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舌戰群儒(上)
  “至於當陽之敗,數十萬百姓扶老攜幼相隨,劉皇叔不忍心棄之,因此日行十裏,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乃大仁大義也!”諸葛亮洋洋灑灑一片慷慨激昂陳詞,讓集賢堂眾人默然不語。

  “何況寡不敵眾,勝敗更是兵家常事,為何感覺羞恥?”

  “昔日高祖曾數敗於項羽之手,但垓下一戰功成,這難道不是韓信的謀略嗎?”諸葛亮望向張昭。

  “如此看來,國家大計,社稷安危必須要靠有主謀的人,而並不是那些隻會誇大其詞,無理狡辯之人”諸葛亮的目光又掃過在場的所有人。

  “那些以虛榮自欺欺人,自以為無人可比的人,實際上卻是臨危不能應變百無一用之人,這不是更讓天下人恥笑嗎?”

  呃...我來翻譯一下,意思是說: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麻煩自己對號入座。

  集賢堂中的英傑們也都聽出了諸葛亮的反諷,立刻就有人站起來陰陽怪氣道。

  “曹操屯兵百萬對江夏虎視眈眈,請問孔明先生對自己渺茫的前景有什麽展望呢?”

  衛寧撇了一眼說話的人,槍豪.虞翻。

  諸葛亮輕笑一聲“曹操招降納叛,收袁紹、劉表手下的烏合之眾,雖有百萬雄兵,但也不足為懼!”

  虞翻一聽,臉上嘲弄更盛了,質問道:“先生軍敗當陽,計窮於夏口,倉皇逃竄,幾乎無藏身之地,現在隻身過江向我東吳求救,竟然說不懼怕曹操?這等大言不慚豈不令人恥笑?”

  說完,嘲弄大笑。周圍也跟著虞翻一同大笑。

  諸葛亮怒氣值又滿了,默默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對虞翻冷笑道:“這不是虞翻虞仲翔嗎?你笑的太早了!”

  “用你的腦子想想,劉皇叔以數千仁義之師怎麽能夠抵擋曹操的百萬大軍?”

  “即便是這樣,我軍依舊可以齊心抗敵,哪怕多次慘敗還能夠浴血奮戰,再看你東吳兵精糧足,又有長江天塹,可有人卻未戰先降,勸說自己的主公屈膝投降,難道就怕天下人恥笑嗎?”

  “相比之下,你還敢說劉豫州怕曹賊?”

  說到這裏,虞翻已經啞巴了,想不到半點反駁的詞匯,但諸葛亮似乎感覺還不夠,抓著怒氣值爆發尾巴連步來到虞翻麵前。

  “當年仲翔在會稽太守王朗手下就曾經勸主公投降孫策,沒想到投降了東吳之後又要勸主公投降曹賊”

  “也不怪你,隻是舊病複發了而已”諸葛亮一副“我懂,你不必在說了”的表情讓虞翻血壓蹭蹭往上漲。

  諸葛亮心裏輕笑,你不是陰陽怪氣嗎?我也會!

  “孔明!欺人太甚了吧?!”忽然又有人站起來怒斥諸葛亮。

  諸葛亮一回頭,笑著抬手。“原來是步騭步子山,失敬,不知道子山兄有何見教”

  步騭抬手還禮,一臉輕蔑問道“難道先生想要效仿蘇秦、張儀用嘴皮子上的功夫就遊說我東吳對抗曹操?”

  諸葛亮微微搖頭,反問道:“難道子山兄認為蘇秦和張儀隻是一位說客?”

  “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為秦國宰相,兩人都有匡扶國家的大智大勇,難道不比那些欺軟怕硬苟且偷生的人強?”

  “你們尚且還沒見到曹操一兵一卒就已經聞風喪膽,畏懼投降,現在還有資格嘲笑蘇秦和張儀?”諸葛亮幾乎是一把刀一把刀插在步騭的身上,就差沒有指著步騭罵,你算什麽東西?看不起蘇秦和張儀?

  眾人見步騭難以招架,立刻有人頂上。

  “請問,孔明先生認為曹操是什麽樣的人?!”說話的是薛綜薛敬文。

  “曹操是大漢之賊!”諸葛亮想都沒想直接回答。

  “孔明先生此言差矣,大漢延續到現在,壽數將近,而曹操已經占據了天下三分之二,可以說是萬眾歸心,順應天意”

  “反倒是劉玄德不識天數,以卵擊石,怎麽又能夠不敗呢?”

  “薛敬文!”諸葛亮爆喝一聲,雙目帶電,可以聽出來他是真的發怒了,這次連蓄力都沒有。指著薛綜質問:“為何出此無君無父之言!”

  “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曹操祖宗為漢臣,食漢祿,作為子孫卻不知道報效,反而懷著篡逆之心,不是漢賊是什麽?!”

  “這樣的竊國大賊,本應該天下人群起而討伐!”

  “而你們!身為漢臣卻在這裏為曹操說話,不是無君無父又是什麽?”

  “你!”薛綜咬著牙,差點直接動手。

  “哼”諸葛亮冷笑一聲“你連和我爭辯的資格都沒有!還是回家弄明白什麽叫忠孝再說話吧”

  轉身,諸葛亮回到自己剛剛坐的地方坐下,麵色淡然,如果不是在坐眾人一個個都是豬肝臉色,不知道的還以為什麽都沒發生呢。

  “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卻是相國曹參之後,劉玄德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卻無處考證,世人隻知道他是織席販履之徒,又有什麽資格和曹操抗衡?”第四位受害者無縫連接。

  這次,不拿諸葛亮說事了,而是直接人身攻擊劉備了。

  諸葛亮又看向說話的人,頓時笑了,問魯肅“魯大人,這人莫非是當年袁術席間,盜橘子的陸公紀?”

  衛寧也多看了那人幾眼。

  在藍星的時候,他有看到過這個典故。

  “陸績懷橘”。

  說陸績小時候到袁術家做客,袁術請他吃橘子,結果他吃了還在懷裏偷偷放了三枚準備帶走,臨走起身的時候掉在地上被袁術發現了。

  袁術問陸績為什麽要偷橘子回去,陸績的回答是:這橘子很甜,我想要帶給母親吃。

  袁術對此非常驚訝,稱讚說陸績那麽小的年紀就知道孝順父母,長大後一定會成才。

  當然,這個故事教導人百善孝為先,孝心是要從小培養的。

  對於陸績來說,這應該是一件“光輝事跡”,是美談。

  但這個故事,其實也是可以從不好的方麵去看,比如年少為賊,既然想要帶給母親,為何不問袁術要,而選擇了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