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臨潼知縣
  臨潼城外,曹玉帶著十幾名偵騎視察城牆回來。見路旁一處酒家,道:“這個時候還有酒家,真是令人意外。天寒地凍,我們去買碗酒喝。”

  說著,一眾人到了酒家門外下了馬,曹玉帶了兩個親兵進了酒家。

  一個老兒正坐在火堆邊打盹。聽見人進來,急忙起身,上前來行禮。

  揀一副座頭坐下,曹玉道:“如今金人肆虐,你這酒家還開門,真是不容易。”

  老兒道:“不瞞客官,前些日子也關了。前幾天,朝廷大軍破了零口鎮,金虜在城中不外出,我才又重開了門。若不然,似我這小本生意,隔幾天來幾個金人胡吃海塞一頓,就顧不住本錢。”

  曹玉道:“原來如此。給我們來一角酒,有什麽肉菜也上一盤來。對了,再打一桶酒拿出房去,給我外麵的兄弟們吃了解一解寒氣。”

  老兒道:“天氣寒冷,外麵的客官何不也進店來?店雖小,擠一擠總能夠擠得下。”

  曹玉看著老兒笑道:“十裏之外就是臨潼縣城,裏麵數百金軍,如何能夠不防備著些?”

  老兒聽了連連點頭,快步去打酒。又吩咐後麵的兒子,提了一桶酒出去。自己到後廚切了滿滿一大盤肉,端到前麵來,放在桌子上。

  一邊燙酒,老兒道:“敢問客官,你們是來的王鎮撫大軍麽?”

  曹玉道:“你覺得還能是誰?”

  老兒道:“小老兒想不出其他人來了。唉,夏天的時候,朝廷大軍雲集這一帶,何等熱鬧!誰成想在富平與金虜打了一仗,就此煙消雲散。我們這些人想起來,無不覺得可惜。”

  曹玉點了一點頭,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說什麽。自金軍南下,這幾年連吃敗仗,民間的百姓對朝廷軍隊都沒有信心了。默默飲了一碗酒,曹玉道:“一時吃些敗仗沒有什麽,隻要後邊能贏回來。你看,我們不是又到京兆府了?總有一天,要把金虜趕回塞外,恢複中原!”

  老兒點了點頭:“那可是好啊,我們百姓盼著這一天。對了,此次王師來京兆府,就不走了吧?”

  曹玉聽了一下子怔住。怎麽能不走呢?金兵在陝西有十萬大軍,有什麽辦法?暫避一時,等待機會再戰,這種話跟百姓說有什麽用?搖了搖頭,曹玉隻能喝酒。

  見曹玉不答話,老兒知道了結果。歎了口氣,搖著頭又回到了櫃台邊,繼續烤火。

  喝了幾碗酒,身上有些熱乎,曹玉吩咐親兵算了錢,告辭離去。知道他們不久就要走,老兒有些怏怏不樂,收了錢也不說話。

  出了門,曹玉歎了口氣。這次乘金軍在關中空虛,突襲京兆府。功勞自然是大的,隻是無法跟百姓們說什麽。王宵獵的軍隊此時還沒有明確的戰略,沒有把抗金的目標和策略跟手下將士講清楚,將士們自然也不知道該怎麽跟百姓說。

  正在翻身上馬,突然從酒店後轉出一個漢子。走上前來,拱手道:“不知是哪位太尉?”

  曹玉上下打量這人。身材中等,皮膚白晰,看著有些文靜,不像做重活的人。沉聲道:“我等是王鎮撫手下將士,奉鎮撫之命,來攻京兆府。你是什麽人?”

  漢子猶豫一下,道:“小的冒昧問一句,太尉在軍中說了算嗎?”

  曹玉聽了,眼不由眯了起來,目中射出精光。道:“你何必知道這麽多?說,你是什麽人?”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那漢子嚇了一跳。急忙道:“太尉莫要疑心。小的是尋常百姓,奉主人之命前來問詢。我主人要找一個軍中說得上話的人一見,是以詢問。”

  曹玉隻是冷笑。上下打量著漢子,過了一會道:“你叫什麽名字?平常做什麽的?”

  漢子見曹玉的手已經握住了腰刀的柄,嚇得臉色煞白。急忙說道:“太尉不要嚇小的!小的名叫沈如常,一向替主人做些雜事!——我主人就在那邊屋裏,請過去說話!”

  曹玉順著沈如常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小院,外麵圍了籬笆,靜悄悄的沒有人,連個看門的狗子都沒有。隻有幾隻麻雀,蹦蹦跳跳地在閑地上撿些草籽吃。

  曹玉向身邊的親兵使了個眼色,對沈如常道:“前麵帶路!”

  沈如常遵命,在前麵兩條腿抖個不停,帶著曹玉一行人向小院行去。到了門前,才顫抖著道:“太尉,我主人是有身份的人,你莫要造次。”

  曹玉冷哼一聲,口中道:“你隻管開門,不必多說!”

  沈如常打開了門。曹玉隨在他身後,進了院子裏。四個親兵手握刀柄,留在了門外,警惕地看著四周。其餘的親兵緊緊隨著曹玉,都進了院子。

  看著這架勢,沈如常身子抖得更厲害。不敢多說話,帶著曹玉到了草屋前。輕敲了敲門,沈如常低聲道:“官人,小的把前麵的太尉帶來了。”

  “進來說話。”裏麵的人聲音不高,聽起來頗有威嚴。

  沈如常推開門,對曹玉道:“太尉進去說話。”

  曹玉手按腰刀,一腳把門踹開,帶著兩個親兵,猛地闖進了房裏。

  房裏的光線很暗,隻看見前麵坐了一個人。見到曹玉幾人進來,起身上前。

  到了跟前,光線亮了許多。曹玉看此人,四十多歲年紀,姿態雍容,神情和善,不像壞人。

  來人向曹玉拱手:“不知太尉是零口大軍的什麽人?”

  曹玉道:“你又是什麽人?”

  那人看了看屋外,示意沈如常關上門。才道:“在下沈遵,現任臨潼縣知縣。”

  “哦——”曹玉聽了點頭,終於知道為什麽沈如常為什麽找自己了。臨潼縣裏隻有七百金軍,麵對自己三千大軍,可以說沒有一點勝算。臨潼縣城裏的人,開始給自己找後路了。

  曹玉道:“在下曹玉,是軍中副統製。知縣有什麽話,可以跟我說。”

  “原來是曹太尉。快請坐,快請坐。——七郎,把門關上,在外麵警醒些!”

  外麵沈如常稱是。沈遵吩咐完了,恭恭敬敬把曹玉讓到上座坐了。

  此時宋軍中的軍一級的長官有些混亂。一般稱統製,立奇功或者官資高的也有為都統製的。副職則有同統製、副統製、同副統製,位次依次降低。此外還有統領,也是統製之下副長官。統領之下又有同統領、副同領。倒不混亂,隻是官職太多。

  王宵獵的軍中比較簡單,現在長官是統製一員,副統製一員。

  曹玉是副統製,地位可比知縣高得多。沈遵本來以為出來查探地形的不會是高官,沒有想到是曹玉這種高地位官員,自然喜出望外。

  請曹玉落座,沈遵拱手:“不知是太尉親來。適才有慢待的地方,千萬莫怪!”

  曹玉道:“我是個帶兵打仗的人,不講究那麽多虛文。你是臨潼知縣,現在大軍就在城外,找我必然有話要說。有事還請知縣直講,不必說些虛文。”

  沈遵尷尬地笑。沉吟了一會道:“我本是漢人,京兆府鄉貢進士,家中薄有家產。金人占了臨潼縣後,抓了我的父母,逼我做這一個知縣。沒奈何,隻能從了他們。”

  曹玉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金軍占領的地方,很多官員都是這樣上任的。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金人覺得合適,就用軟的硬的手段讓你上任。當然,這樣上任的官,上任之後為非做歹的也所在多有,不是稀奇事。做的久了,很多自然而然就為金人效力了。

  鄉貢進士是唐宋時的叫法。即通過了發解試,獲得了赴禮部參加省試資格的人。與明清的時候相比,還不如明清的舉人。因為唐宋是依州發解,明清還有省一級的考試,舉人比鄉貢進士更加難考。

  唐宋時期,鄉貢進士,或者直接稱某州進士的,都不是正常意義的進士。如仁宋時期投到西夏的張源,便就是華州進士,實際上進京趕考落榜。對這些不了解的,以明清時期推測曆史記錄,很容易鬧出來笑話。陝西、廣西等邊地的州郡,經常連發解名額都湊不齊,鄉貢進士的資格獲得容易。許多地方的名人,都是鄉貢進士,後人就煞廢苦心考證是哪一年,是進士出身,實際上是不對的。

  京兆府是大地方,當然沈遵這個鄉貢進士跟小地方是不一樣的。

  沈遵斟酌了一會,又道:“聽聞朝廷大軍到來,我喜極而泣。我等淪陷於金人之手,哪個不是苟延殘喘?不得不活下來而已。王師既來,自然該為王師效命。”

  曹玉緩緩道:“知縣欲如何?”

  沈遵道:“我欲如此……不知太尉以為如何?”

  曹玉聽了,低頭沉思一會。道:“知縣若計議已定,自然大好!若是破了臨潼縣城,知縣自該記首功!事後我必稟明朝廷,重重封賞!隻是,此事不能有任何閃失!”

  沈遵聽了,搓了搓手。道:“這些日子,我受女真人的鳥氣也夠了!此番就大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