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皇權更迭,雙手早就沾滿了鮮血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權更迭,雙手早就沾滿了鮮血

  楚天擎可以肆無忌憚的從南唐邊關調兵,是因為南唐還有程蔚的大軍。

  從南唐邊關趕往西涼,算算時間,等他解決玩京城的事,快馬加鞭差不多能趕得上和嶽將軍在西涼匯合。

  “先安排我們的人想辦法和夏衛君取得聯係,再伺機營救。”

  “營救?哪有那麽容易。”慕連城一屁股坐在了楚天擎的書桌前。

  “不容易也要救,先摸清情況。”

  “這密信在路上快馬加鞭已經幾天了,你說會不會……”慕連城擔心的是,夏衛君和哈雅公主會有生命危險。

  西涼人有多野蠻,他可是聽說過的,燒殺搶掠無所不做,更何況黛綺長公主的野心日益膨脹。

  “不會。”楚天擎肯定的回了兩個字。

  夏衛君和哈雅公主深陷皇宮之內,能救得出來最好,但楚天擎肯定黛綺長公主不會殺了二人。

  別的不說,哈雅公主是西涼王的嫡出公主,有一定的擁戴者,黛綺長公主想要奪權總要顧及這些擁戴者。

  “告訴江玉麟,讓他想辦法壓下這件事。”

  西涼逼宮這件事一定不能傳到朝中,否則西涼邊關沒亂,天曆京城就要先亂了。

  “好。”慕連城也清楚這件事傳到天曆後被朝堂上的人知道的後果。

  “先不要把此事告訴王妃。”楚天擎左思右想之下決定先瞞著夏清姿。

  不是他故意不告訴夏清姿,是怕夏清姿感情用事沉不住氣,以夏清姿的性格很有可能會不顧一切的前往西涼。

  夏清姿一旦離開京城,就會引起很多人注意,尤其是盯著他們的霍罡和霍錦雲。

  等京城的事了,他會和夏清姿全盤托出,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帶著夏清姿一起去西涼營救夏衛君。

  所以,他認為還是先瞞著夏清姿比較好。

  “放心,此事除了我和江玉麟之外,不會再有其他人知道。”慕連城點頭應道。

  楚天擎交待好慕連城,轉身從多寶閣的抽屜裏拿出一塊用布包著的東西後就出了自己的書房。

  而慕連城幾乎和楚天擎前後腳離開,急匆匆的去江家找江玉麟……

  天黑以後,楚天擎的身影出現在京城東北隅的一座大宅子裏。

  宅子雖然很大,可幾乎是空無一人。

  楚天擎徑直的走向院子最正中的正房,房門是關著的。

  正房外乃至整個院子裏都沒有一個下人,楚天擎自己推開了房門。

  “老臣等了許久,終於還是等來了這一天。”秦老丞相正對著從門外進來的楚天擎。

  楚天擎站在秦老丞相對麵,負手而立。

  “老丞相既然知道本王要來,想必也知道本王為何事而來。”

  秦老丞相無奈的歎口氣,輕輕的點頭。

  楚天擎拿出那封先皇寫的聖旨,直接平攤在秦老丞相身邊的桌上。

  秦老丞相麵上波瀾不驚,甚至都沒仔細看那封黃色的聖旨上的內容,卻從自己房裏的隱秘之處又拿出一道聖旨。

  打開自己拿出的聖旨,秦老丞相直接就跪在了楚天擎麵前,雙手將聖旨高高的舉國頭頂。

  兩封聖旨上的內容,一模一樣。

  隻不過……

  兩封聖旨上的璽印,一個是玉璽,一個是先皇帝的私印。

  “老臣總算是完成先皇的囑托。”

  當年,先皇寫下兩封相同的聖旨,一封交給了夏老將軍,而這封私印的聖旨就交到了他的手裏。

  先皇特意囑咐,必須是那封蓋著玉璽的聖旨宣讀後,才能拿出這封聖旨,兩封聖旨的內容必須相同才能作真。

  也就是說,先皇當年就是為了防止有人乘機謀權篡位才寫下了兩封聖旨,將兩封聖旨分別交給夏老將軍與秦老丞相。

  “本王想知道,當年的夏老將軍為何沒有拿出這封聖旨?”這是他一直想知道的。

  夏老將軍已勢,這其中的原因無人知曉。唯一知道的有可能就是秦老丞相。

  “老臣隻知道太後和皇上利用夏老將軍的弱點,讓夏老將軍帶領夏家軍守衛京畿……”目的自然是為了拖住楚天擎的腳步。

  楚天擎已經從前禁衛軍首領徐振那裏知道整個事件的始末,聯想到當時夏清姿也在宮中,所以……

  應是太後和當今的皇上母子聯手,以夏清姿的性命相要挾來威逼夏老將軍,夏老將軍不得已調動夏家軍並將先皇的那封聖旨藏了起來。

  說起來,夏老將軍是為了保住夏清姿的命,同時也等於間接的保了楚天擎一命。

  如果當時的楚天擎在無任何人保護的情況下衝進皇宮,隻怕也會慘遭太後和皇上的毒手。

  當年皇上繼位的那道聖旨宣讀出來之後,秦老丞相就知道是怎麽回事,所以秦老丞相沒有貿然的拿出這封真的聖旨。

  他在等,一直在等楚天擎親自來找他。

  楚天擎來,就證明楚天擎已經知道了真相而且羽翼已豐滿,那麽自己手中的這封聖旨就是重見天日的時候。

  楚天擎若是不來,那就是什麽也不知道,一切的一切皆是天意,而他手中的這封聖旨會隨著他一起帶進棺材。

  楚天擎沒有拿秦老丞相高舉的聖旨,而是意有所指的說道:“已經過去十年了。”

  秦老丞相沒有抬眼看了看楚天擎後回道:“老臣知道該怎麽做。老臣隻希望等到那一日,王爺起雷霆震怒之時,能夠顧念先皇以及列祖列宗,也為天曆的江山和百姓,少做殺孽。”

  皇權更迭,天地變色。

  凡是當年與此事有牽連的人,勢必都逃不過一死。

  “本王的雙手早就沾滿了鮮血。”從他上戰場那一天起,他的雙手早就沾滿了鮮血,“皇位本該就是本王的,江山也原該是本王的,他們當年敢做下弑父奪位之事,就要承擔後果,血債血償、天經地義!”

  秦老丞相想讓他放過那些為太後和皇上賣命的人,不管是朝中的大臣還是宮內的太監宮女,他都不會放過。

  而太後與皇上的手中也未嚐沒有沾滿過鮮血,從當年偽造聖旨到逼死先皇後,再到宮中知情的人全都無故消失……

  隻怕太後和皇上是踏著眾人的鮮血才坐到今時今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