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被卡脖子的科技行業】
  當天下午,天盛資本總部,總裁辦公室。

   助手韓秋琳進了陸鳴的辦公室,將兩份材料報告遞給他,“這份是投研分析部歸納的一係列國內被外國公司壟斷的關鍵技術及其所屬產業鏈,這份是秧視財經《對話》欄目製作組的邀請函,想讓你做個節目。”

   陸鳴說道:“對話?跑到他們那邊去就算了,推了。”

   韓秋琳補充道:“不用去他們那邊,他們今天就已經帶著設備和相關工作人員飛抵寧州,隻要你同意他們馬上就在這邊布景演播室,明天周六上午你去就是了。”

   聞言,陸鳴驚訝道:“人都已經來這邊?那行吧,既然都來了又是秧視的製作組,那就捧個場。”

   人都來了,也不耽誤時間,反正是周末,這個麵子給了就給了,挑的時間也還不錯,最近心情挺好的。

   “我這就去回函。”韓秋琳點頭,轉身離開了總裁辦公室。

   陸鳴拿起了投研分析部遞交的材料報告進行閱讀,這是他要的關於國內一係列待突破的卡脖子技術的產業現狀,隻要解決一個卡脖子的技術,就能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

   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不能抱著求經濟回報的心來做,那樣隻會獲得滿滿的一籮筐的失望,而且在獲得失望這點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所以資本肯定不樂意進來,但底層的基礎科研不突破,上層的應用技術也難有變革,也就有了科學與民生基金的介入。

   而應用技術這一塊,超大資本體量的天盛資本當然要介入,尤其是待突破的關鍵技術被外國人卡了脖子的,隻要突破一道技術封鎖,國產替代之後就能打破外國高科技企業壟斷這個產業的高附加值利潤,天盛資本投資了相應的企業就能帶來巨豐收的回報。

   於國於民於企業於自己都是有利的,隻有對目前壟斷市場的外國跨國科技巨頭是威脅。

   陸鳴是絕對不能忍的,中低端製造業沒有什麽利潤,隻有走向高端高附加值的產業才行,最不能忍的是老美現在還不讓他投資國外的高利潤高附加值的產業。

   就憑這一點也要把國內的一批產業扶起來,自己起爐灶,然後奪取外國公司壟斷的市場份額和高利潤。

   翻開材料大致一覽,各大待突破的關鍵技術及其所屬產業都在材料報告上了。

   高端顯示屏OLED生產設備真空蒸鍍機,這個是曰本人能卡脖子,差距在上遊的核心生產設備,國內平板顯示京棟方是第一,而且不出意外能做到全球市場份額第一,這也是天盛深100指數的重要成分股之一,還有個TCL也是。

   製造液晶顯示器用到的ITO靶材,曰本人和韓國人能卡脖子,國內的現在是質量不穩定、材料不過關、從實驗室到量產才能突破大尺寸領域。

   國產大飛機用的航空鋼材,鎂國人能卡脖子,這也是材料問題,超強度鋼純淨度不夠。

   新能源車的關鍵的鋰離子電池技術,鎂國人、曰本人能卡脖子,老美強於研發設計、曰本強於材料生產,國內屬於第二梯隊。

   全斷麵隧道掘進機主軸承,德國人、瑞典人能卡脖子,國內已經掌握直徑三米的主軸承核心技術,但走出實驗室仍然受到材料、工藝因素製約。

   機械設備高端軸承鋼,鎂國人、瑞典人能卡脖子,國內製軸工藝已經達到了先進水平,但差距的核心還是材料。

   高質量消費級電容與電阻,曰本人能卡脖子,國內的短板還是材料,小本子的MLCC產品可以做到一千層,國內產品在三百層左右。

   高端手機射頻芯片、高端濾波器、振蕩器等射頻元件,老美能卡脖子,國產半導體的差距很大是不爭的事實,國內的研究其實也做的早,但量產化的問題還是多,比如材料的一致性、電性能均勻性等,還是材料問題沒解決。

   工業仿生機器人觸覺傳感器,曰本人能卡脖子,國內相關企業大多做氣體、溫度等類型傳感器,生產工藝、材料純度不過關,產品的一致性比較差,又是材料問題。

   高速的光芯片和電芯片,老美能卡脖子,仲興通訊被製裁的用於光通訊領域的光模塊,低速的光芯片和電芯片到是實現了國產化。

   高端CT機探測器,鎂國人、荷蘭人與德國人能卡脖子,探測器製造工藝、材質都是機密,國內的醫學成像產業已經被老美的專利壁壘限製了。

   包括光刻機等等高端機器設備,卡脖子的一大票。

   “高科技產業的國產化之路,任重道遠啊!”陸鳴看著這份材料報告不禁輕歎了一聲,但對於天盛資本來說是機遇,其它資本其實也知道,但都沒有天盛資本的龐大體量和風險兜底能力,也就不敢第一個吃螃蟹。

   說白了就是輸不起,而天盛資本輸得起,陸鳴要是投錯了一個行業,那好,問題不大,去資本市場割一把可以補上虧空,去海外割一把,又是滿血的一條好漢。

   別的資本沒有這麽強大的收割能力,也忍受不了如此長周期的風險,以及押錯寶導致功虧一簣成了別人的嫁衣,而天盛資本由陸鳴執掌著,既有先知先覺這一無與倫比的優勢,又有強大的資本收割能力。

   隻要整體資產價格在漲,天盛資本旗下的LP機構就可以放心睡大覺,而且不會去阻止陸鳴。

   道理也很簡單,他們也很清楚卡脖子技術隻要突破一個,未來的回報是盆滿缽滿的。

   別的不說,真的把高端芯片半導體產業鏈給搞出來了,絕對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要知道國內現在每年對於芯片的進口規模,去年達到了1.63萬億元人民幣,今年的需求預計要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

   這是一塊多大的蛋糕?僅僅從每年進口各類集成電路芯片掏的錢就無需過多贅言,現在都是讓西方世界的跨國公司壟斷了這些利潤,大統領還不讓天盛資本投資海外的高科技企業。

   可想而知,僅僅隻是芯片產業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即便實現了一半那都是不可想象的巨大回報。

   陸鳴把材料報告合上放在辦公桌一邊的文件夾層裏麵,然後打開了行情軟件看了看科技板塊的走勢,尤其是芯片半導體板塊的情況。

   芯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怎麽搞?人才、技術研發缺一不可,其中資本的融資支持也是十分關鍵,高科技沒錢燒是玩不轉的,這也是天盛資本該扮演的角色,但錢從哪裏來?這是個大問題!

   毫無疑問,從資本市場融資而來,說融資是好聽了,說直接一點就是割韭菜,年初那一波藍籌大屁股閃崩就割了7500億出來。

   那是一網打盡,大小遊資、大小散戶、機構外資統統幹掉的結果,光是大小遊資就滅掉了好幾萬戶。

   年初的那把鐮刀落下來,是無差別收割。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