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兵臨城下,在南唐沒有活路
  第三百七十四章兵臨城下,在南唐沒有活路

  三天的時間,夏清姿沒有任何起色,依舊安靜的睡著。

  三天之內,南唐的都城洛邑也發生了很多事。

  楚天擎要的一萬精兵很快就到了洛邑,就駐紮在城外。

  這一萬精兵和鎮南鐵騎的其他士兵不同,每個人都是一身黑衣,外加一套黑色盔甲。

  身後背著箭羽,腰間帶著大刀,騎在高大的黑色戰馬上,就連戰馬都從頭到腳進行了裝備。

  兵臨城下,南唐皇宮的早朝上文武百官也是人心惶惶。

  “王大人、王大人,聽說聖上龍體欠安,究竟是怎麽回事?”

  此時,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南唐皇帝已經駕崩。

  “不知。”兵部尚書王大人搖頭,反勸對方:“天曆鎮南王的兵馬已經到了城外,聖上如果今日再不上朝,我等一定要求見聖上。”

  “對對對,我等一定要見到聖上,是主戰還是求和,要讓聖上拿個主意才是!”

  很多大臣心裏忐忑不安是因為,鎮南王在宮中大開殺戒,可他們的皇上至今都沒一道聖旨或者誥文,目前為止都沒人知道原因。

  還有,淑妃和三皇子為何離宮,這事都現在也沒個說法,宮裏宮外傳得天花亂墜。

  “也沒見到程將軍。”另一位大臣瞄了一下大殿上的眾人。

  “是啊,王大人,這個時候怎麽不見程蔚將軍?”

  “老臣不知。”王大人依舊搖頭。

  程蔚那人很少和朝臣結交,他和程蔚雖然關係尚可,可他也幾日沒見過程蔚了。

  “哎,這可怎麽好!莫非這次南唐真的是劫數難逃?”

  聖上是他們的主心骨,程蔚是最能給他們安全感的人,這兩個人都見不到,能不急才怪。

  就在眾人七嘴八舌的訴說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時,大殿外響起高昂的聲音。

  “皇後娘娘駕到——”

  眾大臣集體驚覺詫異時,齊齊的跪倒在地叩頭。

  皇後是沒資格坐在龍椅上的,隻能站在禦階前,說道:“眾位大人請起。”

  殿上的文武官員相互看了看,不知今天為何是皇後親自到大殿上。

  “皇後娘娘,不知聖上龍體如何?臣等有要事想請聖上定奪。”兵部王大人先站了出來。

  “皇後娘娘,如今鎮南王的精兵已到都城之外,人數雖不多,但已足夠威脅到都城內外的安防。我等懇請皇後娘娘,讓我等見聖上一麵。”這是專管洛邑都城安防的趙大人上奏的。

  楚天擎那一萬精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不要說隻有一萬人,就這區區一萬人要是真的進攻都城,他們都抵擋不了。

  因為洛邑都城中除了護衛司就是禁衛軍,人數雖然有幾萬人,但裝備不行,也缺乏訓練,守城的守衛和戰場上的將士還是有差別的。

  程蔚的大軍遠在邊關,現在調兵肯定趕不及,一旦程蔚的大軍有動向,楚天擎的鎮南鐵騎就會聞風而動。

  “事關社稷,請皇後娘娘代為通傳,我等今日一定要見聖上。”

  “臣等求見聖上。”

  接連幾個朝廷重臣都站了出來,皇後心裏暗自歎息,事情果然像她想象的一樣,瞞不住了。

  皇後掃了一眼殿上的所有人,麵露悲痛之情,說道:“本宮今日來,就是要告訴眾位大人,皇上他……已經……龍馭賓天。”

  包括王大人在內的所有文武大臣,全都瞪大了雙眼,驚訝之餘也跟著悲傷起來。

  “聖上……”

  “天要亡我南唐呀……”

  緊接著,滿大殿的人,不管是文武大臣還是值守的太監,全都齊齊的跪在地上大哭。

  南唐皇後將此事告知眾人,是因為她隱瞞不了多久。

  雖然隻隱瞞了三天,但足夠她做很多事。比如……

  “皇上早在三日前就……”皇後淚流滿麵的說道:“據宮人交代,是三皇子元巽將皇上帶出了皇宮,本宮找到皇上時,皇上已經……而元巽卻不知所蹤。”

  這話,就是告訴所有人,皇上的死和三皇子脫不開幹係。

  很多人知道淑妃和三皇子離宮的消息,就是皇後讓人傳出的,隻不過現在更坐實了而已。

  “宮裏如今隻剩我們孤兒寡母,本宮想請教各位大人,如今該當如何?”皇後露出一副什麽都不懂的樣子。

  事實上,皇後確實也不懂朝政這些事。

  “皇後娘娘,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阻擋天曆兵士,先保住都城洛邑的平安。”王大人想了想又繼續說道:“這恐怕,還要請程蔚程將軍一起商議。”

  程蔚能調遣二十萬大軍,而且戰場經驗豐富,要保衛都城洛邑,必須要找程蔚才行。

  “好,本宮會下道懿旨,請程將軍入宮商議此事。”

  “皇後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臣提議另立新帝登基。”

  “本宮也想過此事,可皇上在時最欣賞的就是三皇子元巽,曾不止一次的在本宮麵前誇讚元巽,可……”

  “臣認為不妥。”趙大人又一次抬頭出聲:“聖上龍馭賓天,當時隻有三皇子在場,如今淑妃和三皇子母子倉皇離宮,臣認為必是和淑妃以及三皇子有關。”

  趙大人此話一出,有不少大臣都點頭同意這個說法。

  既然南唐皇帝的死和三皇子有關,三皇子就是能力再怎麽出眾,就算三皇子沒有離宮,也不可能登基繼位。

  最高興的就屬皇後了,隻要三皇子不能登基繼位,淑妃和三皇子在南唐就沒有活路。

  “皇後娘娘,淑妃和三皇子為何離宮,目前誰都不知情,聖上龍馭賓天是否和三皇子有關也不得而知。臣認為應先找到淑妃和三皇子,詳細問詢之後再做打算。”這是淑妃的弟弟楊大人為自己的姐姐和外甥辯解。

  “楊大人,要不是和三皇子有關,淑妃母子為何要倉促離宮?”這明明就是有問題。

  “是不是為聖上的事離宮,還要找到他們母子才知道。”

  “淑妃和三皇子已經離宮三天,恐怕早已離開洛邑,去哪裏找?除非他們母子自己回來!”

  “南唐地界雖然不大,但是要有心藏匿,恐怕還是很難找到。”

  “皇後娘娘,臣自請帶領城中守衛找尋淑妃和三皇子下落。”楊大人叩首。

  他必須找到淑妃和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