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封侯拜將
  麴演大步而入,繞過正翩翩起舞的舞姬來到麴義案前,故意大聲稟道:“啟稟將軍,長安天使攜詔而來,如今已到門外!”

  麴演的聲音很大,完全蓋過了廳中演奏的樂聲。

  一眾賓客,正一邊飲酒一邊興致勃勃的欣賞舞蹈, 突然聽到麴演說長安天使攜詔而來,盡皆麵露驚詫之情,轉頭看向麴義。

  此時天子詔,雖不知內容,但眾人卻知必為封賞。

  一時間堂下眾人表情各異,驚詫者有之,不解者有之, 沉思者有之,而如成公英等一眾部下,皆麵露喜色,開心不已。

  大堂中剛才還翩翩起舞的舞姬,聽到稟報,亦非常識趣的退去,就連樂師也停止了演奏。

  自打黃巾動亂以來,漢室威嚴日漸頹微,如今李郭二人把持朝政,各路諸侯割據州郡,擁兵自重,對於朝廷更是陰奉陽違。

  即便如此,亦無人敢明目張膽反對朝廷,但有寸功皆第一時間上報,欲得任何官位,必上書朝廷求之, 不圖封賞,隻求名正言順。

  漢室雖頹,仍為正統。

  麴義聽完朗聲吩咐道:“擺案焚香,恭請天使!”

  說罷起身,大步向外走去。

  兩側賓客亦同樣起身,跟在麴義身後而行。

  彭埜看著身邊一臉茫然的王子法,微微笑道:“先生,請!”說完大步跟上眾人。

  麴府大門之外,一輛馬車穩穩的停在哪裏,一名身穿官服之人跳下馬車,看著張燈結彩的府衙,以及絡繹不絕的賓客,微笑道:“擇日不如撞日,大善也!”

  未過片刻,麴義大踏步走來,見到天使拱手拜道:“不知天使駕到,有失遠迎,罪過大矣!”

  天使見麴義言語客氣,禮數周到,暗自點頭,微笑回禮道:“在下馬日磾,奉天子之命,前來下詔, 麴將軍請接旨!”

  此時麴演早已命人將香案擺好, 馬日磾從背後取下詔書,緩緩展開,當眾宣讀道:

  “詔曰:朕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前番徐州動蕩,生靈塗炭,人神共憤。

  將軍麴義,忠貞之後,雄才大略,揮兵而進,保徐州以太平,救萬民於水火,功不可沒。

  記累前功,特加封鎮東將軍,青州牧,關內侯!

  書詔付卿,衛國安民,恪守不渝,勿令有負!”

  馬日磾宣詔完畢,將詔合攏,同印綬一起遞與麴義。

  麴義一直在認真聽讀詔書,其實在一開始,麴義就猜出詔書內容應該是封自己為青州牧。

  因為陶謙替自己上書求青州牧之事,麴義早已知曉,但是卻沒想到獻帝直接一步到位,不僅準了青州牧,更是封侯拜將。

  鎮東將軍乃當朝二品,雖然位次四征將軍,但卻鎮戍四方,都督四州軍事。

  而關內侯雖然沒有實際封地,隻享食邑,象征意義更大一些,但卻是真正的侯爵。

  獻帝這次好大的手筆啊!

  麴義見馬日磾讀罷詔書,雙手接過,口稱謝恩。

  隨後將詔書遞與麴演,對馬日磾笑道:“今日恰逢在下婚事,馬太傅一路舟車勞頓,還請不棄,屈尊小酌幾杯!”

  馬日磾見麴義對自己如此客氣,心中高興,如今皇權式微,諸侯掌權,對於皇命亦陰奉陽違,對大臣更為相輕。

  似麴義這般尊重自己的諸侯,不多了。

  馬日磾心下想到,待回得長安,定要替麴義多多美言幾句。

  馬日磾心中想罷,滿臉笑容的對麴義說道:“今日將軍大喜,又得陛下封賞,加官進爵,雙喜臨門,人生如意不過如此,可喜可賀!”

  “同喜同喜,馬太傅,請!”

  “請!”

  隨著麴義和馬日磾當先離去,身後的眾人嗡的一下談論開來。

  “鎮東將軍,青州牧,麴將軍騰飛矣!”

  “吾第一次見麴將軍之時,便知將軍絕非池中之物,果真如此!”

  “唉,可惜吾生子十數,卻無一女兒,否則必嫁與麴將軍為妾!”

  “麴將軍……!”

  “……”

  成公英聽著眾人的議論,與崔林對視一眼,皆滿麵含笑,一同向院中走去。

  一旁的彭埜見王子法麵有失神,微微一笑,伸手做出禮讓之勢,說道:“先生,請!”

  王子法想到自己之前與彭埜所說之言,又見彭埜似笑非笑的表情,忽感胸中血氣翻湧,直衝麵門。

  雙手緊握,強忍不適,語氣低沉道:“忽感身體不適,便先行告辭,待來日再與麴將軍作賀!”

  說罷轉身離去,步伐緩慢,腳步蹣跚,微微佝僂的身體,遠遠看去,頗顯淒涼。

  大堂之上,麴義早已命人將酒席重新置換。

  馬日磾乃當朝太傅,又有天使身份,豈有讓其吃剩席之理。

  今日雙喜臨門,麴義的心情自是高興至極。

  回想這一年多的往事,心中感慨萬千,從冀州被逼出逃,手下文不豐武不盛,落魄無依,連塊落腳之地都沒有。

  麵對隻為平原令的劉備,亦不敢正麵其鋒,狼狽至極。

  再看如今的自己,占據大半個青州,徐州亦早晚為囊中之物,在此亂世,若真占據二州之地,何人再敢小覷?

  手下不說人才濟濟,但比之以前卻強過數倍,更兼兵強馬壯,糧草豐足,實力早不可同日而語。

  酒過數巡,成公英對不遠處的孫乾使了個眼色。

  孫乾會意,起身向麴義說道:“稟將軍,吾在徐州之時,鄭玄鄭公知將軍尚無表字,親書二字贈之,以做將軍之字!”

  說罷,取出鄭玄親筆所書的畫卷,恭恭敬敬的捧在手上。

  “什麽,鄭公親筆題字贈之?”

  人群中頓時再次嘩然,今天給眾人帶來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鄭玄贈字之事,之前隻有成公英太史慈等一眾文武知曉,其餘賓客尚未聽說。

  一旁的馬日磾聽到此事,亦驚訝不已。

  馬日磾乃大賢馬融的族孫,而鄭玄曾師從馬融學習經文,因此兩人甚為熟悉,關係深厚!

  對於鄭玄贈字與麴義所代表的含義,作為經學大家的馬日磾怎會不知,也正因為如此才感覺不可思議。

  鄭玄清正,不擾世俗。

  馬日磾微笑的打量著坐在主位的麴義,眼中滿意之色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