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一章 孫策劉繇議和
  “魯肅拜見二公子!”

   “子敬來了,快坐!”

   劉琮終於將魯肅盼了過來,魯肅是東城縣人,目前處於袁術的管轄之地。劉琮為魯肅介紹了荀攸,周尚。

   “子敬,關於我的提議你考慮的怎麽樣了?”

   劉琮問道,魯肅看了看,似乎有些顧慮。

   “都是自己人,但說無妨!”

   劉琮也看出了魯肅心中疑慮。

   “敢問公子誌向?”

   “匡扶我大漢基業!”

   劉琮回道。

   “公子準備如何匡扶大漢?”

   “家父是鎮南將軍,有持節,開府的權力,並督四州軍政,先拿揚州,鞏固揚州之後,同時攻伐交州,益州,以四州之力並力向北,天下可定!”

   在這種事情上,劉琮無需躲避。

   “公子有把握?”

   “當然有把握!昔日漢武帝也非嫡長子!”

   劉琮說了一句,荀攸笑了笑,魯肅也明白了,至於周尚,他不是多嘴之人,日後劉琮還是要器重周家,知道也無妨!

   “魯肅拜見主公!”

   “子敬快快請起!”

   劉琮趕緊扶起來,劉琮向魯肅介紹了揚州的大致情況,魯肅聽了也明白了劉琮的意思,魯肅已經二十有三,其才能出任一方縣長綽綽有餘!

   魯肅也一直在關注揚州局勢,陸康身體不好的情況他也知道,一旦陸康出現意外,荊州和袁術定然會在廬江進行爭奪,那時候樅陽就非常重要了。

   南陵縣與樅陽隔江相望,到時候南陵縣將會是樅陽最重要的後勤支援,其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劉琮這是為以後布局。

   丹陽郡的格局和豫章會不一樣,首先豫章是不會設南北都尉,黃祖是劉表的親信,其自身也是掌兵之人,這是不一樣的。

   任命周尚更多的是象征意義,這點上劉琮和劉表都清楚,對於周家都暫時沒有太多的信任,畢竟周瑜和孫策的關係擺在那,而且周瑜也不願意表態。

   丹陽郡也新增了南陵縣,石台縣,寧縣,黎陽縣。石台縣位於黟縣的正西方向,寧縣位於宛陵縣的正南方向,黎陽縣位於歙縣的西南方向。

   四縣的設立都是為了加強管理和開發,劉琮要開始著手攻略丹陽北方六縣,六縣所占的麵積雖小,不過人口占了丹陽郡近半,是丹陽郡最為富碩的地方。

   其中包括了秣陵,也就是後世的南京,除了李通,文聘,劉勳以及蘇飛部,其他軍隊的調動會比較麻煩,降兵需要操練,一旦大軍調離劉琮也擔心反複。

   其次要安頓好了這些山越百姓之心,百姓歸心之後,劉琮才會考慮向吳郡大規模進攻,除非用孫策那種辦法,先打下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孫策也知道劉琮的做法,這才有了他加速在吳郡征伐,他很清楚劉琮肯定會先治理之後再考慮向北或者吳郡進攻。

   鄧方手下有兩營軍士,這兩營軍士是原先駐紮在皖口的,加上收攏的降兵,張武麾下的一營軍士,目前約有兩個團的兵力。

   宛陵,涇縣等地留下兩個團的兵力應該是足夠了,霍篤再收編一個團的兵力,兵多有弊端,糧草的壓力會非常大。

   “主公,襄陽,長沙郡一共運送了鎧甲,武器五千套,預計一個月後,武器會運輸五千過來,但是鎧甲暫時是跟不上!”

   荀攸說道,這也是目前的問題,招收了這麽多降兵,但是能裝備起來的鎧甲,武器是遠遠不夠的。未來一年都不夠,這也是劉琮頭疼的地方。

   “二公子,無需擔心,雖然生產速度跟不上,但是隨著宜春等地的發展,生產力度必然會越來越多!”

   龐季倒是不擔心,目前荊州的生產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荊州都生產不過來,其他地方更是生產不過來。

   “龐將軍,我將率軍向北,此地就交由你負責,霍篤聽候你的指揮,降兵的操練,已經其手中的武器回收,組織鐵匠鍛造等這些事情都要麻煩你了!”

   “放心,老夫必然為二公子做好後勤!”

   龐季信心滿滿的回複道,劉琮要向北進駐蕪湖縣,黃忠率軍已經前往,劉琮隨後率荀攸部以及的狼衛營前往。

   陳到部暫時會駐紮在寧縣,協助寧縣的建立以及一些基礎設施的修建,同時對寧縣一帶就行剿匪,確保附近不再有山越,山匪。

   “主公,元直傳來消息,歙縣的水軍已經沿浙水出發!”

   徐庶,董襲的速度超過了劉琮的想像,隻能寄望他們能順風順水,劉琮也擔心他們會出現如李嚴的情況。

   李嚴目前依然在休整,其患病的大部分士兵已經好轉了,但是病去如抽絲,身體隻能暫時慢慢恢複才有作戰能力。

   富春。

   “父親,我們是否響應伯符?”

   孫暠興奮的問道,孫策起兵之後,孫暠可是一直關注了孫策的發展。

   “伯符的事情,暫時不急,你安心讀書!”

   孫靜收到孫策的信件之後並沒有什麽表示,孫靜更注意孫家的傳承,而不是爭霸天下,他們三兄弟,長兄死的早,孫堅征戰的時候,孫集糾結了祖宗,鄉裏五六百青壯依附孫堅。

   後孫堅北上參與討董,孫靜便留在富春,如今兩位兄長已經去世,孫賁和孫策都與荊州征戰,若是他也參與的,日後孫家便沒有了回旋餘地。

   “父親是擔心伯符兄長未來不是荊州的對手?”

   孫靜的此子孫瑜問道,孫瑜今年十八,更得孫靜喜愛,與孫暠不同,孫瑜性文靜,喜讀書。

   “目前荊州勢大,伯符隨借助袁術之力,但是懸殊過大,伯符的性子與兄長相似,若我加入,日後吳家堪憂!”

   亂世之中,大部分家族更多的是考慮家族傳承,並非是爭奪天下,在世家眼中,皇帝輪流做,家族傳承才是最重要的。

   “父親,不能這麽說,如果我們在富春起兵,前後夾擊劉繇,不出三月,吳郡定然落入我孫家之手!”

   孫暠則不認同孫靜,他有野心,不甘於這種情況。

   “這是富春山那邊傳來的消息,荊州軍已經從水路經浙水向富春而來,目前離富春山不到五十裏地,你麵對荊州軍有多大的勝算?”

   孫靜說道,孫暠一聽大驚,荊州軍已經向著吳郡來了?富春山位於富春縣西邊,距離富春縣約八十裏地。

   孫靜已經派人去通知孫策荊州軍的動向,至於孫策能如何應對就是孫策的問題,一旦荊州軍兵臨富春縣,對吳郡將造成極大的震動。

   孫策收到孫靜的消息之後,也是沉默了許久,這和他想的不一樣,他沒有想到荊州軍會通過浙水進攻吳郡。

   “主公,全椒戰報!荊州軍突襲全椒縣,全椒,阜陵兩縣落入荊州軍之手,荊州並未停止,其中約萬人直接向廣陵進軍!”

   秦鬆匯報道,孫策看了看地圖。

   “派人去向劉繇議和!”

   孫策隻能暫時停止對吳郡的攻伐,荊州軍的這打法與他想的不一樣,原以為荊州軍拿下牛渚口之後會進攻石城縣等丹陽郡北部,因此孫策在丹陽郡北部布下了防禦。

   他沒想到劉琮會派兵直接攻打廣陵郡,攻打自己的大本營,他必須要解決這個隱患,其次是富春縣,一旦荊州軍拿下富春縣必然使得吳郡人心浮動。

   不如與劉繇議和,讓劉繇去對付荊州軍,讓他們消耗,秦鬆立馬去吳縣了,目前最大的敵人是荊州軍。

   “秦鬆見過劉刺史!”

   “哼!”

   刺史是劉繇之前的官職,刺史和州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官職,刺史屬於監察官吏,與郡守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係,州牧不一樣,他是郡守的上級。

   孫策作為袁術的麾下,當然是不會承認劉繇的,並且袁術有任命惠衢為的揚州牧,現在的孫策還需要依靠袁術,自然是要站在袁術這邊。

   “秦鬆,你這是來找死?”

   “明公,此獠如此猖狂,殺了他便是!”

   劉繇麾下是群情激憤,都叫囂著要殺了秦鬆。

   “說吧,什麽事?”

   劉繇還是比較冷靜,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再說他也想聽聽秦鬆想說什麽!

   “鬆此次前來,乃是議和!”

   劉繇一聽愣了,議和?兩軍多次交戰,劉繇目前占據了下風,他此時議和,劉繇有些摸不著頭腦。

   “劉刺史,目前揚州最大的敵人是荊州軍,我們相鬥,荊州軍坐收漁翁之利,根據我軍的情報,荊州軍目前沿著浙水向富春進兵!”

   “什麽!”

   孫家的情報當然是不會共享給劉繇,劉繇一聽也是大驚。

   “此話當真?”

   “劉刺史,目前荊州軍應該距離富春縣不遠,或許已經抵擋富春縣,我收到的情報也是幾天前了!”

   秦鬆說完,劉繇立馬派人去打探虛實,荊州軍若是拿下富春就如同一把尖刀插在吳郡與會稽之間。

   “你們會這麽好心?”

   周昕與孫家一直不和,出言說道。周昕與袁術不和,昔日周昕擔任丹陽太守的時候,袁術曾經派吳景,孫賁攻打,周昕為了百姓解散部隊,返回會稽,如今在劉繇手下任職。

   “荊州軍準備攻打廣陵!”

   劉繇一聽也明白了,孫策準備回師廣陵。

   “既然是議和,那便將你們拿下的地方歸還!”

   “不可能,劉刺史,頂多魚死網破,但是我軍大不了退回廣陵,劉刺史可有退路!”

   目前吳郡的曲阿,丹徒兩縣在孫策軍手中,毗陵縣部分也在孫策軍手中,目前兩軍在毗陵縣交戰。

   “你回去告訴孫策,就說我答應了。”

   劉繇權衡之後,就如秦鬆所言,他沒有退路,荊州一旦進入富春等地,會稽,吳郡就被分割了,到時候人心難測,會發生什麽事情他也不敢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