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青苗
  三位閣老神色莫名。

  不知為何,這幾日來,陛下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實在教人捉摸不透。

  就如在對待物價暴漲問題一事上麵,而今,京城這邊倒是還算穩定,可這股暴漲的趨勢,已是在整個大明逐漸蔓延開來。

  這何其的可怕?

  換一種想法,假若天下諸多地方的物價都翻倍了,或者漲個七八成,與那數千萬百姓而言,將是怎樣的打擊。

  然……

  麵對這等嚴峻的問題,陛下這邊仿佛半點不關心似的,反而隻是對那房縣一個地方關切不已,就仿佛……這天下僅有房縣一地麵臨苦難似的。

  這……還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嗎?

  還是那個先前因為些許問題便痛心疾首焦急不已的仁君嗎?

  “朕看啊,要解決天下百姓之難,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房縣百姓的問題。”弘治皇帝說道。

  “……”

  三位閣老看了看,一時間皆是無語了。

  這……幾個意思啊?

  區區一個房縣便代表了天下?

  開什麽玩笑!

  要想解決房縣百姓而今所麵臨的問題,倒也不是很難。

  本身朝廷這邊都已經免去明年的稅了,房縣的百姓挨到明年秋天,手裏的銀子也就多了

  也就是說,那房縣的百姓最多也隻是暫時為難而已,熬一熬,撐一撐也就過去了。

  可大明其他的地方呢?

  其他地方暫時可還沒有免稅呢啊!

  “陛下,大事當前,應以大局為重啊!”劉健說了一嘴。

  翻譯過來便是應該以整個大明為主,不能拘泥於房縣一個小地方。

  這已是很嚴肅的話了,勸諫意圖十分明顯。

  弘治皇帝點頭:“朕知道的,三位師傅莫急,待得房縣的問題解決了,想來,大明其他地方便有了可效仿的法子!”

  三位閣老默然。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自諸多物價暴漲以來,京城自是不用多說,在諸多手段之下,已然大抵控製住了,再加上京城本身的收入相對偏高,倒也有能力麵對這等價格。

  可其他地方呢?

  就說那房縣,百姓們的收入不高,可物價卻堪比京城,這怎活得下去?

  那麽,是不是可以考慮先解決了房縣的問題,再利用房縣的解決法子,去解決其他地方的問題呢?

  畢竟,這種解決問題的手段,先前已經用過許多次了,也很實用。

  隻是……房縣的問題又如何解決呢?

  三位閣老不禁沉思起來。

  過了片刻,弘治皇帝看了看,平靜開口:“近來啊,朕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

  “世人皆言朕富有四海,按理說,這普天之下皆應該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隻是……三位師傅,你們可否想過,麵對這一係列的經濟的問題,為何朝廷會束手無策呢?”

  弘治皇帝拋出一個問題。

  正常而言,朝廷,可掌控一切。

  可在麵對這等經濟問題的時候,多次掣肘,鮮有辦法。

  三位師傅自也是發現這個問題了。

  要說來,在尋常年頭,物價暴漲這種事情並不多見,多是碰到災難等,物資短缺,那麽,物價上漲自也就正常了。

  而如當下這種,莫名其妙的,價格就這樣上漲……很是罕見,朝廷也是無可奈何。

  “三位師傅可曾想過王安石的青苗法?”弘治皇帝問。

  嗯?

  三位師傅側目。

  那北宋的王安石,王介甫推行的青苗法?意思是借錢給百姓?

  “陛下,這不大妥當吧……”

  李東陽試著說道。

  事實也是如此,那北宋的王安石組織變法,最終的結果如何了?

  裏麵的問題太多。

  就說朝廷借錢給百姓,這種事情由誰來完成?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各地方官了,這就會出現太多不可控的問題,比如地方官與一些的士紳、鄉紳聯合起來,提高放款利率?

  要知道,當初那王安石的變法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一旦朝廷開了這個口子,便會有太多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即便朝廷這邊的出發點是為了萬千百姓,可到頭來受損的,也是無數的百姓。

  也正因如此,三位閣老在聽到那王安石變法的方案之後,才會不大讚同。

  “陛下,所謂變法,問題太多,不可輕易推行!”謝遷也慎重的開口。

  “嗯……”

  弘治皇帝淡淡的一聲,倒也沒多說,不多時便離開了。

  待得內閣安靜下來,三位閣老似是忙碌著,卻是心不在焉。

  不知自什麽時候開始,即便是他們這些與陛下相處十多年的老人,也有些看不懂陛下了。

  這位陛下,性情大變啊!

  主要關心那房縣也就罷了,後來甚至還提出了王安石變法的諸多事宜。

  “老了,老了啊!”

  “可能,熬過此番解難之後,老夫啊,也就沒無甚精力輔佐君王了。”

  劉健和謝遷先後開口。

  李東陽看了看,許久沒出聲。

  陛下性情大變,這兩位閣老無心輔佐,那日後這朝堂……又會怎樣?

  “還是先看看房縣那邊具體如何吧。”

  李東陽說了一嘴,意味悠長道:“陛下,不一定是性情大變,也可能是……穩操勝券了!”

  轉來翌日,早朝。

  在百官的千呼萬喚之下,弘治皇帝終於出現,麵對百官提及的諸多問題,卻是一臉的淡然。

  而後……朝堂又陷入到一陣詭譎的氣氛之中。

  天下物價暴漲,陛下隻是將問題拋下,自己本身卻仿佛渾然不顧似的。

  再跟著,內閣這邊又提及了房縣的事情,弘治皇帝才多了幾分精氣神。

  “眾位愛卿,房縣事宜,事關重大啊!”

  弘治皇帝嚴肅開口:“朕希望眾位愛卿仔細想想,可有法子解決房縣萬千百姓的難處。”

  簡單一句話,又將問題推了下去!

  翻譯過來便是,教百官想辦法解決房縣的問題啊!

  很快,早朝散去。

  文武百官皆是一臉的無奈與難堪。

  那房縣的問題……又當如何解決?

  也是此間,房縣。

  隨著諸多商鋪開業,街道之上的身影確實多了許多,然,較於先前熱鬧的樣子,卻是差了許多。

  萬千商鋪的生意,不鹹不淡,再直接一些便是……有些慘淡。

  明顯大不如前!

  跟著,許多商戶皆是急了。

  “怎會這樣?啊?”

  “朝廷那邊明明都免去了明年的農稅,眾多百姓多了三成的收入,就這……還沒多少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