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新野伏擊
  “主公,尚未打探到劉琮軍的蹤跡,我軍懸賞也無人出來告密!”

  “伯陽送回去了?”

  “嗯,伯陽已經派人送回陽城修養!”

  孫堅看著手中的情報,有些憤怒,看來這便是荀攸的後手,這群文人就知道玩弄陰謀詭計。

  “主公,怎麽了?”

  “劉表派人在汝南散播說我在洛陽等到了玉璽,此時怕是袁公已經知道了。”

  “主公,當派人前往解釋,若此時沒有袁公支持,我軍很難攻下荊州!”

  程普一聽也臉色不好了,孫堅有兵,但是沒有地盤,自然糧草等都依賴袁術,若是袁術斷了其糧草,孫堅早前失敗的事情又要重演。

  “德謀,你以為解釋有用?袁公手下不少都嫉妒於我,若是聽到這消息,無需劉表派人,他們便主動建議讓袁公斷了我糧草!”

  “主公,要不我們返回陽城?”

  “公覆,潁川四戰之地,袁公讓我在潁川就是為了防備劉表,袁紹的!回潁川若是沒有袁公支持,我軍能堅持多久?”

  “主公,那你說怎麽辦,我們照辦便是!”

  “不管劉琮了,我們先攻打樊城,然後攻打荊州,若是半月之內能下襄陽,則荊州可定,若是不行,我等繞道,通過襄陽直接入江夏,直奔長沙郡!

  同時派人去袁公那邊辯解,說此事乃劉表的反間之計,請袁公不要相信這等謠言!另外在派一些人去長沙郡聯係桓家,最好能讓桓家能裏應外合!”

  “諾,我等這就去準備!”

  程普很清楚,昔日孫堅在長沙郡的時候,與長沙的世家相處還算愉快,孫堅負責軍事將政務大多委托給長沙世家,若是孫堅攻入長沙,世家或許會倒戈。

  楊弘看了看手中的情報,不管是誰遞過來的,此事必須馬上去稟報主公,孫堅狼子野心,楊弘一直建言袁術防備著孫堅。

  “主公,孫堅包藏禍心!目前各地都在傳孫堅獲得了玉璽!”

  “什麽,當真?”

  袁術不臣之心一直有,玉璽在袁術看來至關重要,如果他能獲得玉璽,在他看來,那就天命選擇了他。

  “雖然此事有可能是劉表派人宣傳,但是極有可能是真的,主公若要知真偽,派人去詢問一番,讓其交出當日隨孫堅在洛陽的士兵!

  若是孫堅沒有猶豫,立馬交出,那麽便是劉表的反間之計,若是孫堅猶豫,那麽便可斷定此事是真的!”

  “可,你速去安排此事!”

  袁術雖然表麵沒有看出什麽,但是楊弘很清楚,袁術心裏估計已經是翻江倒海了,袁術的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此時的劉琮已經到了峴山安營紮寨,在此準備伏擊工事,襄陽城防想短時間破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裏應外合!二是消耗戰,兵圍襄陽,圍個三五年,或許能耗盡襄陽內的物資。

  劉琮出征前就和劉表商議過,雖然荊州世家目前上下一心抵禦孫堅,但是該有的防備措施必須要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新野,李乾以及典韋,李通等部在此埋伏,此戰由龐季指揮,力求保證最小的傷亡,敗了也無所謂。

  “龐軍師,您說孫堅什麽時候過來,會不會發現?”

  “嗬嗬,典將軍,發現不了,但是孫堅肯定會小心謹慎,我軍是占不到便宜的!”

  劉琮與龐季,荀攸早就商議過,前麵三次孫堅既然已經識破了驕兵之計以及減灶之計,但是劉琮部隊的突然消失,孫堅肯定會謹慎防備。

  而且孫堅前麵幾次獲得了近萬斛的糧草,孫堅兵不過兩萬二,萬斛糧草足夠支撐他半個多月的,加上他自身攜帶的糧草,因此絕不會求速戰速決。

  但是即便如此,孫堅即便沒有輕敵之心,但是軍士就未必了,如果劉琮麾下是百戰老兵此時伏兵即可強破孫堅,可惜,劉琮手中操練的士兵未經曆過惡戰洗禮。

  孫堅此時一直在強調不可輕視,荀攸乃大漢名士,精通謀略,此前不過是孫堅將計就計獲得了大量糧草輜重,不可輕敵。

  “主公,雖然再三反複,但是不少軍士中已有輕敵之心!”

  “主公,德謀,你們過於小心了,某看荊州兵不過土雞瓦狗,不堪一擊,不必擔心!”

  黃蓋對此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荊州兵不過爾爾,荀攸也不過是浪得虛名,因此難免有一些驕縱之心。

  “射箭!”

  兩邊的樹林中射出不少弓箭,弩矢,不少士兵中箭,以典韋為首虎衛連和李乾麾下的五千士兵正麵突襲孫堅。

  而李通則攻擊其尾部,使其首尾不能相連,龐季帶領少量士兵居中調度,看是對孫堅部隊展開迅猛攻擊。

  “鐺!”

  典韋直接突擊孫堅,雙鐵戟直接攻向孫堅,孫堅憑借本能的反應抵擋主,但是一時間也震得虎口發麻。

  “這廝好大的力氣!”

  孫堅沒有防備,一下吃了暗虧,典韋開始得勢不饒人,但是韓當等人也反應迅速,開始圍攻典韋。

  “主公,就是此賊傷了伯陽!公覆,我等一起拿下此獠!”

  孫堅一聽也是憤怒了,就是這個賊子,居然暗箭偷襲,不講武德,既然你不講武德就別怪我們一起上了。

  典韋絲毫不慌亂,即便被三人圍攻,依然是有守有攻,典韋的目標就是拖住孫堅,使其無法指揮部隊。

  “主公,不好,尾部被荊州軍猛烈攻擊,死傷慘重,還請速速支援!”

  朱治在尾部被李通殺的落歡而逃,向孫堅求助,李通也是一名驍將,李通手下本就有不少江湖豪傑,戰力非常強悍。

  “德謀,你去穩住!待我等擊殺此獠便來助你!”

  孫堅所在的中軍在經曆剛開始的慌亂之後,開始穩住陣腳,但是尾部而被李通殺的四散逃命。

  漢朝部隊,一般來說,先鋒為精銳中的精銳,而尾翼則相對戰力薄弱,加上又無大將坐鎮,朱治雖然有一定武力以及指揮能力,但是比起沙場驍將還是差了許多。

  程普領命,立馬率部去穩住尾翼,龐季居中查看,一看孫堅陣型即將穩定下來,立馬撤退。孫堅軍皆是沙場老兵,一定穩固下來,其戰力是強於荊州軍的。

  “主公,荊州兵撤了,要不要追?”

  “不可,萬一有伏兵,我軍便更加困難!況且黃漢升未見!定然是有伏兵的!”

  黃蓋詢問是否追擊,但是程普很快就否定了,此役應該算是荊州軍小勝,荀攸的計策是小勝也行,敗了也可,但是不可讓孫堅察覺出荊州兵在演戲。

  要逼真,這樣才能讓孫堅這樣的名將上當,荀攸當然清楚,荀攸每次都在計算孫堅的極限。劉琮也在向荀攸學習。

  “軍師,為何你認為孫堅第三次不會全力圍剿我們?”

  “兵法有雲,虛虛實實,我軍前麵兩次示敵以弱,以孫堅的經驗,定然會認為我軍第三次乃真正的埋伏引誘其劫營。

  因此,第三次,我軍仍然能從容脫身,但是事不過三,再行此計,怕是想脫身就沒那麽容易了,但是即便如此,孫堅軍的軍士必然起驕縱之心,此乃人性!

  因此此次出擊,最差也是不勝不敗,如果不勝不敗最好,若是小勝也行,若是大勝,孫堅必然會倉皇推出荊州,孫堅不死,日後荊州不得安寧!

  因此,絕不能大勝,必須要將孫堅留在荊州,此次應該是不勝不敗,我軍即便戰損比低於孫堅軍,但是我軍的數量是不如孫堅軍的!主公是時候回襄陽受罰了!”

  “明白!”

  劉琮被荀攸一解說就立馬清楚了,回去受罰也是計謀之一,讓孫堅以為劉琮等人的計策失敗了,因此受罰,在一定程度上讓孫堅放鬆警惕。

  孫堅在新野休整後,清點了損失的軍士,此役孫堅軍戰死一千餘人,受傷者千餘人,損失不小,但是荊州兵也損失了數百將士,至於荊州軍的傷亡則無法估計。

  “公覆,君理,我反複交代,要小心謹慎,你等還是有了輕敵之心,好在荊州人數不多,而且許多士兵缺少真正的沙場經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主公,我等有罪!”

  “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你等切勿再有輕視之心,盛名之下無虛士!我猜測黃漢升之所以沒有出現是因為等待我軍追擊設了伏兵!此次我軍雖然損失了一些,但是荊州軍並未占到便宜!”

  “報!主公,荊州探子來報,劉琮已經率部返回襄陽,因未能擊退我軍且損兵折將,劉表當眾責罰劉琮!”

  “再探!”

  孫堅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鬆了一口氣,看來這次襲擊是劉琮率領的大部分部隊,可惜未能成功便撤退了。

  若是劉琮有死戰的決心,即便孫堅能贏,但是絕對會異常慘烈,可惜富家公子沒有無畏的信心。

  “德謀,你怎麽看?”

  “主公請看,我軍目前在此地,若是要攻下襄陽,必須先攻下樊城,樊城相對矮小,不過有守軍五千!不過憑借我軍戰力,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某認為,荊州軍必然會我軍紮寨未穩之際,或是夜晚突襲我軍,我軍當做好準備,若是能直接將其殲滅,能極大的提升我軍士氣和打擊荊州守軍的士氣!”

  “嗯,若是我是劉表,必然會趁我軍未穩之際進攻,務必小心!荊州黃忠還有那個黑臉漢子不可小視!”

  “諾。”

  “袁公派來的人怎麽處理?”

  孫堅也是頭疼,暫時沉吟了一下,看了看程普,朱治。孫堅為人驍勇善戰,吃虧就吃虧在沒有軍師為其出謀劃策。

  “主公,要不先好吃好喝供著,就說統計需要時間,讓他在軍營先住下?”

  孫堅思慮了一下,自己也沒有想到好的辦法,隻能先采取拖字訣了,還是要給自己留一些緩衝的餘地。

  “也隻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