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嘴刁,重提立太子
  第四百四十六章 嘴刁,重提立太子

  可此刻的巫雲起,還在鎮南王府的牢房裏。

  老管家得到王爺王妃的吩咐,一日三餐的給巫雲起送飯,伺候的十分周到。

  可……

  “哎——管家管家,你先別急著走。”巫雲起慵懶的從床上起身叫住了老管家。

  “巫少爺,有何吩咐?”老管家很是恭敬的問道。

  “你看看,你看看,這都是什麽東西?這是人吃的嗎?”巫雲起指著桌子上擺放的飯菜說道。

  “啊?這……”老管家一頭霧水。

  他給巫雲起送的膳食,和王爺王妃的是一樣的,怎麽就不是人吃的了?

  再說了,這還都是王妃愛吃的,有魚有蝦,還有王妃平時喜歡的素菜。

  “啊什麽?這什麽?”巫雲起不耐煩的說道:“拿走拿走,本少主不吃。”

  “那巫少爺想吃什麽?老奴吩咐廚房去做。”

  “做的再好也沒有天香樓的好。”巫雲起不屑的又看了一眼桌上的飯菜。

  “天香樓?”老管家皺著眉頭眨了眨眼睛。

  “你去天香樓給本少主叫一桌酒菜送過來。”巫雲起吊兒郎當的躺回了床上。

  “這、這……”

  巫雲起也不管老管家說什麽,將雙手枕在腦後,翹起二郎腿,道:“本少主要吃酒釀鴨子,水晶蝦仁,煎釀三寶,還有筍幹炒肉、三絲春卷……”

  老管家一聽,愣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巫雲起,巫雲起還在滔滔不絕的吩咐:“對了,再給本少主來一個蹄花湯。別忘了,再來一壇好酒。”

  “巫少爺,這一桌酒菜要不少銀子……”老管家很是為難。

  雖然他掌管著王府的一切事務,也包括賬房,可王爺和王妃都沒這麽嘴刁,就巫雲起點的這一桌少說也得十幾二十兩銀子。

  “誰讓本少主吃不下你們王府的這些飯菜?你要是不去天香樓,本少主就不吃了!餓著!餓死算了!”

  老管家是拿巫雲起一點轍都沒有,又怕巫雲起餓著,好歹也是王妃的遠親,怠慢了巫雲起,王妃麵前也不好交代。

  老管家隻得歎口氣,隨後趕緊派王府裏的小廝拿了銀子去天香樓,按照巫雲起要的那幾樣買回來……

  第二天的早朝上,江玉麟將出雲觀搜查出童女的事公布於眾。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片嘩然。

  道家煉丹本無可厚非,可是殘害童女,利用童女的經血煉丹,還致使皇帝服用金丹後昏厥不醒,這就罪無可恕了。

  皇上已經接連多日沒有上朝,就算太後極力想捂住此事,可朝臣中沒有一個是傻子,很快就有官員循著蛛絲馬跡猜到一二。

  國不能一日無君。

  既然皇上中毒昏厥,想要醫治好又遙遙無期,因此有官員再一次提出早立國本之事。

  大小周妃的孩子還未出生,即便是大小周妃能生下皇子,但皇子年齡太小,生母的地位又不及蕭皇後,所以太子之位肯定是非祈兒莫屬。

  但,周家是皇商,有的是銀子,朝堂之上也有官員提出不急在這一時,畢竟還有太後做主。

  周家暗地裏給不少官員送過銀子,凡是收了銀子的官員幾乎都異口同聲的希望等一等也不遲。

  隻有江玉麟和楚天擎兩人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江玉麟麵對官員的七嘴八舌,隻是微笑著聆聽;而楚天擎則是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對所有官員的話充耳不聞。

  “江大人,您倒是說句公道話呀?”有官員問江玉麟的意見。

  “國不可一日無君,江大人您說是不是?”

  “江大人,您位高權重,眼界也比我等看得長遠,眼下皇上無法上朝,早立國本豈不是更好?”

  江玉麟看了看說話幾位大臣,又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楚天擎,隨後說了一句話,“各位大人不要忘了,皇上隻是龍體抱恙。”

  對於皇上中毒的事,太後都沒有明說,朝臣在明麵上誰也不會提,江玉麟自然是說皇上“龍體抱恙”。

  江玉麟這是在告訴所有人,皇上還沒死,你們未免太急切了。

  聽了江玉麟的話,朝堂上原本還爭吵不休的大臣們瞬間安靜了下來。

  早立國本的事,雖然由朝臣提起,但最終定奪還是皇上,皇上如今中毒不醒,能做這個主的就隻有太後。

  還沒退朝,太後就知道了朝臣在朝堂上爭論的事。

  禦書房的暖閣裏,太後身邊的曹公公耳語了幾句,太後就變了臉色。

  正如江玉麟所說,太後知道後,也同樣說了一句:“他們居然敢在這個時候重提立太子之事!”

  朝臣想早立太子,無非是因為皇上因病無法上朝主持朝政,可這樣一來就等同於詛咒皇上、放棄皇上。

  任誰也不願意平白無故的詛咒自己兒子早死,尤其還是天曆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太後。

  太後比任何人都更在乎皇上的性命,皇子年幼,外有楚天擎虎視眈眈,她這後宮之主能不能坐得穩都難說。

  “嘩啦”一聲,在暖閣裏驟然響起。

  還在暖閣裏伺候皇上的蕭皇後聽到了太後的話,嚇得失手將要喂給皇上的參湯碗掉在了地上。

  太後和曹公公同時看向了蕭皇後,蕭皇後趕緊跪下,道:“太後,祈兒還小,實在是難當此重任。臣妾隻希望祈兒能平安長大,心願足矣。”

  蕭皇後急著向太後解釋,是因為皇上萬一真的不行了,祈兒若被冊立為太子,她的身份就成為朝太後。

  而如今的太後就是太皇太後,可大權畢竟旁落,這對她們母子來說不是什麽好事。

  “起來吧。”太後的語氣幾乎沒有任何感情,可即便如此還是敲打蕭皇後,“哀家知道你人老實可靠,若非如此,哀家也不會隻留你在這裏侍奉皇上。”

  太後熟知蕭皇後膽小怕事,而且家世一般,在後宮中這種人是最好控製的。

  蕭皇後戰戰兢兢的站起身,屈膝道:“臣妾再去為皇上燉一碗參湯來。”

  看著蕭皇後出了暖閣,太後身邊的曹公公繼續稟告,“還是江大人說的話最中肯,說皇上隻是龍體抱恙。”

  太後本來很生氣,生氣這些朝臣見風轉舵,聽到曹公公這麽說,心裏多少也算是安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