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影響
  楊彪很快穩定住了,他知道他必須穩住,否則人心必然不穩,如今大好局勢又要出問題了,而且朱儁留下的一些策略,他也在權衡。

  “陛下,這是大將軍為您留下的信件!”

  楊彪說道,將朱儁留給天子的信件送到了劉協身邊!東漢稱呼並不一定,早期稱呼皇帝為國家,親近的也稱天家或者大家,後期由於蔡邕的解釋,有時候也稱呼陛下以示尊敬,但並非常用。

  劉協看了看朱儁留下的書信,眼眶濕潤了許多,朱儁比起其他人來說,算是純臣,朱儁一生起於微末,全靠自身能力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即便後期執掌朝政,出任太尉,後又加升大將軍,但是始終一心為國,並沒有因私廢公,使得長安以及關中地區穩定下來了。

  “楊司空,大將軍的喪事一定要隆重厚葬,至於其他,司空與諸位大臣商議即可!另外大將軍的外孫調入宮內,出任郎官!”

  朱儁這樣的重臣過世,影響很大,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如身後的追封,諡號等等,對於財產朱儁也交代了,其一半捐給國家,一半由自己外孫繼承,朱儁也怕被吃絕戶。

  漢朝出現這種情況,女兒以及外孫是有繼承權的,這在漢朝有許多先例,朱儁單獨交是擔心財產太多,自己女兒可能保不住。

  朱儁是能臣,忠臣,但是清廉談不上!朱家業僅僅是朱儁崛起之後,朱家才有許多錢財,但是後繼無人。

  “老臣知道了。”

  劉協招朱儁外孫入宮為郎官也表示了天子的態度,即便朱儁身死,也不是你們能隨便欺淩的,誰讓朱儁的兩個兒子都死了,未能留下血脈。

  “陛下,依大將軍令,以董承出任衛將軍,伏完出任大司農,以張濟為車騎將軍,以段煨為輕車將軍,以鍾繇為司隸校尉!以楊懿為護軍將軍,以徐榮為屯騎校尉,以伏德為長水校尉,以伏雅為衛士令……”

  楊彪結合了朱儁的建議,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包括如吳碩,種輯等人皆開始掌握一些兵權。

  “可!”

  重用伏家是朱儁的想法,也是天子的意願,伏家曆來為漢臣,伏完又是駙馬,伏完之女入宮為天子貴人,如今天下大亂,伏家與天子已經是一體,這是必然的。

  自遷都之後,許多官職就非常混亂了,特別是皇宮內的,以衛士令為例,洛陽時設立南北宮衛士令各一人。

  但是到了長安,由於宮殿格局不一樣,自然無法如洛陽一般設南北宮衛士令,因此朱儁早前建議,就隻設衛士令一職位,待日後朝廷穩定了再行討論。

  楊彪匆匆忙忙的去安排了,他也猜到了朱儁的很多用心良苦,如張濟,張濟此人為西涼驍將,如今以高位籠絡住,避免其人心浮動,有不臣之心。

  至於西涼的另外兩位,馬騰,韓遂,這兩人之前已經封了不錯的官職,而且他們本來就不受朝廷待見,畢竟昔日為反賊,自然不可能加封。

  而且如今以朝廷加上西涼諸將領的實力,未必壓不住他們,自然不會考慮他們,更何況朱儁的建議,長安非長治久安之地。

  這也是東漢造成的,東漢定都洛陽,但是沒有恢複長安的經濟地位,長安本來在東漢初期經曆大規模的戰火,就有些破敗了。

  但是依然是比較重要的城市,不過由於宮殿年久失修,早已經破敗不堪,朝廷又沒有錢修宮殿,因此不少朝臣都希望遷回洛陽。

  舞陽縣。

  “報,天子使者來了!”

  曹操一聽愣住了,此時天子使者來了?之前沒有任何征兆,難道是出了什麽事情?

  “主公,天子使者用的是八百裏加急趕過來的,僅僅三人抵達,看來是出了大事!”

  戲誌才過來說道。曹操瞬間明白了,根據朝廷禮儀,斷然不可能置禮節於兒戲,看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鎮北將軍,天子密詔!”

  種輯也是氣喘籲籲的說道,這是楊彪與劉協等人商議之後的結果,認為還是依照朱儁留下的策略行事。

  曹操一目十行的看完了,然後又細細的看了一遍,心裏十分震動,沒想到事情發生的如此意外,朱儁之死對目前的朝廷來說,好比天塌一般。

  “曹仁,你率領一萬步兵,五千騎兵在此防守,佯攻,拖住徐晃的部隊!其餘返回濮陽,諸將速速準備!”

  種輯送來天子詔書之後,稍微休息便返回了長安,戲誌才等著曹操說明目前發生了什麽情況。

  “大將軍駕薨了!”

  “什麽?”

  “司空楊彪以及朝臣都打算遷都回洛陽,不過天子有不同的想法,因為大將軍臨死之前建議,不過是什麽建議不得而知!”

  曹操說道,他要回濮陽準備事情,早前,毛玠等人就提出過奉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認為時機剛剛好,此時正好是機會。

  “正是我軍機會,主公當上奏,順便聯係鍾繇,讓天子來兗州,屆時我軍奉天子,正好名正言順。”

  曹操看著興奮的戲誌才,他也知道這是機會,荊州占據了地利,從地圖上來說,荊州主要的敵人都在北方,因此地緣政治比較好,至於交州,曹操等人哪裏不清楚交州怎麽可能是荊州的對手。

  無非是耗費荊州精力罷了,使荊州的發展緩慢一下而已,而袁家兄弟占據了天時,袁家四世三公,布局百年,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袁家崛起,乃天時。

  曹操若要發展,必須要占據人和,什麽是人和,天子便是人和。漢室四百年,依然有不少忠於漢室的,況且此時的曹操並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隻是想平定天下而已。

  襄陽。

  “楚侯,事情也討論這麽久了,該有定論了吧?”

  “不及,宗正,如今你看到了,襄陽不管是大儒還是民間對此都議論紛紛,況且老夫曾經答應過天子,護公主安全!若公主受到了傷害,老夫日後有何麵目去見先帝!”

  劉表當然繼續拖了,這種事情,時間久了就會發生很多變化,況且天子並沒有明確表態,這樣的情況,為臣子更要心領神會。

  “楚侯,這樣我也不好交差啊!”

  “無礙,宗正在襄陽繼續待一段時間就是了,看看襄陽的美食,想必宗正還沒有完全領略,不急在一時!”

  劉艾聽了也是沒有辦法,想走必然要劉表點頭,如今非昔比,諸侯勢大,不是昔日,況且他這樣回去確實沒法複命。

  “主公!”

  蒯良匆匆忙忙的趕了過來,附在劉表耳邊說了一番話。

  “什麽!”

  “此事千真萬確!”

  劉艾看著這兩人,不知道什麽情況。

  “大將軍有大功於漢室,當派人吊唁,何人比較合適?”

  劉表問道。

  “吊唁?楚侯,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宗正,大將軍駕鶴西去了。”

  劉表說完,劉艾也愣住了,朱儁死了?怎麽可能,昔日三傑,皇甫嵩,盧植已經離世,如今大漢定國支柱朱儁又逝世了,莫非!呸!

  “楚侯,老夫為宗正,此事必須回去了,至於公主的事情,繼續討論,待大將軍事情處理完畢,老夫再來荊州!”

  劉艾說道,劉表到不反對,反正事情繼續拖就可以了,況且他現在也要討論局勢,朱儁之死對朝廷會產生什麽影響,對荊州又有什麽影響!

  “到也好,如今風雨飄搖,我劉表為漢室宗親,定然會致力於恢複漢室昔日榮光,如果朝廷用的上,我劉表義不容辭!”

  劉艾也聽明白了,深深的看了劉表一眼,走了。

  “主公,宗正是明白人,想必會知道怎麽做的!”

  “主公,確實如此,如今曹孟德都是鎮北將軍了,主公資曆,更上一步自然是應該的!”

  蔡瑁此時也回來了,看來南陽的局勢還不錯,蔡瑁有空回來就說明起碼不激烈,也無需蔡瑁一直在前線督戰。

  “德珪,南陽什麽情況?”

  “曹孟德退了,留下了曹仁與徐晃在葉縣對峙,想必也是收到了剛才的消息!”

  蔡瑁也聽到了剛才的情報,說道。

  “琮兒說過,曹操可能會奉天子以令諸侯!看來曹操這是準備這事了,而且曹操與袁紹決裂,怕是朝廷起了關鍵作用,目前的情報很明顯了,曹操與公孫瓚,呂布形成了聯盟,袁紹現在也很難!”

  劉表說道,袁紹被這三圍攻,並不好受,曹操實力不如袁紹,但是目前來說,差距沒有想象的那麽大,加上呂布,公孫瓚的實力,袁紹還不一定能贏。

  呂布本身驍勇善戰,麾下張遼,高順屆時善戰之人,如今有朝廷支持,並州一些世家就算不支持呂布也不會現在就下注支持袁紹。

  張楊能力也非常不錯,隻是為人過於明哲保身!更何況,劉琮的情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董昭!如今已經在呂布麾下了!

  董昭屬於三國頂尖謀士,在袁紹手下就戰功卓著,可惜董昭的弟弟與張邈關係很好,袁紹想殺張邈,因此便有人進讒言,董昭準備去長安,結果被張楊留下了,隨後在劉瑾的斡旋下,董昭到了呂布帳下。

  “這倒是曹孟德的性格!”

  少年時候,蔡瑁曾經與曹操有過來往,因此對曹操也算是熟悉。

  “主公,目前曹操怎麽做,並非主要!我荊州現在主要的是派何人去吊唁大將軍,同時要為主公謀取更匹配的官職!”

  蒯柔點出了重點,蔡瑁也是點頭,劉表官職越高,他們自然是水漲船高,這是他們這些人的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