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困境
  成公英確實低估了夏侯淵與樂進,沒想到二人會領兵先向南,再轉路向西,這樣一來,即可以躲過張郃的伏兵,又可以避免與西邊的徐盛和管承碰到。

  成公英想罷滿臉微笑的讚道:“夏侯淵果不負妙才之字,確有些本事,然以吾度之,其領兵向西為假,吸引儁乂伏兵追擊為真也!”

  麴義聽完一驚,趕忙出聲回道:“如此,當速派人告知儁乂,萬萬不可領兵追擊!”

  成公英聽後笑道:“將軍勿憂,儁乂大才,豈能不知此理,況呂岱範方已領兵趕去匯合,必萬無一失,除非夏侯淵壯士斷腕,遁泰山而走,否則必敗於吾軍之手也!”

  麴義聽完如釋重負,而後回道:“夏侯淵樂進,皆曹操臂膀,若能斬之,猶去曹操一臂也!”

  成公英搖頭歎道:“此二人雖然敗走,然手下尚有兵馬近萬,武力亦是不俗,想在陣前將二人斬殺,難矣!”

  麴義如何不知殺二人的難度,心中感慨曹操好命,不說一眾外族將領,隻言曹操宗族之人,亦多猛將帥才。

  曹仁,曹洪,曹純,曹真,夏侯惇,夏侯淵,以及後期崛起的一眾曹氏小輩,夏侯氏小輩,當真人才輩出,讓人羨慕甚至嫉妒,恨目前還談不上,畢竟各位其主而已!

  麴義在心裏小小的感慨了一回,隨後便讓成公英下去處理城中之事。

  隨著實力的增長,地盤的增加,麴義發現自己手中可用之人漸漸不足,武將到還好說,主要是能處理內政的文官。

  在文官方麵,麴義手下滿打滿算也就隻有成公英,崔林和孫乾,當真有些少了。

  想到這裏,麴義眯眼一笑,口中輕念道:“徐州吾誌在必得,莫說曹操,即使天王老子擋路也不行!”

  ……

  夏侯淵與樂進領著數千人馬快速向西逃去,正走間斥侯追上稟道:“報夏侯將軍,後方有大批敵兵追來!”

  夏侯淵聽完大聲問道:“可知領兵者何人否?”

  對於追兵夏侯淵並不吃驚,畢竟早有預料,主要看領兵追來的將領是誰。

  斥侯搖頭回道:“天色太暗,實不知領兵者何人!”

  “再探!”

  “諾!”

  夏侯淵亦知受困於黑夜,斥侯確實無法探知詳細,故對樂進說道:“如今不知領兵者何人,吾二人隻能博一博也!”

  樂進明白夏侯淵的意思,當下讚同道:“一切由將軍作主!”

  夏侯淵回道:“既如此,大軍立即調頭向南,為以防萬一,吾領兵在前開路,文謙於後壓陣,如何?”

  “善!”

  夏侯淵見樂進同意,當即止住大軍,而後下令道:“全軍向南疾行,直奔郯縣!”而後一馬當先向南衝去。

  樂進則調轉馬頭直奔去後軍,以防敵軍從後麵追來。

  太史慈與徐盛管承三人,領兵一路追擊,忽探馬來報,言曹軍再次調頭向南。

  徐盛在一旁聽完暴怒道:“夏侯淵匹夫,忒也無膽,若被吾撞見,必親手斬之,方解吾恨!”

  太史慈並未回話,心裏略一思索,而後下令道:“大軍緩行,尾隨追擊即可!”

  徐盛聽到太史慈下令放緩速度,心中不解,趕忙問道:“子義何以放緩速度,若如此豈不使曹軍逃跑耶?”

  太史慈聽後微微笑道:“文向勿慌,南麵有儁乂並定公領人攔截,夏侯淵二人豈能輕鬆逃脫,如今天色漸明,士兵已追擊一夜,人困馬乏,當放緩速度,補些水和幹糧,以好恢複休力,接下來當有一場惡戰也。”

  徐盛聽完一拍額頭,回道:“卻將此事忘卻,心急矣!”

  太史慈見徐盛領悟,當即下令士兵原地休息,喝些水,吃些幹糧,大約休息一刻鍾左右,便再次領兵追擊。

  黑夜退去,日出東方,夏侯淵領兵急行一夜,早已疲憊不堪,環顧左右,見前方道路變狹,心中生疑,大聲吩咐道:“大軍緩行,小心伏兵!”

  誰知話音剛落,突然兩側林中傳出震天喊殺之聲,接著便是無數人影湧現,張郃親領大軍,耀武揚威,衝殺而出,將原本狹窄的道路,完全堵死。

  曹軍士兵被追殺一夜,早如驚弓之鳥,猛然見到殺出如此多的伏兵,俱驚恐不已,眼神慌張,不知所措。

  夏侯淵見此情景心中大恨,唯恐士兵嘩變,急高聲喊道:“敵兵人少,全軍勿慌,速速戒備!”

  將為兵之膽,夏侯淵在曹軍士兵心中威望甚高,聽到其喊話,慌亂的心情稍稍平複一些,然眼神之中,仍充滿驚懼。

  張郃打量著夏侯淵,微微一笑,手提大刀,輕催戰馬上前,對著夏侯淵大聲喊道:“汝等已中吾家將軍之計也,今歸路斷卻,插翅難逃,還不棄械投降,更待何時?”

  夏侯淵知道張郃在故意打擊己方將士的士氣,故意放聲大笑,而後高聲回道:“汝一介無名之輩,竟口出如此狂言,當真不知天高地厚也!

  吾軍兒郎皆百戰之士,膽勇異常,焉會懼汝等一介草寇之兵乎?”

  二人正在鬥智之時,樂進亦從後麵趕來,到得陣前看清狀況,對夏侯淵說道:“張郃乃故意拖延,以待後方追兵,將軍不可與之糾纏,吾二人當速領兵衝殺出去,若後方追兵趕到,兩下夾攻,吾等危矣!”

  夏侯淵亦知情況緊急,當即一揮手中大刀,下令道:“前有阻截,後有追兵,若不死戰,必全軍覆沒,隨吾殺!”

  樂進亦大叫道:“敵軍皆賊寇流兵,不足為懼,殺!”說完緊跟夏侯淵身後,領兵衝殺而出。

  張郃見到曹兵衝鋒,微微一笑,同樣將手中大刀一揮,下令衝鋒。

  此處伏擊之地乃張郃特意挑選,道路狹窄不說,更為一上坡之勢,張郃領兵占據坡上,而曹軍則屬於從坡下仰攻,地利盡失。

  雙方距離很近,瞬間便衝殺在一起,雖然曹軍人數遠多於張郃的人數,但受限於地形,並不能完全投入戰鬥,所以人數的優勢便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