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夏侯淵的無奈
  夏侯淵與樂進沿城牆巡視一周,果見如士兵稟報一般,東西北三麵皆有大軍把守,隻有南門不見一人。

  夏侯淵麵色凝重,看向樂進問道:“文謙有何看法乎?”

  樂進雙手拄著城牆,看著正往城下遷移的麴義大營,回道:“圍三缺一,乃防止吾軍士兵有破釜沉舟之心,打擊士氣也!

  南麵看似無人,卻最為凶險,麴義必在南麵設下伏兵,以防吾軍從此處撤兵!”

  夏侯淵聽完點點頭,圍三缺一乃是攻城戰中最常見的一種計策,孫子兵法曾有言“圍師必闕”,闕便是通假字缺。

  但是夏侯淵問話的目的,並不是想讓樂進為自己講解兵法,而是問其有何應對之策,遂再次問道:“可有破解之法乎?”

  樂進低頭沉吟片刻,而後向夏侯淵問道:“吾在想,麴義何以篤定吾二人必會撤兵耶?”

  夏侯淵聽完微微一愣,不解道:“文謙何意?”

  樂進凝眉解釋道:“雖麴義有兵近三萬,然城中有兵一萬五千餘,況莒縣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其信心何來?”

  夏侯淵聽完亦反應過來,向城外看了一眼,而後問道:“莫非麴義有何詭計乎?”

  樂進聽完微微搖頭,心中百思不解,回道:“詭計與否,看其接下來如何行事便知。若圍而不攻,則必然有詐,若大軍攻城,則萬事無憂!

  如今主公被陶謙擋於郯縣,雙方正在緊要之際,若吾二人因大意而失莒縣,使麴義領兵增援,罪過大也!”

  夏侯淵輕蔑一笑,回道:“世人皆言麴義善戰,吾到要瞧上一瞧,看其有何本事攻破吾二人把守的城池?

  今麴義分兵圍攻三門,吾二人亦分頭行事,吾守東門,由汝守西門,如何?”

  樂進點頭回道:“善!”

  ……

  城中,管亥對身前大漢說道:“今麴將軍已至城外,吾等亦要做好準備,以待時機!”

  大漢麵有憂色道:“夏侯淵將糧草屯於城北兵營,其內曹軍約五千之數,吾等五百,何以成功耶?”

  管亥聽完微微一笑,勸慰道:“無需擔心,吾連日思索對策,終想出一計,必可成功!”

  大漢原本愁容滿麵,聽到管亥說有計策,當即轉喜道:“且細言之!”

  管亥身體向前微探,低聲說道:“待時機成熟,可命人分別在城南和城西縱火,彼時麴將軍見城中火起,必然領兵攻城,以為呼應。

  而夏侯淵與樂進,見到城中火起,情知城中有人為禍,必調北營之兵救火平亂,那時吾二人再集中人馬,多帶引火之物,趁機闖入北城大營,焚燒糧草。

  到時曹軍糧草被毀,軍無戰心,必不戰自潰,大事成矣!”

  大漢聽完眼神一亮,撫掌而笑道:“妙極,妙極!”

  次日,麴義按照計劃讓太史慈領兵攻城,其餘兩麵作為佯攻。

  號角聲起,大軍迅速集結,而後太史慈一聲令下,引兵扛著雲梯向莒縣城下進發。

  夏侯淵看著麴義派兵攻城,非但沒有緊張,反而暗暗鬆了一口氣。

  按照樂進昨天的分析,隻要麴義攻城,使用詭計的可能性便減小許多。

  看到太史慈領兵愈來愈近,夏侯淵大聲喊道:“弓箭手準備!”

  太史慈騎在馬上,看著城上的夏侯淵,微微一笑,取下背後勁弓,下令道:“以曹軍旗落為號,即刻攻城!”

  太史慈喊完,迅速從箭壺中抽出一支利箭,拉弓瞄準,一氣嗬成,而後瞬間射出。

  夏侯淵一直緊緊盯著太史慈,見其取出弓箭,心中一驚,大聲喊道:“小心冷箭!”

  話音剛落,太史慈已經將箭射出,夏侯淵及一眾守軍嚇得急忙蹲在城牆之下,卻不料太史慈的目標並不是人,而是再次射向夏侯淵的帥旗。

  “嘟”的一聲,利箭將帥旗射落,而後餘勢不減,射在旗杆之上,力量之大,箭尾依然劇烈搖擺。

  “好箭!”

  麴義站在後方看到太史慈一箭射落帥旗,大聲稱讚,這一箭當真射得漂亮!

  而太史慈身後之兵見此亦士氣大振,按照太史慈之前的命令,扛起雲梯,嗷嗷喊著向城下衝去。

  反觀城上守軍卻皆露懼色,太史慈射旗尚如此簡單,若是射人,豈不更為容易乎?

  一時間曹軍士兵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夏侯淵已經起身,見此情景,氣的猛地一捶城牆,大聲喊道:“傳令,命人將城上所有將旗盡皆取下!”而後見到敵軍已經攻來,急忙下令道:“弓箭手放箭!”

  弓箭手聽完趕忙重新開弓搭箭,然經此耽擱,太史慈之兵早已攻到城下,架起雲梯便開始攀爬。

  “投滾石,放雷木,繼續射箭!”

  一時間莒縣城下,喊殺之聲震天!

  太史慈手提勁弓,騎在馬上往來指揮,偶爾見到敵軍勇武者,開弓就是一箭,百發百中,無一例外。

  正因如此,曹兵在守城之時,皆提心吊膽,擔心自己會被太史慈射死。

  夏侯淵看著太史慈耀武揚威,心中恨極,卻也暫無良策,隻能不斷大聲鼓舞士氣。

  不過夏侯淵心裏清楚,太史慈不可能一直以箭射殺,否則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自打陶謙平定徐州黃巾以來,城中百姓便再未經曆戰事,此時聽到城外喊殺四起,皆將房門頂死,而後全家抱在一起,躲於屋內牆角,瑟瑟發抖。

  麴義看著站在城上指揮防守的夏侯淵,對身邊的成公英說道:“夏侯淵不愧為曹操心腹之將,今日看來,其在統兵之上,卻非浪得虛名!”

  成公英亦在觀察夏侯淵,聽完點頭回道:“盛名之下無虛士,若非提前命管亥潛於城中,想短時間攻破莒縣,絕非易事!”

  麴義聽完深以為然。

  此時雙方早已短兵相接,太史慈指揮士兵扛著雲梯攻城,而夏侯淵亦用箭矢和滾石雷木應對,一時間雙方殺得難解難分。

  城中管亥坐在屋中,聽著城外愈來愈烈的喊殺之聲,心中漸漸火熱。

  照此下去不出三天,曹軍必然將全部注意力都轉移到城外,彼時自己便可以依計行事,焚燒糧草,夏侯淵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