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厚愛,永記於心
  第一百零二章厚愛,永記於心

  夏衛君天人交戰般最終下定了決心,打開了外麵纏著的那層布,裏麵是一本泛黃的舊書。

  “這是咱們夏家世代相傳的兵法。”

  夏清姿接過那本泛著黃的兵法,除了紙質泛黃,邊角還被磨起了毛邊,應該是被珍藏了很多年。

  第一頁上麵就隻有四個字:《夏家兵法》

  “《夏家兵法》記錄了我們夏家曆代祖先的用兵之法,如果你能看得懂最好。”後麵的話夏衛君沒說出口。

  要是夏清姿看不懂也沒辦法,夏衛君也沒指望夏清姿一個女兒家能看懂一本兵法。

  “哥哥要我學這上麵的用兵之道?”這是想讓她像梁紅玉、花木蘭那樣當巾幗女英雄麽?

  夏衛君抿唇,然後用故作輕鬆的語氣答道:“夏家老祖宗留下來的,夏家現在隻有你和我了,做為夏家的人你也應該知道一些。”

  夏衛君沒有告訴夏清姿,這本兵法隻傳男不傳女,甚至夏衛君自己也不知道讓夏清姿去看這本兵法,對夏清姿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就是他猶豫不決的原因。他的初衷是好的,因為他清楚自己沒有那麽大的能力保住這本兵法,他早晚要把這本兵法交出去。

  兵法如果在鎮南王手裏,鎮南王也會對夏清姿照顧一二,隻要夏清姿一天是鎮南王妃,就會在鎮南王的羽翼之下安穩一天。

  最壞的結果,夏清姿萬一沒了鎮南王的保護,隻要夏清姿記住這本兵法,不管是皇上還是其他國的君主,至少也會保夏清姿一命。

  兵法上寫的都是各種用兵之道,字跡也明顯不是一個人所寫,夏清姿看著很費力,因為有一些字跡實在太潦草。

  “小妹,除非有一天你的生命受到威脅,否則,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看過這本兵法。”等他的傷好以後,他就會把這本兵法交給鎮南王。

  “好,我記住了。”夏清姿的話音剛落,房外就有輕微的腳步聲。

  “王妃,宮裏的德公公來了,說是皇上有賞賜給夏將軍。”是連翹和白芷。

  聽到來人了,夏衛君把兵法按原樣卷起後又放回了格子裏,格子上的小門一關閉,床角陷下去的小木塊就自動升了上來。

  夏清姿把床角的被褥重新整理好,看上去像是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然後才扶起夏衛君來到院子裏。

  “老奴給鎮南王妃請安。”德公公給夏清姿行了一禮,又對夏衛君點頭道:“夏將軍,老奴特奉皇上旨意,給夏將軍送賞賜。”

  德公公跟在皇上身邊久了,向來是眼觀六路,沒有見到鎮南王的影子,德公公並不覺得奇怪。

  鎮南王楚天擎,即便此刻出現在這裏,也不會像其他大臣一樣恭敬的行君臣之禮。

  對鎮南王,德公公惹不起也早已見怪不怪,遂向身後招手,兩個個小太監抬著一個木質托盤,托盤上放著一件金燦燦的鎧甲。

  “夏將軍,這件金絲鎧甲是當年番邦進獻給皇上的,皇上說自古寶劍贈英雄,就把這件金絲甲賜給夏將軍,以慰籍夏將軍忠勇之心。”

  “臣多謝皇上。”夏衛君雙手抱拳,在夏清姿的攙扶下跪地謝恩。

  德公公很有眼力見的扶起了夏衛君,道:“夏將軍受刑,皇上很是惦念。皇上說國有國法,朝堂之上那都是迫不得已,皇上希望夏將軍好好養傷。”

  懲罰夏衛君,被德公公說成了迫不得已,好像皇上真的在朝堂上受到那些朝臣逼迫一樣。

  打完了人轉頭又送來賞賜,還不是一般的賞賜,獨此一件的金絲甲,就連鎮南王都沒有的殊榮。

  “還請公公轉告皇上,哥哥承蒙皇上厚愛,一定不負皇恩。”這次,是夏清姿代替夏衛君回話。

  皇上的“厚愛”她記下了。

  一百仗,險些直接要了她唯一的親人的命,這般的“厚愛”,她會永記於心,永不敢忘。

  德公公在人前還是挺給皇上長臉的,聽夏清姿這麽說,不明就裏的笑眯眯點頭。

  德公公在將軍府一進一出,帶的小太監不多,也沒像上次賞賜夏清姿一樣的大張旗鼓,百姓們不認識德公公那張臉,可有的是人認識。

  比如,帶著下人和厚禮趕來的鄭家的老太爺。

  “老太爺,打聽清楚了,是宮裏來人了。”管家站在鄭老太爺的轎輦前。

  德公公也是坐著轎來的,手下的小太監還端著那麽大的一個托盤,雖然金絲甲用黃絹遮住了,隻要一看黃絹就知道那是禦賜之物。

  將軍府門口的人都是楚天擎的親衛,德公公是帶著皇上的旨意來的,其他人的轎輦自然就要等著。

  德公公親自來將軍府以示皇恩浩蕩,也沒藏著掖著,跟著德公公的小太監就更不用說了,鄭府的管家湊上前稍稍一打聽就什麽都清楚了。

  “宮裏何人?”鄭老太爺穩坐在轎廂裏,正在閉目養神,=問管家時連眼睛都沒睜開。

  “是德公公,德公公奉了皇上的旨意來將軍府,賞賜了夏將軍一件珍貴的金絲甲。”

  鄭老太爺此時才驀地睜開眼:“德公公親自來的?”說話間,人也往轎廂外探出身。

  管家隻顧著攙扶自家老太爺了,生怕老太爺摔著碰著,等鄭老太爺從轎廂裏出來時,臉上還帶著焦急的神色:“德公公人呢?”

  “人?”管家這時才向將軍府門前張望了一下,答道:“德公公……已經走了。”

  德公公的轎輦,管家張望時都已經拐進旁邊另一條街了,管家也就看見後邊那兩個抬轎的轎夫。

  管家哪裏知道老太爺這時候是要貼到德公公麵前去,老太爺不是帶著厚禮來求見鎮南王和王妃的嗎?

  鄭老太爺的拐杖重重的在地上頓了一下,這麽好的一個巴結的機會,眼睜睜的看著就沒了。

  鄭家祖上確實得到過皇帝的賞識,但到鄭老太爺這一輩已經沒權沒勢,要不是依靠祖上留下的那些財物,鄭家早就被擠出世家的位置了。

  說鄭家借女人上位,也不是沒道理。鄭家幾代人就是沒一個有出息的。百般無奈之下,鄭家才利用家裏的女人和皇室以及各大世家聯姻。

  鄭貴妃的受寵,給過鄭老太爺希望之光,那時的鄭家也是隔三差五的接受著皇上和貴妃的賞賜。

  每每見到德公公,德公公都會說幾句鄭貴妃在宮裏的一些瑣事,偶爾還會幫鄭老太爺帶句話給鄭貴妃。

  鄭老太爺是個精明的人,和德公公攀談,也會從德公公的話語中抓住重點來揣摩聖意。

  回想最近京城發生的這些事,鄭老太爺甚至覺得皇上的心思比以前更加的難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