷。”

  段萍聽到曹昂這麽說,心中焦慮減少幾分,本來段萍還想提醒曹昂小心張繡先降後反,但是轉念一想,隻要曹操不納鄒氏,那麽張繡就沒有反叛理由,因此段萍提醒曹昂注意不要讓曹操被美色所迷後,段萍已經覺得萬無一失。曹操兒子在身邊隨時提醒,曹操就算想要美色,也不會那麽明目張膽。畢竟要維護作為父親的威嚴。

  兩人說完話,來到曹操麵前,曹操也不問兩人說了什麽,這時段萍詢問道:“曹公,這次出征張繡準備帶哪幾位將軍前往?”

  曹操想了想說道:“帶上元讓就可以了,君泊,你不要把張繡想得太厲害了。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張繡有三頭六臂,能讓你段君泊如此看重。”

  段萍聽到曹操說隻準備帶夏侯惇,段萍擔心就算自己再三叮囑曹昂,這曆史還會重演,如果重演,至少要把曹操的命保住。

  段萍想到這連忙說道:“曹公,不如再把於禁帶上吧。”

  “帶上文則?孤知道你跟文則是好朋友,沒想到現在你還向孤推薦文則,文則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小都伯了。”

  曹操似笑非笑地說道。

  段萍卻一臉嚴肅地說道:“曹公,於將軍軍紀嚴明行軍布陣頗有自己的見解,在氣勢上就可以壓住敵人,也許張繡看到曹公麾下人才濟濟,不戰而降也說不準呀。”

  曹操聽到段萍這麽說,緩緩捋了捋胡須想了想,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確是上上之策。如果真是這樣,那麽將少了許多傷亡,是將士的福氣。好吧,就帶上文則。子脩,你去於禁府中,讓於禁隨軍出征宛城。”

  段萍聽到曹操同意,心中長長地鬆了口氣,看著曹操跟曹昂離開的背影,段萍心存僥幸,希望能將來能看到兩人回來的身影,至於如果曆史被改變,段萍會怎麽樣,這個時候的段萍可沒有考慮那麽多。

  曹操的兵馬集結完畢,糧草準備充足,因為宛城距離許都的確不遠,曹操也沒有準備過多的糧草。而且張繡在曹操眼中,根本不值一提,曹操也不明白天子為何一定要攻打宛城,不過這樣也好,曹操可以名正言順地向南擴充勢力,宛城以南就是劉表的荊州。如果未來能夠順利拿下荊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可以暢通無阻,到時候曹操可以真正地平定天下。

  曹操現在眼中早就沒有了宛城,曹操看到的是占據荊州,四方用兵,天下平定的盛世景象。

  曹操在離開許都南城門的時候不禁大笑,在一旁的曹昂看到曹操出征大笑,一臉疑惑,曹操看著曹昂疑惑的臉,笑了笑說道:“子脩,你是不是在疑惑為父剛剛出征為何大笑是不是?”

  曹昂聽到曹操的問題,微微點了點頭,曹操大笑著說道:“子脩,為父出征大笑是因為為父已經看到打下荊州後,向四方用兵,群雄臣服天下平定的景象。”

  曹昂聽到曹操的回答,一臉疑惑地說道:“父親,我們現在是攻打宛城並不是荊州。”

  曹操聽到曹昂這麽說,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子脩,你還是這麽老實,宛城為父揮手之間就可攻破,宛城以南就是荊州,到時候宛城將會成為孤對荊州用兵的重鎮,劉表如鯁在喉,得到宛城不就如同得到荊州了嗎!”

  曹昂聽到曹操的解釋,一臉慚愧的表情說道:“父親思慮深遠,孩兒不及父親萬分之一。”

  曹操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所以孤這次出征才把你帶在身邊,你年紀不小了,該思考如何建功立業,安邦定國,不能靠祖上福蔭,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足於朝廷,成就自己的事業。”

  曹昂聽到曹操這麽說,一臉高興地說道:“父親的教誨,孩兒銘記在心。”

  “子脩哥,你可要好好學習,兄弟我以後可要靠子脩哥你提拔了。”

  這時一個年級與曹昂相仿的年輕人騎著駿馬來到曹昂身旁,曹操看了眼年輕人,年輕人一臉恭敬連忙雙手抱拳行禮道:“伯父,侄兒有禮了。”

  曹操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安民,你字安民,就也要學習安邦定國之策,如果你想靠你哥哥庇佑,不是長久之計。這次出征後,回到許都,你們二人一定要虛心向文若君泊等人學習,他們智謀深遠,看事更加透徹。知人善用,也是你們要學習的。”

  這個年輕人是曹操的侄子,曹德的兒子,當初陶謙派人抓走曹嵩,曹德奮力抵抗,死於亂刀之下,曹安民因為有事,所以沒有跟曹嵩等人一起走,幸免於難,曹操自然對這個侄子寄予厚望,希望成才,因此這次曹操才把曹安民也帶在軍中。

  曹操離開許都後,段萍的眼皮一直跳,段萍在心中安慰自己這不過是沒有休息好的一種表現,想想也是,自從雲兒吃錯東西腹痛不止,段萍就一直在雲兒身邊照顧雲兒,而且還隨時關注雲兒吃的東西,這段時間雲兒在段萍的照顧下,身體倒是逐漸好了起來,但是段萍一直感到奇怪,究竟雲兒在哪裏吃了寒涼的食物,才會引起腹痛的呢。

  段萍坐在書房中發呆,這時張五走了進來,張五現在是段萍府中的管家,段萍本來讓張五去當官,但是張五這人看得透徹,認為當官爾虞我詐,他不習慣,跟著段萍當一個富家翁即可。

  張五雙手抱拳一臉恭敬地說道:“老爺,廚房裏有一盒點心壞了,是不是扔掉?”

  段萍聽到張五的詢問,一臉疑惑地說道:“點心壞了,扔了就是了呀,幹嘛還來問我,你張五平常不是這麽沒主見的呀。”

  張五聽到段萍語氣略微有點不高興,連忙說道:“啟稟老爺,那點心是皇宮賞賜的,所以小的不敢貿然處理。”

  “皇宮賞賜的?我怎麽不知道,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段萍聽到張五的回答更加奇怪,皇宮賞賜了點心,段萍從來都不知道,也沒有人說過,段萍跟著張五來到廚房,看到一個精致的食盒,盒子有三層,段萍打開食盒,看到裏麵放著幾個點心,模樣很精致,但是表麵已經有了一層毛絨狀的東西,段萍自然知道這是黴變了,段萍一臉嫌棄地擺了擺手說道。

  “誒,扔掉扔掉。誒,不過這個盒子挺漂亮的,留下來洗幹淨還可以裝其他東西。”

  張五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老爺跟夫人說的話都一樣。”

  段萍聽到張五的話語一臉疑惑地看著張五問道:“你剛剛說什麽,夫人見過這個食盒嗎?”

  張五聽到段萍的問題,連忙點了點頭說道:“見過,不僅見過,這個食盒就是夫人從皇宮裏麵帶回來的,哦,家中不止這一個,夫人每次去皇宮,都會帶一個食盒回來。說是皇宮中的賞賜。”

  張五說著吩咐下人去把食盒找了出來,段萍看到有四個食盒,也就是說雲兒已經進了四次皇宮。雖然段萍來自現代,認為這種閨蜜間的相互走動很正常,可這是古代,古代等級製度森嚴,宮女是不可能皇宮中的妃子皇後這些真的成為閨蜜。而且他段萍隻不過是曹操手底下的謀士,無官無職,為什麽皇宮對於雲兒反而特別上心,還每次都賞了個食盒。

  段萍此時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想法,段萍看著張五問道:“夫人每次拿食盒回來的日子,你還知道嗎?”

  張五連連點頭,一臉得意地說道:“小的以前不是當過牢頭,這牢房裏的犯人總有親人會送點東西,因此小的就養成記錄的習慣,而且夫人也囑咐小的要把日子記上,這樣夫人才知道什麽時候得到過賞賜,與皇宮中的那些娘娘聊天的時候才不會出錯。”

  段萍強壓著心中的喜悅假裝平靜地看著張五說道:“這點心先放在這裏,你馬上去把你的記錄拿給我看看。”

  張五領命後急忙跑出廚房,不一會兒,張五氣喘籲籲的出現在段萍麵前,雙手將自己的記錄遞給段萍,段萍翻了翻,發現雲兒拿回食盒的日子,段萍雖然記不清前麵幾次的日子,但是最後一次的日子段萍是有印象的,那是跟曹操商量征討宛城相關事宜的後一天。

  段萍想起來了,在前一天晚上段萍無意之間給雲兒說了下要跟曹操商量征討宛城的事情,不能勸服曹操不攻打就隻能跟著曹操去,這麽巧雲兒第二天就拿回食盒。然後就肚子疼,段萍認為事情沒有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