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故入人罪
  第八十六章故入人罪

  皇上到議政殿上朝時表情比以往要嚴肅許多。

  滿朝的文武大臣就算沒看到徐振和禁衛軍對峙的那一幕,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是以,皇上直接就把徐振殺衛成、挾持夏衛君的事擺在了明麵上,瞞著這些人精還不如開門見山。

  “朕剛剛接到刑部尚書的稟報,禁衛軍前首領徐振在天牢內殺害禁衛軍代首領衛成,並挾持驃騎將軍夏衛君意圖逃獄。”

  皇上此話一出,站在殿上的文武百官都麵麵相覷。

  群臣之中最終還是武將繃不住,問出了口:“皇上,不知夏將軍為何會突然回到京城?”

  夏衛君率領大軍在邊關,要回來也是由皇上召回,而皇上恰恰等的就是這句話。

  “夏衛君是無詔私自回京。”皇上一句解釋就告訴在場的群臣,夏衛君是私自回京的。

  無詔,沒有皇上的旨意,罪名往大了說,夏衛君可以是棄前線將士不顧,私自叛逃;也可以是心懷不軌,秘密回京企圖對皇上不利。

  當然,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端看皇上怎麽抉擇。

  夏衛君是生是死,罪名是大是小,在場的凡是皇上一手提拔的或是心腹之臣都猜得到。

  但,殿上站著幾十位大臣,皇上不可能掌控所有的人。

  夏衛君到底是因為什麽私自回京目前還不知道,皇上派心腹去審問過,可夏衛君根本不買賬。

  “皇上,夏老將軍過世不久,夏將軍思父心切,想必是急於為父盡孝,還請皇上體恤。”剛剛為夏衛君說話的武將再一次站了出來。

  這是身為一個武將,唯一能為夏衛君找出的一個合理的理由。

  從夏老將軍去世到下葬,夏衛君都不在場,夏衛君曾經多次上奏想要回京盡孝,上奏的折子卻如同石沉大海。

  很顯然,夏衛君的折子是被人有意的壓下,也正是皇上的授意,因為皇上不想夏衛君這個時候回京。

  這些,皇上自己心知肚明。

  “思父心切?盡孝?即便是有情可原,也難以掩蓋夏衛君棄前線二十萬將士的生死不顧!”

  皇上在說完這話時明顯喘的厲害,一旁站著的德公公趕忙遞上一杯茶,卻被皇上一手擋開。

  “皇上,夏家世代忠君為國,請皇上看在剛過世的夏老將軍麵上,從輕發落。”武將跪了下去。

  皇上的手緊緊的抓在了龍椅扶手的龍頭上,對夏衛君從輕發落?

  怎麽可能!

  隻有夏家人都死光了,他才能名正言順的收回夏家的兵權,而且還要越早越好。

  現在,夏衛君自己把把柄送上門了,他不趁著這個時候還要等到什麽時候?

  可就是有那個強出頭的!

  “塗子敘,你是想讓朕縱容夏衛君?”

  跪在大殿上為夏衛君說話的武將,名叫塗子敘,也是位年輕的將領,曾經作為副將和夏老將軍一同出征過。

  “臣不敢!臣曾與夏老將軍父子一同出征,臣信得過夏老將軍的為人,也信得過夏將軍的為人。所以臣才鬥膽請皇上從輕發落。”

  武將就是武將,看塗副將表情不變,語氣不變,就連回話時看皇上的眼神都不躲閃,可見是個耿直的人。

  塗副將雖然年輕,也不止一次上戰場,但和夏老將軍出征那次,做為副將的他終生難忘。

  戰場上的救命之恩,他要還,所以他才會站出來為夏衛君向皇上求情!

  皇上的一雙眼變得陰鶩狠厲,內心更陰狠的無時無刻想至夏衛君於死地,至夏家於死地。

  隻要他給夏衛君定了罪名,隻要群臣不反對,那麽夏衛君就死定了。

  夏衛君一死,夏家就剩下一個柔弱的夏清姿,一個女人任憑再怎麽鬧騰也掀不起什麽大風大浪。

  而作為一國之君的他,就可以收回夏家兵權,加上帝係一脈的兵權,就足以對抗鎮南王!

  思及此,皇上心裏的欲望更加像野草一樣瘋長,也更加的厭惡為夏衛君求情的塗子敘。

  “不敢?朕看你敢的很!”皇上向殿外站著的侍衛招手,道:“來人,給朕……”

  “皇上!”大殿上,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臣站出來打斷了皇上沒說完的話:“老臣認為塗副將言之有理。”

  其他大臣見這位白發白須的老臣也說話了,都不禁的怔忡了片刻。

  秦老丞相也為夏衛君求情?

  老丞相是三朝元老,頗受先祖皇帝和先帝的重用和賞識,老丞相親眼見過前朝的衰敗,也親身經曆過本朝的崛起。

  如今接近七十歲高齡的老丞相雖然不在丞相之位,卻得到皇上的準許繼續留在內閣。

  “從本朝開國起,夏家曆代男兒忠君為國,功不可沒。夏衛君雖是無詔私自回京,但也是為了恪守孝道。老臣認為,如故入人罪,恐怕會寒了天下所有恪守孝道的人心。還請皇上三思。”

  文臣到底是比武將會說,老丞相吃的鹹鹽都比塗副將要多,一句恪守孝道,就直接為夏衛君洗脫了罪名。

  故入人罪四個字,就更有深意了。

  意思就是……不能把罪名強加於人。

  夏衛君無詔回京是有罪,但卻是為了盡孝,所以罪名不大。

  這說明,老丞相完全知道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心裏想的什麽,要做什麽。

  心事一下被秦老丞相看穿了,皇上反而心虛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在這個位置上十年,也自認了解大殿上的這些大臣,皇上對權術的把控,還是欠些火候。

  老丞相為官多年,也是看著皇上長大的,為人處事自不必說,皇上一直對老丞相是既敬畏又尊崇。

  “皇上,老丞相所言極是。我天曆朝將士千千萬,請皇上不要寒了將士們的心。”又一個大臣站了出來。

  “皇上,臣也認同!”

  “請皇上從輕發落!”

  “皇上,所謂忠孝難兩全,還請皇上三思!”

  大殿上,一個又一個的大臣站了出來。

  皇上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一個個站出列的這些人,因為距離遠,隻有皇上身邊最近的德康,注意到了皇上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