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三百一十四章跑題了
  武安君白起—

   “真不愧是有些上古先賢稱號的人。”

   “這個思維邏輯。”

   “我竟然挑不出任何毛病。”

   白起覺得自己作為殺神,撐死就是把對方殺怕了,但是從來不會把對方殺到骨頭斷了。

   但是比幹的這個奴隸漢化教育體係一出,簡直是驚為天人。

   這種操作,請問你們是認真的嗎?

   不止是白起一個人,其他人也是如此。

   上古先賢,一個一個的操作,可真吊。

   這種教育計劃體係,堪稱是狠辣又有效。

   讓人無解啊。

   ………

   真-白手起家—

   “真是符合當時的情況。”

   朱元璋實在是佩服比幹的想法。

   人家做的有錯嗎?

   沒有。

   人家的辦法能行嗎?

   理論上一看,沒問題。

   那時候的外族沒有自己的文化,沒有自己的信仰,沒有自己的種族意識。

   說白了,除了紂王他們所在的商朝,其他胡人可以叫野人生存方式,其中有一些部落。

   可是部落,是真沒有種族意識的。

   這就是一群傻白甜。

   商朝的軍隊過去,把他們抓回來,就地教育。

   不聽話的給貴族,貴族會認真教導他們“禮儀”。

   這樣一來,他們也相當於變相的學會了華夏的規矩。

   而給貴族當奴隸,貴族也可以“和藹可親”的教導他們學習語言。

   語言、文字、規矩、禮儀,這些東西都學會之後,他們更是被打上了對貴族的恐懼。

   有個五年十年,最多一兩代人,就可以完成教育歸化的問題。

   至於原本的奴隸,就可以提拔為百姓,進行更具價值的開發。

   以此形成一個循環,對誰都有好處。

   簡直完美。

   至於外族奴隸?

   請問他們是誰?

   他們不是我們商人的合法財產嗎?

   而在紂王看來,這無非就是用戰利品互換了一批貴族利益而已。

   沒關係的。

   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於原本的那些奴隸出來眼神無神的問題。

   沒關係,他們會種地,會開墾土地,種兩年糧食,看到屬於自己的財產後,他們自然就會有神了。

   沒有什麽,是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財產無法解決的。

   如果有,那就是獨立合法財產不夠多而已。

   …………

   我超謹慎—

   “這個辦法,似乎可以抄一下。”

   霍光突然開口。

   “我正好要解決世家貴族私兵和私人奴仆的事。”

   “這樣來看,似乎可以借鑒一下。”

   霍光覺得比幹大佬真厲害。

   這種好的辦法都能想出來,他果然還是太稚嫩,需要學習。

   ………

   就連始皇,對於比幹的提議都覺得很厲害。

   講實話,他覺得這個玩意真能實行下去。

   用來製造高精端人才肯定是不行,但是用來加快融合外族,填補本族底層人口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

   蜀國丞相—

   “用來製造底層人口不錯。”

   “但是我們現在缺的是高精端人才,最頂級的人才太稀缺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缺少專業人才和知識分子、優質人口等等。”

   “如果可以,血脈傳承確實不錯。”

   “優秀的父母更容易生出優秀的孩子。”

   諸葛亮歎氣道。

   無論後人願不願意承認一件事,曆史上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優秀的長輩,生出來的孩子,潛移默化,教導之下,確實容易成才。

   西伯侯姬昌的孩子們。

   王翦父子。

   蒙恬父子兄弟。

   周勃和周亞夫父子。

   鍾繇和鍾會。

   荀彧、荀攸。

   諸葛瑾和諸葛亮。

   司馬懿的幾個兄弟。

   所謂的優質血統,這個玩意還是存在的。

   優質血脈的未來不能讓人確定,但是起點確實是高一點。

   這群人接受的教育,資源,都是最上等的,隻要自身不是太廢物,基本都能成為不錯的人。

   諸葛亮想要的就是這種人,優質的人。

   ……

   我不會改曆史—

   “優秀的父母雖然更容易生出優秀的孩子。”

   “但是說實話,我更加覺得普及教育更加現實一些。”

   “如果優秀的父母都去生孩子了,那麽誰來負責他們的工作。”

   “現實一些,普及教育吧,拿量變堆積出質變,這樣更加輕鬆一些。”

   李世民輕笑道。

   他覺得還是量變積累質變更加靠譜。

   ……

   太皇太後張氏—

   “我也覺得如此,還是廣撒網,大量捕魚更加靠譜。”

   “如果說隻是因為優秀的父母就生出優秀的孩子,那概率太不好。”

   張氏想了一下,用了不好兩個字。

   “就像司馬家一樣。”

   “司馬儁不優秀嗎?”

   “司馬防不是一時才俊嗎?”

   “司馬懿更是留名萬古的存在。”

   “司馬昭才智亦是不錯。”

   “可是從司馬炎開始,司馬家就變成了什麽鬼樣。”

   “慢慢曆史長河中,恐怕就司馬家的皇帝最不知道皇帝該做什麽吧。”

   “一係列鬼操作,簡直讓人不敢置信。”

   “從司馬儁到司馬昭,四代人才積累,代代高官,代代豪門傳承,隻依靠人才傳承,多可怕的事。”

   “可是又能怎麽樣,不還是出了廢物,丟了一切,搞出了王與馬共天下這種丟人的事嗎?”

   張氏毫不客氣的道。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四代人都是明君,能力各個破表,可朱祁鎮前期是什麽玩意,朱祁鈺的性格又是什麽鬼。

   張氏對於優質血脈的事早就看透了。

   依靠血脈論,早晚得出幺蛾子。

   諸葛亮閉嘴了。

   被懟的好慘,血脈論有太多黑曆史存在。

   依靠血脈論,大家肯定是不認可。

   ………

   血脈論這個東西,群裏的大多數人都是處於認可又不認可的地步。

   你說這玩意不好吧,但是他又真實存在,司馬防生兒子,鍾繇五六十歲還在生兒子,然後生出了一個鍾會,給鍾家又成功續命。

   這一個又一個例子,真是清晰無比。

   可司馬家又是負麵代表。

   ………

   秦良玉—

   “各位大佬,跑題了。”

   “我想說的是基礎科技建設體係的事。”

   “我覺得太龐大了,想要見到效果太難了。”

   “我們要不要修改一下。”

   秦良玉弱弱的道。

   他覺得萬事請教群裏大佬沒錯。

   ………

   第二章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