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郭嘉決斷
  呂布一怒之下斬了華彥,隨即下令大軍集結,準備返回鄴城,攻打袁紹。

  旁邊張遼聽完趕忙開口勸道:“溫侯息怒,袁紹既已出手,未防意外,定會緊閉城門,多加防範。

  鄴城城牆高大,兵馬眾多,急切難攻,如今吾軍中糧草不豐,倘若拖延日久,恐士兵嘩變。

  不若先尋一落腳之地,慢慢積蓄實力,待日後時機成熟再行報仇不遲!”

  呂布聽完劍眉一豎,怒道:“汝敢逆吾意耶?”

  未待張遼回話,剛剛收押完俘虜走過來的高順回道:“文遠所言有理,溫侯何以如此耶?”

  高順跟隨呂布日久,雖平時極少發言,然於軍中威信甚高。

  呂布聽到高順亦如此說,有些落寞道:“吾先叛丁原,後反董卓,雖俱有緣由,然多不被世人所容,今天下雖大,卻無吾容身之地,不若攻打鄴城,成則擁冀州富庶之地,不成亦可戰死沙場,此生無憾矣!”

  張遼聽完微微動容,回道:“溫侯不必氣餒,吾知一人,深恨袁紹,若溫侯前去相投,必然接納!”

  呂布聽完神情一喜,急忙問道:“不知文遠所以說何人耶?”

  張遼恭聲回道:“便是在界橋大敗公孫瓚,今屯兵高密的麴義!”

  呂布聽到麴義的名字,微微一愣,搖頭道:“聽聞麴義窮兵黷武,隻高密一座小城,便養兵三萬餘,今又與曹操交戰於徐州,敗多勝少,投之不明!”

  張遼回道:“溫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麴義早已占據齊國,據聞當初剿得田楷五萬大軍糧草輜重,故而養兵數萬。

  今曹操攻打徐州,將彭城百姓屠戮一空,引得天怒人怨,若溫侯與麴義共同擊之,剛曹操必敗。

  到時隻要謀劃得當,進可攜敗曹操之恩暗圖徐州,退可行鳩占鵲巢之事,謀求高密。

  麴義雖勇,卻難敵溫侯,其手下雖有將校數人,溫侯亦有吾等為輔,至於聞名天下的八百先登死士,高將軍的陷陣營足以匹敵。進退皆可,豈不兩全其美乎?”

  呂布聽完眼睛瞬間一亮,仰天大笑道:“文遠之計,甚得吾心,求依此行事!”

  “諾!”

  張遼高順郝萌曹性等一眾將領,當即領諾,隨即各去整頓人馬,收拾營帳,準備轉路向徐州而去。

  ……

  曹操殺邊讓一事,經過徐州方麵的特意傳播,早已引起轟動,加之曹操屠城一事,引得各州罵聲一片。

  棲遲岩,一心注經的鄭玄微微歎息一聲,麵有悲色,隨了起來。

  兗州陳留,陳宮正在廳中看書,忽聽聞邊讓被殺消息,先是一愣,隨而大怒,猛將手中竹簡摔於案幾之下,咬牙切齒道:“賊子,吾誓要讓汝寢食難安!”說完起身向張邈府上走去。

  北海,孔融緩緩揮退報信士兵,對下方王脩說道:“邊文禮才情卓著,剛直不阿,實為吾輩楷模,今慘死小人之手,吾雖不才,亦要出一份綿薄之力也!”

  王脩聽完微愣,試問道:“莫非府君想出兵助徐州乎?”

  孔融微微點頭,歎息一聲道:“若吾按兵不動,麴義必然生疑而留兵防之,今曹操兵多將廣,容不得半點分神,故於情於理,吾都應當出兵以助之!”

  王脩早知孔融已有意將北海交於麴義,故開口回道:“府君仁慈!”

  孔融搖頭道:“何來仁慈,隻不過順勢而為也!”說完當即下令集結兵馬,並親自領兵馳援徐州。

  穎州,郭嘉一直觀注著徐州戰事,因為此事關乎著他未來的選擇。

  郭嘉自離袁紹,便一直隱於家中,因天下大勢不明,故隻在暗處觀察各路豪傑。

  起初郭嘉將目光放在曹操和劉備的身上,認為二人皆有梟雄之姿,日後必成大事,然後來因劉備枉殺劉翊,故對其生惡,不再考慮,一心觀察曹操發展。

  誰知風雲突變,當初在袁紹帳下並無出奇的麴義,卻突然衝入視線,其在北海的一翻作為,甚得郭嘉欣賞,尤其是出兵助田楷擊敗袁譚一事,更讓郭嘉滿意。

  而後來的發展更是出乎郭嘉的意料,甚至百思不得其解,雖然知道其得一謀主成公英,然以郭嘉對麴義的了解,其性格太過狂傲,不聽人言,乃難成大事之人,誰知到得高密之後,仿佛換了一個人,所行之事,完全顛覆了郭嘉之前的印象。

  郭嘉對此思索良久,皆不可得。

  郭嘉正悠閑的躺在軟榻之上,自斟自飲,很是愜意,正飲酒間,一名侍從快步走進,麵色慌張,稟道:“稟公子,外麵傳言,曹操俘獲前來救援徐州的九江太守邊讓,並殺之!”

  郭嘉正悠閑的顛著腳,突然聽此消息,猛然坐起,一臉不可思議。

  須臾回過神來,怒將酒樽打翻,嗔怒道:“錯矣,錯矣!”

  侍從見此心中震驚,將頭低得很低,唯恐受到牽連。

  郭嘉沒有心情理侍從,揮手讓其離開,而後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徐州方向,口中喃喃道:“徐州姓麴矣!”隨即歎息一聲,語氣無奈道:“原本徐州唾手可得,何以如此沉不住氣耶?今不僅徐州難得,兗州恐亦要生變,莫非太意乎?”

  郭嘉說完,不住搖頭,片刻之後,忽眼神一凝,似在心中做出了某個決定。

  ……

  郯縣城外,麴義早已領兵到達,為防曹操偷襲,故聽從成公英之計,依山結寨,並廣出斥侯,嚴密監視曹軍的一舉一動。

  曹營,中軍大帳。

  曹操聚攏手下文武議事,當先開口說道:“麴義頗知兵事,手下亦有謀臣猛將,吾等不可等閑視之!”

  荀攸點頭回道:“其大勝妙才與文謙將軍,本以為會得意忘形,從而攜勝強攻,不想竟能如此沉穩,卻是讓吾刮目相看也!”

  曹操聽完哈哈笑道:“能得公達如此評價,吾更要慎重也!”

  一旁戲誌才聽完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