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水深,明爭暗鬥
  第六十一章水深,明爭暗鬥

  看楚天擎那張人神共憤的臉,實際卻是霸道又狂妄、冷心又冷情的一個人。

  真特麽欠揍!

  “如果沒有足夠讓本王動心的條件,本王為什麽要救夏衛君?”

  這就是楚天擎,不似商人卻更似商人。

  沒有足夠讓對方心動的利益,也就沒有人會心甘情願的付出。

  夏清姿心裏無下限的鄙視楚天擎,一個冷血到沒有心的男人。當初自己用異能救醒的楚天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

  但是,救人她不後悔……

  夏清姿離開了寒水堂,和楚天擎再沒說一句話,她不想再在這種人身上浪費一切。

  如今的她孤身一人,沒有人能幫她,哪怕她現在最想親眼看看她那個哥哥。

  夏衛君是夏家最後的希望,她當初及其不情願的嫁入鎮南王府,也是為了要保住夏家,保住夏衛君。如果不是因為夏衛君,她完全可以逃離這裏,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可是不行,為了夏衛君,她受多大的委屈都要忍,都要白白的受著。

  夏清姿站在清幽的小路上,抬頭望向一片湛藍的天空,心情卻跌到了穀底……

  楚天擎在夏清姿離開後,雙眸幽深的望著夏清姿瘦俏的背影,許久之後才開口:“藍赫”

  藍赫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進來,腳步輕的一點聲音都沒有。

  “傳消息出去,就說……”楚天擎停頓了一下,一隻手上攥著和剛才捏碎的一模一樣的杯子:“就說本王醒了。”

  “王爺?”藍赫的腦子,完全根本上楚天擎的思維。

  當初,是王爺和慕連城合計,要封鎖王爺已醒的消息,好方便他們在暗中行事。

  就是這段時間,王爺暗中聯係了軍中將領,凡是王爺派係的人雖然剩餘不多,但卻在私下裏做了不少事。

  要是把王爺醒了的事傳出去,現在並不是個好的時機。皇上、包括王爺的那些政敵,都會把矛頭直指王爺。

  “去聯係本王的人,把夏衛君的事捅出來。”

  “原來是因為王妃。”藍赫恍然大悟。

  楚天擎給了藍赫一記冷眼,卻也沒說什麽,藍赫真是想多了。

  他要把夏衛君秘密回京、又被皇上押入天牢的事捅到明麵上,不是因為夏清姿,而是為了還已故去的夏老將軍的恩情。

  夏家對他來說,既有恩,也有恨。

  他是個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就還,有恨自然也不會放過。

  夏衛君的事在他看來可大可小,關鍵要看怎麽運作。能在暗處幫一把夏衛君,也算了卻當初夏老將軍在戰場上對他的恩了。

  再者,如果這個時候把他醒了的消息傳出去,勢必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他的皇兄。

  皇上不是一直很“惦記”他嗎?那他就醒過來好了。

  明爭暗鬥。

  隻有他醒過來了,才能和他的皇兄繼續這場沒有硝煙的爭鬥……

  接下來一連幾天,夏清姿都沒有再見過楚天擎,慕連城她倒是見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聽了夏清姿的建議,總之慕連城的臉色比之前紅潤了很多,身上也有了力氣,可以在王府裏到處散步了。

  夏清姿又給慕連城看了兩次,主要還是洪大夫把脈,中醫什麽的她實在是不精。

  慕連城縫合的傷口也愈合的很快,再過一段時間,縫合的羊腸線會完全的消失不見。

  夏清姿沒事的時候找王府老管家要了羊腸,自己洗淨消毒後再曬幹,做成羊腸線備用。

  夏清姿在王府內平靜悠閑,完全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

  皇上經過幾天調養,身子沒好利落也上朝了。不少大臣的折子像雪片一樣呈到了皇上麵前。

  皇上見禦案上成堆的奏折,還沒看就開始頭痛。這還不算什麽,最煩的是在朝上,那些人七嘴八舌的像蛤蟆坑一樣的吵。

  “臣以為,應先徹查刺客身份,先查清刺客到底是不是禁衛軍中的人。如若不是……”

  另一個大臣站出來,對剛才說話的同僚反駁道:“張大人,刺客身上都佩戴禁衛軍令牌,若是刺客假扮禁衛軍,禁衛軍統領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請求皇上嚴懲禁衛軍統領。”

  “楊大人,任何事不能光憑一麵之詞就妄下斷言,老夫聽說那些刺客身手很好,要想頂替禁衛軍行刺也不無可能。”

  “無論是刺客假扮禁衛軍,還是禁衛軍中有人起了異心,禁衛軍統領都難辭其咎。”姓楊的大人是禦史大夫,說出的話也義正言辭。

  “皇上,老臣以為,此事和禁衛軍統領無關,禁衛軍統領有罪,也隻是失察而已。”張大人官拜少傅,明顯是站在皇上這邊的。

  “皇上,臣等是為了皇上的安全著想,請皇上徹查之後,嚴懲禁衛軍統領徐振,以儆效尤。”楊大人跪下了。

  楊大人帶頭跪下,緊跟著就有不少人也跪下了,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是其他派係的大臣。

  皇上想保禁衛軍統領,禁衛軍是他最信任的一支人馬,培養出一個自己人不容易,要是因為這件事治罪,誰來接替徐振的位置?

  徐振把這件事搞砸了,皇上也恨,也罵徐振愚蠢,可皇上自己最清楚禁衛軍裏的人到底有沒有問題。

  “皇上,徐統領多年來為皇上效力,衷心可鑒。此事徐統領雖然失察,但救駕有功,臣請皇上從輕發落。”

  張少傅的話深得皇上的心,從輕發落,大不了撤了徐振的統領之職,等過一段時間再官複原位。

  “皇上,萬萬不可。”楊大人磕著頭道:“事關皇上的安危,還是徹查到底,臣等才能安心。”

  “臣懇請皇上從輕發落。”

  “臣請皇上徹查到底。”

  一派要求嚴懲,一派請皇上從輕發落,皇上坐在議政殿的龍椅上,表情痛苦的撫額。

  看看下麵站著的文武百官,不管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沒一個是省油的燈,朝政上的這些事,遠比後宮水更深。

  上朝應付這些老家夥,比看奏折要頭疼,既要把事情做的好看,又要堵住悠悠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