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必死之局
  京城。

  得知消息的朱厚照不住的皺眉,暗自憤怒。

  這些學子,是真敢來啊!

  無所顧忌!

  聯合起來,當眾打殺十餘人!

  這若是不加以懲治的話還得了?

  現在敢鬧事,日後是不是就要造反了?

  “劉師傅,可否派兵鎮壓?”他直接問。

  先前,他還指望著叫各地自己解決學子鬧事的等問題,可現在看來,各地已是無力鎮住這些學子了。

  那麽,唯一的辦法便是派出大軍鎮壓了。

  不鎮壓不行啊,可不能教這些人繼續鬧下去了。

  “怕是不可!”

  劉健認真想了想道:“派兵鎮壓,恐引起更大的禍患。”

  朱厚照側目,微微琢磨,倒也覺得此話有道理。

  因為這些學子都是士大夫階層,就算鬧事了,被抓起來,最多的懲罰估摸著也隻是革掉功名而已。

  若革一兩個人,或許無妨,可若將所有鬧事的學子都給革了功名,這些人豈能願意?

  屆時,再繼續鬧下去,可就不僅僅簡單的遊街大人這麽簡單了,都可能造反。

  強行鎮壓,不行。

  那麽……

  “就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人鬧事嗎?”朱厚照有些不忿的問。

  劉健沉默。

  說不好聽些,這事,幾乎就是必死之局。

  要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啊,一旦南直隸,江南等地的學子都鬧起來,便會徹底超過朝廷的掌控。

  那麽,為了穩定局麵,朝廷這邊唯一的辦法隻能是徹底放棄改製科舉,或懲治繁昌侯寧遠。

  沒辦法!

  除了這麽做,還能怎樣?

  再直白一些,他雖是沒有參與其中,卻也大概可以猜得到,在這事情的後麵,還有一些人沒有露頭呢!

  真要露頭,極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局麵,例如……各地方官也參與其中?

  這是相當恐怖的!

  若連地方官都跟朝廷對著幹了,結局,可想而知。

  沉默許久,朱厚照又是一聲歎息,順口道:“仍舊聯係不上父皇嗎?”

  這事已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諸多方麵,都令人手腳無措。

  他甚至毫不懷疑,華亭縣出現此等事宜,絕對有朝廷命官站在後麵操縱局勢。

  怎麽辦?

  “聯係不上。”

  太監劉瑾低聲道:“陛下去了南邊之後,隻露麵兩三次,而今動向卻是不知。”

  朱厚照點頭,又是一陣無奈。

  微服出巡,聯係不上倒也正常。

  隻是,當朝若無父皇做主……誰又敢真正做決定呢?

  他一陣苦悶,煩躁不已。

  很快,華亭縣的消息傳遍朝野,許多人皆冷笑出來。

  “那寧遠,注定要完蛋了!”

  “不知天高地厚,竟妄想改製科舉,他怕是不知道這天下是誰的!”

  “自以為有點小權勢,便目中無人!”

  “看吧,這次,他算是徹底栽了,且永遠都起不來!”

  “咱偶然聽聞,陝西那邊有一位大儒已然趕赴鬆江府了?”

  “不可亂說,慎言,慎言!”

  許多人低聲言語著,表麵上卻裝作事不關己一般。

  也是此間,華亭縣。

  學子鬧事,仍舊持續著。

  相較於第一次的暴動,卻是緩和了許多,至少接下來的兩三日沒有死人,隻有一些鋪子被砸毀。

  在如此勢頭之下,知縣徐黼實在忍不住,將寧遠請到了縣衙。

  “喬大人,求求您了,幫幫忙吧,這事……咱實在受不住了,再這樣下去,便徹底控製不住了啊!”徐黼一臉的焦急。

  “哦……”

  寧遠拉長了聲調,暗自冷笑。

  這話,看似請求,實際是在免責。

  出了這麽大的問題,知縣管不住,向你巡按使求助,若你巡按使都無法解決,便隻能說明這事太大,他這個知縣管不了,豈不正常?

  “你巴不得這事鬧的更大吧?”寧遠冷聲問。

  “冤枉啊,喬大人,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徐黼一臉苦澀:“您也都看到了,那些學子帶著聖人雕像,我區區一個知縣哪裏敢攔?我真是有心無力啊,可求求您了……”

  寧遠搖頭:“我暫時也沒辦法!”

  徐黼:“……”

  他微微一定,不知覺間,呼吸平靜了幾分。

  那就是沒辦法了!

  “南直隸這邊就沒有動靜嗎?”寧遠問。

  鬆江府屬於南直隸範圍,出了這麽大的事,無論是京城還是南京那邊,都沒有半點動靜?

  “不大清楚。”

  徐黼搖頭:“不過,下官聽說南京戶部那邊可能會下來人來處置受水災百姓等事宜。”

  隻是戶部嗎?

  寧遠沉了口氣。

  諸多學子都鬧成這個樣子了,禮部就如此不管不顧?

  看來,對於學子鬧事,朝廷是不打算管了?亦或是根本管不了?

  “倒是麻煩啊……”寧遠不禁沉了口氣。

  也是這時,有衙役來報:“大人,南京戶部員外郎李大人來了。”

  李大人?

  “去請!”

  說著,卻是站了起來:“不,老夫親自去迎。”

  很快,一名年輕男子被迎進了過堂。

  眼見有客人在,年輕男子微微側目:“這位是……”

  徐黼忙是介紹:“這是巡按使喬燃,喬大人,先前是蔚縣的知縣。”

  那年輕男子會意,重重點頭道:“下官李夢陽,見過喬大人!”

  嗯?

  寧遠微微詫異。

  李夢陽?

  不簡單啊!

  在史上,李夢陽堪稱是文學大家,更是複古派的前七子領袖人物,提出了“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

  與此同時,此人相對剛正,曾彈劾過壽寧侯張鶴齡,在未來,更是敢對八虎的劉瑾等人瘋狂彈奏,不可為不硬。

  “李大人請坐!”

  寧遠攤了攤手,跟著,簡單的閑聊幾句後,他直接道:“不知李大人如何看學子鬧事等事宜?”

  李夢陽略微思考,緩緩道:“對於繁昌侯寧大人等事宜,下官倒也略有耳聞,或許,其用意是好的,隻是……”

  “隻是繁昌侯太過想當然了,所謂科舉改製,不亞於邪術。”

  “故,喬大人您問下官怎麽看,下官隻有一句話:科舉改,天下亂!”

  說到後麵,擲地有聲。

  寧遠暗暗吸了口涼氣,眼色似笑非笑。

  朝廷那邊對此事尚未有動靜,這南京的戶部員外郎李夢陽竟是直接跳了出來。

  科舉改,天下亂!

  這話,豈不就是在變向支持那些鬧事的學子?

  身為朝廷命官,如此公然支持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