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故人
  麴義和牽招領著先登營繼續前進,不過為了等待張郃與打獵的士兵,速度並不是很快,畢竟已經過了兩天,若是袁紹真的派人來追也早就追上了,現在還沒看到追兵的影子,那就說明袁紹沒有再派人來。

  也是,以袁紹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犯不著再派大隊人馬死命來追,即使袁紹被怒火衝昏了頭腦,他手下的那些謀士應該也會勸阻的,畢竟在薊縣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公孫瓚。

  不知不覺太陽又快偏西,北方的冬天黑夜總是來的很早,這種情況要過了冬至才會慢慢改變。

  麴義打量一下四周,隻見前麵不遠處有一片樹林,轉頭對麴演說道:“派人去前麵樹林查看一番,若無危險今夜便在那裏紮營!”

  雖然走了兩天,但現在依然是冀州境內,不過因為此地靠近青州,所以公孫瓚在這裏也有勢力,這兩人可以說都對麴義恨之入骨,正因為如此,這一路來麴義十分小心,遇到城池皆繞行而過,晚上也盡可能在野外紮營,就是必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諾!”麴演調轉馬頭安排去了。

  麴義沒有再關心紮營的事,麴演辦事向來很是靠譜。

  向前走了一會,麴義對牽招說道:“天色漸晚,也不知道儁乂情況如何?”

  之前派出去打獵的士兵已經陸續回來,雖然獵到了一些獵物,但都是野兔山雞之類,數量也不是很多,全加起來都不夠所有人飽餐一頓的。

  其實這也不怪士兵,畢竟現在正是寒冬臘月,再加上大雪封山,獵物的數量少的可憐,能獵到這些已經算是難得了!

  靠打獵維持供給是不可能了,所以麴義隻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張郃身上。

  若是張郃再空手而歸,明天就真的要斷糧了,到那時為了生存麴義隻能選擇劫富或者攻城了!

  劫富傷名聲,攻城損實力,若不到萬不得已麴義真不想走這兩步。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派去查看的士兵回稟一切正常,麴義便下令在林中紮營。

  紮營的事不用麴義操心,他的營帳自有麴演負責,大營的防禦自有牽招指揮,分工明確。

  坐在一條粗大的樹根上,麴義看著眾人忙碌,尤其是牽招,一會指東一會指西,高呼低喊,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其實所謂的紮營也無非是砍些粗壯的樹枝紮個圍欄,再紮幾個簡易的帳篷罷了,雖然當時走的匆忙麴義也沒吩咐,但麴演還是讓親兵帶出來幾頂帳篷,在瑣事方麵麴演要比麴義想的更周到。

  “將軍,剛燒開的熱水,您喝些暖暖身子!”

  麴義微笑著從麴演手中接過水袋,輕輕呷了一口,感覺一股暖流順著喉嚨直流入腹,說不出來的舒服。

  “派兩個人到路邊候著,免得張郃回來尋不見吾等,走過了!”

  “諾!”

  麴演答應一聲立即去安排人手,毫無拖泥帶水。

  麴義坐在那裏慢慢的喝著熱水,心裏有些感慨,之前總幻想著自己真能穿越到古代該多好,招謀士,招猛將,大殺四方,開疆擴土,創太平盛世……

  可過來才發現,一切都是……幻想,扯蛋!

  後世人穿越到古代,尤其是動亂的年代,能活下去那就得燒高香。

  這兩天看著沿路的景象,麴義真的是感觸良多。

  漢末平苦的百姓實在是太慘了,雖然沒有千裏無雞鳴,萬裏無人煙那麽誇張,但人也真的是少的可憐,有時走上大半天都見不到一戶人家,偶爾碰到個小村落,家家戶戶也基本是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極個別的人家,在這嚴冬天氣連生火取暖都是奢侈。

  都說黃巾起義動了大漢的根本,其實是這大漢朝先動了百姓生存的根本,人活不下去了……

  身上若無千斤擔,誰願拿命賭明天?

  當人連活著都是奢望的時候,還談什麽忠君愛國?

  從古至今,最底層的百姓最是容易滿足,心裏無非希望居有屋,食有糧,穿有衣,平平安安,僅此而已。

  不滿足現狀喜歡搞事的並不是窮苦百姓,恰恰是那些身居廟堂,錦衣玉食,錢幾輩子都花不完的士大夫們。

  “報將軍,張校尉回來了!”

  “哦?”麴義正想得出神,聽到麴演稟報大喜過望,急忙起身向外看了看,然後問道:“可曾覓得糧食?”

  “這……似乎沒有,屬下見張校尉和其他士兵皆空手而回,不過張校尉似乎帶了一個陌生人回來!”

  “唉……”麴義歎了一口氣,心裏失落到了極點,看來明日隻能用那兩個萬不得已的辦法了。

  “將軍!”張郃走了過來。

  “儁乂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明日吾再另想它法!”

  找不到糧食不是張郃的錯,所以麴義也沒有多說什麽。

  “將軍,郃有負所托,未能尋回糧食,但卻遇到一故人,特同邀前來見將軍!”

  “哦故人……何人?”剛才麴演就說過張郃帶了一個陌生人回來,隻是麴義全部的心思都在糧食上忽略了,現在聽到張郃說才反應過來。

  “哈哈,麴將軍,還記得吾趙浮否?”還未等張郃回話,後麵便傳來爽朗的笑聲。

  “趙浮?”麴義快速在腦海裏搜索著記憶,很快便有了答案。

  這趙浮還真是麴義的故人,在麴義還在韓馥手下時,趙浮同樣也跟隨韓馥,出任從事一職。

  當時韓馥命趙浮和程奐領兵萬人屯兵河陽,以防袁紹進攻,後來韓馥聽了荀諶的勸說準備歸降袁紹,趙浮聽聞大驚連夜趕回冀州勸說,但那時的韓馥心意已決並沒有采納,趙浮一怒之下同其他十多名同僚一起棄韓馥而走,卻不想在這裏遇見。

  “哎呀呀,原來是伯平兄,有失遠迎,勿怪勿怪!”

  說實話麴義見到趙浮心裏多少還有些尷尬,因為當初麴義也是讚同將冀州讓給袁紹,為此私下裏還和趙浮吵過一架。

  麴義快步上前親切的拉住趙浮的手,用力的搖了搖,語氣真誠的說道:“當初悔不聽伯平之言,方有今日之禍,唉……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