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點將
  田楷攻北海,成公英早已算到,便連出兵時間亦相差無幾。

  麴義這幾個月拚命練兵,就是在為這一天做準備,所以隻要孔融表明態度,虛心認錯,麴義一定會出兵相助。

  唇亡齒寒,絕不是說說而已。

  麴義待彭璆走後,與眾人商議一番,隨即開始下達命令,畢竟時間緊迫,耽擱不得。

  麴義起身神情嚴肅,環顧左右,當先喊道:“崔林,牽招聽令!”

  崔林和牽招急忙起身,恭敬道:“在!”

  麴義看著二人點點頭,下令道:“高密為吾之根本,不可輕棄,故留汝二人並五百軍士守城,不可有誤!”

  崔林和牽招跟隨麴義日久,兩人一個內政出色,一個有勇有謀,所以麴義對二人的組合十分放心。

  “諾!”兩人聽麴義讓自己留守高密,雖心中略有遺憾,但亦明白高密之重要,當即大聲應諾。

  二人領命歸位,麴義目光則落在太史慈的身上,喊道:“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麴義看著一臉堅定的太史慈,滿意道:“命汝率兩千人馬為先鋒,直抵劇縣城外紮下營寨,穩住陣腳,等待後軍到來!”

  劇縣,北海置所,也會是此次交鋒的第一線。

  “諾!”太史慈回答得極為幹脆。

  其實麴義原本想讓徐盛為先鋒,但考慮到徐盛此時太過年輕,其水平還遠遠達不到江表虎臣的高度,萬一在路上遇到敵兵,頭腦發熱容易誤事,所以再三斟酌之後,還是決定讓太史慈做先鋒。

  “徐盛!”不做先鋒,並不代表麴義不用。

  徐盛聽到麴義點名,神情興奮,蹭的一下起身出列,大聲回道:“末將在!”

  麴義看到徐盛興奮的表情,微微一笑,有實力,有衝勁,多多打磨,必可成才!

  “命汝率兩千人馬為後合,押解糧草,切記,糧草輜重,茲體事大,萬不可掉以輕心,若出任何差池,吾絕不輕饒!”說完麴義眼神淩厲盯著徐盛。

  徐盛雖然衝動,但卻懂得輕重緩急,當即抱拳道:“謹遵將軍令!”說完退到一旁。

  麴義繼續下令:“成公英為軍師,孫乾為行軍主簿,隨軍聽調!”

  成公英是肯定要跟去的,至於孫乾,既然崔林留守高密,軍中文事自然就落在他的身上。

  “諾!”二人回答同樣不拖泥帶水。

  麴義的目光終於緩緩落在張郃的身上,這位與自己相識最久,也是在行軍方麵最讓自己放心的大將。

  “張郃聽令!”

  “末將在!”

  “命汝為行軍主將,若吾因故不在,軍中一切事物汝可與眾人商議,代為決斷!”

  到劇縣後麴義便會入城與孔融匯合,而大軍則需留在城外大營,因此麴義才會當著眾人之麵,下此命令。

  眾人聽完麴義的命令,眼中皆露出羨慕之情。

  “一切事物,代為決斷!”可以說這是麴義對張郃的絕對信任!

  眾人雖是羨慕但卻沒有人嫉妒,畢竟張郃無論職位還是能力都擺在那裏,更為重要的,張郃在韓馥時期便是麴義手下司馬,與麴義的感情除成公英之外,無人可比!

  但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太史慈幾人更為激動,麴義現在能重用張郃,將來也就能重用他們,想到此處,眾人的心裏漸漸火熱起來!

  張郃聽完麴義的話,心中同樣感動至極,神情肅容,大聲抱拳回道:“末將領命!”

  麴義看著張郃激動的神情,心中高興,對其滿意的點點頭。

  “其餘人等,各司其職,隨軍聽調,不得有誤!”

  麴演,王雙,管亥三人一齊起身,同時回道:“諾!”

  ……

  彭家,彭璆並沒有直接回北海,而是回到了家中。

  彭埜見彭璆突然回來,不知發生何事,問道:“吾兒何以回高密耶?”

  彭璆先向父親問安,隨後回道:“田楷兵發北海,孔北海特命吾向麴將軍求援也!”

  彭埜聽後先是一愣,隨即嗤鼻一笑,回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耶?”

  彭璆沒有多說此事,而是低聲道:“孩兒此次回來,是想告知父親,今後可多與麴將軍走動,若可以,不妨暗中給予幫助。

  以孩兒今日所見,麴將軍之強,莫說高密,即使整個北海亦難容也!”

  彭埜聽到彭璆的話,突然哈哈大笑,回道:“癡兒,為父居住高密,與麴將軍手下文武多有接觸,其才若何,為父焉能不知焉?

  吾兒放心,為父心中早有計較,汝當速回北海,莫要耽誤正事也!”

  彭璆見父親胸有成竹,心中方定,告辭而別!

  彭埜待彭璆離開,取出筆墨將田楷發兵,麴義相助孔融之事,一一書寫完整,檢查無誤後裝好,喚過管家,吩咐道:“將此信送與徐州!”

  “諾!”

  ……

  孔融聽完斥候稟報,心情不住的往下沉。

  田楷命王門領五千人馬為先鋒,所過之處城池紛紛不戰而降,似乎沒有人看好自己和麴義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孔融揮退軍士,一臉擔憂的向王脩問道:“高密可有消息否?”

  王脩搖搖頭,回道:“暫未有任何消息,不過算算日程,彭方正應快歸來也!”

  話音落,便見彭璆從門外大步走進,麵帶喜色。

  “報府君,幸不辱命,璆至高密求得麴將軍援!”

  孔融聽後長處一口氣,大喜過望,感歎道:“若此次打退田楷,汝記首功也!”

  眾人皆喜!

  ……

  益郡,屬齊國與北海交界,距離劇縣不過兩日路程,此時王門正領著人馬在此處休整。

  王門,公孫瓚手下將,當初袁譚攻北海,田楷唯恐有失向公孫瓚求援,公孫瓚派王門領兵助田楷,並留在其手下聽令。

  其實王門與田楷一樣,同為公孫瓚的老部下,自認一身本事不比田楷差,可現在田楷已是青州刺史,自己卻隻是其手下一將。

  王門每每思及此事,心中便隱隱作痛,暗暗握緊拳頭,發誓道:“今番攻打北海,吾定要在大軍到來之前破城,生擒孔融,也讓主公知道吾王門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