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改變軍製
  蔡口鎮阮家莊,張均看著眾人,道:“我剛剛從蔡州回來,見了新接任的解知州。解知州說,觀察鈞旨,命我們兩個月內滅了現在占據北舞鎮的馮暉等人。解知州認為,不必用兩個月那麽久,隻要一個半月,就可以做成此事。一個半月,我們時間不多了。”

  劉京道:“解知州如此不解人意!我們這裏近陳州,到北舞鎮要穿州過縣,許多麻煩!一個半月內辦成,豈不是故意為難我們?”

  張均斜眼看了一眼劉京,道:“我勸你,以後不要在解知州背後說他的怪話。這個解知州,可不如汪知州那麽好說話。而且心眼特別小,特別喜歡記仇。得罪了他,你自己忘了,他那裏還記著小賬呢!以前哪,我初入軍中的時候,不知道解知州的性子,觀察麵前一句話得罪了他。這種小事,我轉頭就不記得了。哪裏知道,嘿嘿,過了快一年,剿滅楊進的時候,他就命我帶幾個人偵察敵情,有意害我。還好爺爺我福大命大,毫發無傷,還立了功勞回來。那次我就記住了,寧可得罪觀察,不可以得罪他!”

  幾個人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看著張均。問道:“若是如此,我們應該怎麽做?”

  張均道:“能怎麽做?但凡解知州有令,就老老實實完成。在外麵,小心行事,不能再似從前那樣張揚。我估摸著,觀察也是因為我怕解知州,才會特意把他派來蔡州。諸位,但凡能傳回去的事情,一切都小心點吧!我身份不同,觀察麵前是有名字的,並不比解知州差了多少。真犯了事,解知州未必奈何得了我。至於你們,被解知州結果了性命,也隻能自歎倒黴!”

  王宵獵最初的手下幾員大將,軍事素養最高的是邵淩和解立農,其次曹智嚴,再次是餘歡。因為解立農心眼小,而且為人陰狠,王宵獵不敢把他放到特別重要的位置上。曹智嚴軍事上稍差一籌,但為人忠厚,老實謹慎,其實地位還更重要些。

  不過隻要不犯大錯,王宵獵還是會用他們。像張均這種性子,也隻有解立農能收拾得了他。

  眾人議論一會,一起問張均:“我們該怎麽辦?”

  張均道:“用三天時間,安排後方事宜。三天之後,出發去郾城,準備到北舞鎮做事。十天之後解知州會到郾城去,親自指揮此事。所以我勸你們,此次一定要小心,不要惹了解知州!這一年,邵統製與牛統製都成為大將,威權日益加重。解知州看在眼裏,難免有些不服氣。此次是要立些功勞,讓觀察看一看,他其實不差。你們立了功,那自然是好。一旦出了差子,解知州可不會饒了你們!”

  眾人一起點頭。張均是無法無天的性子,他都如此謹慎,可見這位解知州是真不能得罪。

  襄陽王宵獵的鎮撫使司衙門,西邊的參謀廳,一眾高官雲集。

  王宵獵對汪若海道:“鎮撫司現在軍政分開。東邊管民政,西邊管軍政。以後,西邊的衙門就歸參議管了。東邊歸陳求道所管,陳與義所管的還要別設一廳。”

  汪若海奇道:“除了軍政民政,還有什麽?還要單設一廳。”

  王宵獵道:“監察。不管是軍是民,既然有官,就必須要有監察。以前是轉運使管,現在鎮撫使下不設監司,就隻好另設官員了。”

  陳與義道:“我管了西邊許多日子,鎮撫一直不滿意,不得不請汪參議回來。說來慚愧!”

  王宵獵笑著搖了搖頭:“不能夠這樣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不是放到任何職位是都勝任的。讓你管了幾個月西邊官廳,是我的錯,沒有詳查你適合做什麽。對於官府來說,監察極端重要,怎麽強調都不為過。過幾天為你建座官廳,把此事好好管起來。”

  說到這裏,王宵獵又道:“其實我還想建座官廳,隻是一時沒有想好,過些日子再說。”

  陳求道問道:“還要什麽官廳?現在鎮撫使司類比藩鎮,主管一方。比照朝廷的樣子設軍政、民政和監官三個官廳是對的,如同朝中政事堂、樞密院和禦史台。再設一廳,又管什麽?”

  王宵獵道:“當然是管我們所有的人。朝中不但有政事堂、樞密院和禦史台,還有明堂,還有天地祭壇呢。我們聽命於朝廷,不必設這些,但類似的機構還是應該有的。”

  陳求道連連擺手:“這是僭越的事,萬萬不可!”

  王宵獵道:“所以我暫時沒有想好怎麽設,等一等再說。鎮守一方,我不會做僭越的事。”

  陳求道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顯然不讚同王宵獵所說的。

  王宵獵笑笑,沒有再說此事。

  牛皋問道:“不知觀察今日召我們來,是為了什麽事?本來以為有什麽大事,進來這麽講,又沒有發現什麽。著實讓人納悶。”

  王宵獵道:“一者是汪參議回襄陽,我們來不他接風。再一個,劉豫在大名府稱帝,接下來許多事情不同了,需要大家商量一番。”

  陳求道一拍手:“劉豫這無恥奸賊,真是瘋了!聽命於金人,他忘了張邦昌嗎!”

  王宵獵道:“金人一走,張邦昌立即還政於孟太後,官家可以賜死,對劉豫可做不到了。有了張邦昌的教訓,金人必然不會跟以前一樣。所以我說,要大家商量。”

  幾個人坐在參謀廳外,後邊的士卒緊張忙碌地收拾。

  看著汪若海,王宵獵道:“參議回來,主要是主管我身後的參謀廳。西邊其餘的衙門,大多都是隸於參謀廳之下。相比以前,這裏的衙門我又改了一下。機宜廳,直接隸於參謀廳之下,書寫機宜文字為參議屬官,不再另設衙門。軍械廳不變,主管軍中兵杖事宜。保甲廳改為動員廳,與東邊的動員廳一起,主管治下動員事宜。此外還要加設後勤廳,主管糧草、道路諸般事宜。除此之外還有作戰廳,與機宜廳一起直屬於參謀廳之下,不另設衙門。還要設一個訓練部,主管軍隊的日常訓練、軍務製定和檢查等。機宜和作戰廳,加上參謀廳的其他各機構人員,就組成了參謀廳。再加上軍械、後勤、動員、訓練等衙門一起就是鎮撫使司的司令部。除此之外,這裏還要設吏事、警衛和醫局,由我直管。”

  汪若海聽了,一下不由怔住。自己回到襄陽任職,萬沒想到下麵竟然會這麽複雜。想了一會,才問道:“鎮撫,這麽多衙門,可與以前不同。”

  王宵獵道:“當然不同。我們要建設一支新軍隊,一支能夠打仗的軍隊,一支與人民血肉相連的軍隊。這支軍隊不但與以前的禁軍不同,與其他地方的軍隊也都不同。”

  “為什麽?”汪若海問道。

  王宵獵道:“因為自道君皇帝起,除了在西方有戰功,麵對契丹,麵對女真,禁軍連連敗北,甚至不能一戰!不做大的改變,怎麽能夠驅除金虜!”

  陳求道道:“鎮撫如此安排,我本不該說什麽。隻是改變太大,隻怕一時運轉不順。而且這樣軍官增加太多,增加的軍餉,不如多招兵員。”

  王宵獵道:“軍官多不多,是看這些軍官有沒有用處,而不是看有多少人,花了多少錢。此事就先這麽定下來,一年之後,看看這些人有沒有用吧。”

  此次回汝州,王宵獵終於想通了,從自己的思想困境中走出來。許多事情,以前小心翼翼,現在則大刀闊斧。不隻是軍製要改,這次回來政治製度同樣要改。不是因為膽子大了,而是自己終於明白了自己要做什麽事情,要怎麽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