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布局倭奴國
  七天的時間,永康縣熱火朝天的工作,已經搭起來了一座兩層的木製樓房!道路的夯實,以及城牆的建設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武曉,你那邊的水井還需要多少天?”

   “將軍,還需要三天,三天保證完成任務!”

   已經是第二口井,南方的好處,打井比北方要容易一些,主要是地下水位相對淺一些,土質相對也更軟一些。

   打井工程有大有小,李嚴讓人打的井不過七八米,相對難度不大,如果要打二三十米深的井,難度就很大,工程相對大很多。

   打井正常的話出水後往下再打幾米就可以了,永康這邊挖了三四米就開始出水,每個地方不同,南方井淺,北方井深!

   李嚴也聯係到了三個鄉,水稻即將收割,各鄉寨都不願意離開,李嚴在每個鄉都派了一曲軍士協助,負責其安全。同時加大了巡邏的地方以及強度。

   “將軍,祖箭負責押送糧草以及各項物資來了,其中送來了軍犬十條!藥物也送來了不少,包括雄黃粉!祖箭交接完之後已經返回駐地!”

   李嚴大喜,立馬讓的士兵將雄黃粉撒起來,南方的蛇蟲鼠蟻太多了,每天都能打死老鼠,他雖然在丹陽的時候就適應了,不過依然極其討厭。

   軍犬的到來使得巡邏更方便,李嚴也是放心了不少!狗的嗅覺在夜晚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非常有助於巡邏。

   永康縣地勢平坦,四麵環山,其中與目前曹兵的駐地長山鄉之間,有一條地勢相對平坦的道路,這保證了永康與外界有比較便捷的溝通,也保證後勤物資比較容易運送到永康。

   長山鄉,後世的金華市所在,長山鄉也在劉琮的規劃範圍,但是一步一步來,劉琮要完全平定山越,必然是步步為營,步步推進!雖然耗時長,但是效果好。

   長山鄉和永康縣的人口是差不多,還是以為長山鄉的地理位置更好,地勢更平坦,更適合農業發展。

   “報!將軍,蕩寇將軍的情報!”

   李嚴也是收到了劉琮的回信,看了看,李嚴興奮了很多!劉琮已經安排賈詡著手在諸暨,烏傷,長山鄉,太末縣等地建立大量的驛站!

   劉琮麾下的郵驛建設對軍隊情報有極大的加成,這些一旦建設完成,使得山越的活動範圍更小!

   這也是劉琮有意為之的戰略,劉琮並不希望會稽的山越向西邊逃竄,有意讓賀齊,李嚴緩一緩!太末縣的西邊是衢州,衢州過去便是上饒了。

   如果能壓製山越向西南方向,則對劉琮的戰略布局更好,上饒雖有駐軍,但是數量並不多,整個上饒有兩個營的駐軍,分散在上饒的各個地方!

   劉琮收到李嚴的消息之後,開始考慮會稽的情況,劉琮一邊派人將信件送過去,自己帶著典韋等人親自前往山陰。

   會稽的問題多,許多在劉琮看來是需要改革的,首先是句章縣,鄮(mao)縣,鄞(yin)縣三縣需要進行重新劃分。

   劉琮打算取消鄮縣,鄞縣!鄞,本意是指邊界。劉琮可是要向外擴張的,為了以後準備,劉琮準備將舟山附近的島嶼納入句章縣管理。

   同時設寧波縣,以及寧海縣。不過這些需要和盛憲商量,對於盛憲的態度,劉琮是有些猜不透的,雖然其與劉琮合作,但是總覺得藏著了許多東西。

   劉琮是考慮中原的情況,作為一個穿越人士,自然要來一些不一樣的攻略!幽州地處北方,朝鮮半島北部屬於幽州。劉琮已經在考慮,如果有足夠的戰船,且有穿越大海之能力!

   劉琮準備直接進攻朝鮮半島,這些地方,劉琮可不準備搞什麽宗主國之類,從舟山到朝鮮半島直線距離約七百公裏左右,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遠。

   “盛老,這是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劉琮將自己對會稽重新劃分縣域的想法說了一下,盛憲則在思考,劉琮也不著急!不僅僅是寧波,在剡縣西南設立吳寧,在長山鄉設立金華!金華之名,乃因地處金星婺女爭華之地,故取此名。

   “二公子能否說說為什麽要這麽做?”

   “無他,山越猖獗,如果要完全的平定山越,使百姓安居樂業,最好的辦法是通過逐步壓縮山越的活動空間!設縣修築縣城,安排駐軍,山越活動範圍小,也無法劫掠,長此以往,山越要不融入我大漢,要不就此消亡!”

   盛憲還是在思考,東漢末年,如盛憲這類年齡較大的都比較掙紮,是效忠漢室還是效忠諸侯,劉琮也理解,劉琮沒有朝廷就擅自劃分縣域!劉琮言是為了百姓,劉表又有督四州軍政之權,看似合理,還是有漏洞的。

   “既然是為了百姓,老夫當然不會反對!還需二公子與楚侯派人向朝廷稟明情況,相信朝廷也會理解楚侯與二公子的苦心!”

   劉琮也是沒有辦法,隻能點頭稱是!啟用盛憲是為了穩定,自然是有利有弊,盛憲當時是最適合的人選。

   劉琮召見了蔣琬,祖郎,虞翻,董襲等人!谘詢意見,特別是虞翻,虞翻識時務,對劉琮非常看好,會稽虞家更是會稽的大家族。

   “公子的意見非常好,翻以為對山越當徐徐圖之,此前還擔心公子急於求成!至於句章,公子為何要如此劃分?”

   很顯然,句章不是為了山越,句章三縣都靠海,劉琮這樣劃分,虞翻也沒有猜測是為了什麽,在他看來,沒有必要。

   “虞翻可知倭奴?”

   劉琮問道。

   “公子是說昔日在光武帝時期以及安孝安皇帝期間來我朝求見過的倭奴國?”

   “正是,倭奴國位於我揚州西北方向,從海上前往,約一千七百裏!我根據一些商人聽說的傳言,說如今倭奴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

   昔日倭奴國既然接受我大漢印綬,那便是應該是歸我大漢管理,我大漢豈能讓他們如此胡亂行事,琮準備在句章發展水軍,待機會合適,一舉出兵,將其重新納入我大漢版圖!”

   劉琮義正嚴詞的說道,虞翻未曾想到劉琮已經在考慮這樣的事情了!昔日倭奴國來大漢,倭奴國王獻上百姓名冊!但是大臣以為,倭奴國在很遙遠的地方,就放棄了!

   虞翻也驚訝了,劉琮居然已經打探到距離了,一千七百裏,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從句章到長沙郡的嶽陽,差不多也是這個距離。

   “公子,有多大麵積?”

   “尚且不好估計,但是我聽一些幽州的商人說,應該有揚州那麽大!而且他們的武器還比較落後,我大漢當開疆擴土,為以後的子民留下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虞翻聽了頗為驚訝,居然有這麽大,而且還是海島,這可不小,如果真的能征服,這等開疆拓土之功,必然是留名青史!

   劉琮在引導他們,東漢時期的科技,就算沒有劉琮的加入,大部分科技都領先世界數百年,甚至千餘年!很多技術,東漢就開始運用,而歐洲等到十六七世紀才開始使用。

   這一點便是儒家的問題,自漢朝以後,儒家成為主流,儒家並非其他學說,儒家或許能出安邦治國的人才,但是幾乎未曾出現開疆拓土的情況!儒家天天喊行王道,王道壓根無法開疆拓土!

   班定遠棄筆投戎,收複西域,可惜朝廷這些儒家以為,西域不過蠻荒之地,沒有什麽價值,就這麽放棄了!

   劉琮瞄準的不僅僅是諸侯,還有廣闊的世界,始皇帝沒有地圖,他所以沒有去征服世界!劉琮可是知道全球的情況!隻要交通跟的上,疆土再大,管理也跟得上!

   “公子是想在舟山島發展水軍,適應大海的風浪?”

   “正是!”

   “公子,末將願赴湯蹈火!”

   董襲也聽明白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之前還抱怨,平定山越,他當仁不讓,一直有些小情緒,沒想到咱公子還是照顧我,居然留下了這等美事!

   “元代,你也別著急,舟山,岱山一帶發展水軍是必然的,但是夏季多大風,因此你的水軍暫時還是留在句章,待秋季之後再行動!

   仲翔,公琰,我的想法是,秋季之後,祖郎所部調往會稽南部協助剿滅山越,祖郎校尉對山越了如指掌,可對山越進行招撫!不過年後,會稽,吳郡的徭役必然免除!

   屆時公琰與仲翔要準備好進行擴軍,同時我需要你們加強管理,務必將會稽掌握在手,一旦有什麽突發情況,你們能及時處理!”

   “諾!”

   劉琮交代之後,眾人充滿了幹勁!祖郎知道,秋收之後,山越必然要下山劫掠,要不然沒糧食過冬!那時候他去招撫一下,功勞也是唾手可得!祖郎也充滿了喜氣!

   原以為調離丹陽是將他架空,沒想到還有功勞,沒有怨言了!至於虞翻,蔣琬都驚訝到了,劉琮從未表現出這些東西,沒想到不聲不響就開始布局數年以後的事情!再說了,如果能遠航大海,那就不該僅僅是倭奴國!

   揚州屆時可直接進攻齊魯之地,這裏麵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不過這位公子沒說,應該是有自己的打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