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牽馬
  當孔融見到平安返回的鄭益恩,激動的直接從榻上站了起來,大步來到近前,上下仔細檢查一番,而後關心道:“可曾受傷乎?”

  鄭益恩看著孔融同樣激動,雙手抱拳,恭敬回道:“多謝府君關心,一切無恙,此次僥幸逃得性命,皆賴徐盛和太史慈二位將軍領兵救之,否則必天人兩別,不得見矣!”說完雙眼垂淚,傷心不已。

  孔融亦心有餘悸,安慰道:“吉人天相,汝為百姓被擒,此乃大義,必得蒼天庇佑!”

  鄭益恩點頭回道:“吾與徐盛將軍押解俘虜先回,而太史慈則領兵去追管承,想來憑太史將軍之本領,喪膽管承必束手就擒矣!”

  想到太史慈,孔融的心裏瞬間滿是遺憾,自己曾經距離這員猛將如此之近,怎奈失之交臂,否則北海何以落魄如斯?

  可惜,當真可惜!

  二人正說間,一名士兵進入,大聲稟道:“報府君,太史慈派快馬傳信,言管承已被生擒,餘眾亦盡皆俘虜,今後再不能為禍也!”

  孔融聽到管亥被擒哈哈大笑,誇讚道:“太史子義,果真了得,今管承被俘,北海再無海賊之禍也!”

  ……

  徐盛尚有把守廣縣之責,因此打掃完戰場之後,直接押解一千餘俘虜,返回廣縣。

  此次出兵因為徐盛思慮不周,導致兵馬折損甚大,因此到得廣縣,徐盛直接給麴義寫了一封親筆信,內容詳細敘述了整件事的過程,加上自己的分析,最後更是主動向麴義請罰。

  麴義看著徐盛信中洋洋灑灑數百言,笑著對下方成公英說道:“勝不驕,敗不餒,善分析,知歸納,文向將來必成大器也!”

  成公英對於徐盛亦非常欣賞,點頭回道:“文向年歲尚輕,些許錯誤在所難免,日後多加督促,必可成軍中上將,獨擋一方!”

  對於徐盛將來的成就,麴義毫不懷疑,畢竟在曆史徐盛便是赫赫有名的江表虎臣,數次領兵與劉備和曹魏大戰,不落下風,能力自然是不差的。

  提起徐盛,麴義又想起此戰中表現同樣出色的呂岱。

  此次能生擒管承皆因呂岱心細,其從蛛絲馬跡之中,猜出管承會從壯武乘船逃走,從而提前趕去埋伏,最終在與太史慈前後夾擊之下,逼得管承棄械投降。

  若呂岱當時並未派斥候仔細打探,說不定管承現在早已逃至海島,潛伏下來,待恢複元氣,定然再次禍亂北海。

  呂岱在曆史上的成就,比之徐盛更高,官至吳國大將軍,大司馬,能力可見一斑。

  呂岱,徐盛,再加上太史慈,皆是曆史上吳國的大將,而如今卻都為麴義效力,說不定將來還可能成為討伐江東的主力。

  當然,前提是孫氏能像曆史上一樣,占領江東。

  畢竟麴義這隻蝴蝶已經煽動翅膀,但究竟能帶起多大的效應,就不得而知了。

  成公英思索了一下,向麴義問道:“今管承已被生擒,不知將軍準備如何處置耶?”

  麴義聽完微微一笑,回道:“對於管承,吾早思之,其雖為海賊,然未聽其有大惡,且頗有智謀,殺之可惜。

  如今吾等暫居高密,虎視青徐,若皆得之,便可為一方諸侯,彼時便要著眼天下,而非一城一地,一州一郡也!

  管承為海賊,擅水戰,雖暫時用之不上,但將來之事,誰又能盡知耶?

  吾用人,無關出身,無關聲名,隻重其才!

  學識,謀略,統兵,勇武,商賈,田耕,乃至奇淫技巧皆可。

  如今亂世,在吾眼中,隻論才能,無關德行,不管何人,但有長處,來之不拒,盡可納之!”

  成公英聽到麴義一番言論,眼神愈發明亮,哈哈笑道:“亂世重才,治世重德,為上之道,一語道盡矣!”

  其實對於管承的使用,麴義早已想好,隻是並沒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告訴成公英而已。

  畢竟那個想法,對於成功英現在的認知來說,可能有些過於匪夷所思。

  海賊,管承可是海賊啊!

  ……

  未過數天,太史慈和呂岱凱旋而回。

  雖然算不得大勝,但麴義依然領著手下文武,親自出城迎接,以示隆重!

  太史慈和呂岱領兵走來,看到麴義引眾人站在城門之前,心生感動,當即翻身下馬,大步走近行禮。

  太史慈當先拜道:“末將幸不辱命,與定公,文向,合力擊敗賊寇管承,並生擒之!”

  麴義滿臉笑容的看著太史慈和呂岱,親手將二人扶起,口中說道:“事情經過吾以盡知,三位將軍辛苦,此次大敗管承,使得北海百姓再無海賊之患,此皆三位將軍之功也!”

  太史慈和呂岱聽到麴義誇獎,心中歡喜,臉上滿是笑容,同時抱拳回道:“此乃吾等本分爾,將軍謬讚矣!”

  麴義聽完爽朗大笑,親自牽過二人身後戰馬,說道:“二位將軍凱旋,當受百姓恭賀,且上馬!”

  太史慈和呂岱見到麴義親自為自己牽馬,心下大驚,趕忙推辭。

  麴義麵露嚴肅道:“汝等甘願為吾出生入死,吾為汝等牽馬又有何不可耶?

  汝等皆為吾之心腹,摯愛之將,今凱旋而歸,當受此禮,莫再推辭!”

  太史慈和呂岱聽完,心中感動無以複加,雙手抱拳,鄭重拜道:“將軍大恩,吾等必誓死效忠以報之!”

  麴義聽完開心大笑,大聲說道:“上馬!”

  太史慈和呂岱再不推辭,直接翻身上馬。

  麴義待二人坐好,一左一右牽著兩匹戰馬,邁步向城內有去。

  成公英跟在後方,看著馬上神情嚴肅的太史慈和呂岱,笑而不語!

  城內百姓早知道大軍凱旋,生擒管亥,扶老攜幼,爭相趕來觀看。

  眾人正翹首以盼,忽見麴義牽著兩匹戰馬走入,而馬上則坐著此次出征的太史慈和呂岱。

  眾人見此頓時心生敬意,神情肅然。

  “恭喜二位將軍凱旋!”

  不知道人群中是誰當先大喊了一聲,緊接著道路兩旁的百姓,盡皆大喊:“恭喜二位將軍凱旋!”

  一時間,喊聲震天,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