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僵持
  公孫乙落坑以後,四曲宮上的聖人再也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居高臨下,視野開闊,他們自然將那裏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或者說正是因為看得太清楚,他們反而更覺驚愕。

  因為那個“坑”,根本就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建起來的。

  誰能想到前番田恕大興土木,為此不惜犧牲了大量山人、大鐵俑等寶貴戰力,竟是為了今夜坑殺公孫乙?

  因為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別說四曲宮上的聖人,就連戰場上的前羽王、無為子等聖人也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

  然後一代名將,黑水兵家兩根頂梁柱之一的殺神公孫乙,就這麽沒了。

  “我們都被恕子騙了。”最後還是高乂率先打破沉默,語氣沉鬱道,“誰道恕子不知兵?前有破壘渡河,今夜又分明利用我們先入為主的念頭,將注意力放到天上的星宿,卻忽略了地下的大坑!”

  “不管此戰最終結果如何,從今往後,這天下名將之中,必有恕子一席之地!”

  ……

  公孫乙的覆滅,對於黑水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從軍勢來講,原來威脅齊人後路的利刃沒了,自此以後,齊人後方無憂。

  甚至因為公孫乙亡故,原本被困在南路鄒平一部能利用這個消息,一舉衝破公孫乙留下阻敵的大軍,過來此地匯合。

  到那時,聯軍便會重新獲得兵力上的優勢,且再無後顧之憂。

  而從士氣上來講,兩大軍神破天荒合作,又是在自己家門前作戰,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缺扔被敵人當眾坑殺,還能有比這更長聯軍士氣,打擊黑水人信心的嗎?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孫乙死了。

  雖然他曾困頓平原都十七年,雖然他直到今年才得入聖機緣,但不可否認,他就是黑水人心目中無可取代的一座大山。

  就算前羽王如今全聖,位居太尉,也不敢與這位前輩相提並論。

  如果說有誰死亡對黑水影響最大,其一是黑水皇,其二便是公孫乙。

  這與實力境界無關,隻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信仰而已。

  於是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的黑水大軍,終於在一種夾雜著驚愕、悲痛與迷惘的複雜情緒之下,鳴金收兵。

  也得虧對麵聯軍同樣已經力竭,故而也沒有趁勢追擊。

  雙方主力鏖戰三日一夜,死傷無數,仍未分出勝負。

  ……

  “太尉,我軍可還有勝算?”

  出了這樣的大事,四曲宮中的聖人自身難以再安坐宮城,高乂主動請纓出宮與前羽王相見。

  此時前羽王經過一夜鏖戰,早已是疲憊不堪,卻也不得不強打精神分析道:“公孫將軍乃是國之棟梁,他這一死,我方人心動搖是難免之事。諸聖在宮中坐立不安,我也能理解。”

  “然則館主且細想,拋開公孫將軍之死不談,我方是否兵力上仍舊占優,營壘仍足夠穩固?”

  見高乂點頭,他又問道:“甚至說句不好聽的,便是我也戰死沙場了,難道對麵就能攻破你等所在的四曲宮了?”

  “隻要宮中諸聖不自亂陣腳,自是不能的。”高乂聞言頷首而道,終於明白對方意思。

  公孫乙之死雖然是個天大的噩耗,但衛河北岸這邊的基本盤麵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因為四曲宮,因為前羽王的【壘】,黑水人仍稱得上立於不敗之地。

  “便是這個道理了。”見對方會意,前羽王接著道,“公孫將軍之死,固然讓人痛惜,但卻也不是毫無價值。”

  “至少我們終於試探清楚那座祭台的虛實。”

  先前黑水諸聖一直猜測祭台的作用,擔心對方是否打算借助星宿之力轟開四曲宮。

  不過如今隨著祭台倒塌,先前種種猜測自然煙消雲散。

  連帶著壓在心頭上的陰霾也隨之而去。

  “總之,此戰過後,我等雖然痛失一員兵家聖人,可對麵卻也算是漏了底。況且石胡活化之害,豈是輕易可與,對麵少不得也會手忙腳亂一陣,我等正好乘機重新收拾人心,以待將來!”

  ……

  接下來事態發展果然如前羽王所料,雙方進入了短暫的休戰期。

  或是忙於在鼓舞人心,重整兵馬,或是埋頭收拾營地,等待援軍。

  雙方都像大戰後受傷的老虎,各據一方,一邊警惕地注視對手,一邊默默舔舐傷口。

  但與此同時,大家也有一種預感:這種平靜不會持續太久,雙方很快就會決出真正勝負。

  這裏的勝負,不僅僅是指衛河北岸的戰場,更包括整片平原廣澤,包括大澤九淵。

  包括凡世層,也包括聖意層。

  這場涉及仙、聖、凡三層生靈,關乎整個世界命運走向的大戰,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倉促開啟,也極可能會以一種此時無法想象的方式結束。

  ……

  ……

  黑水皇城前一番鏖戰,九淵之下的田籍等人也沒有片刻懈怠。

  五位夫人率領一眾投誠的異獸,按照田籍步步為營的思路,一路往下推進,又接連攻下氿水,雍水兩淵,終於九淵占有其七。

  至於田籍本人,自察覺穀洞祖師等亂世仙人打算在詭溟宮決戰以後,反而越發從容不迫,幹脆留在後方壓陣,徹底放手讓自己夫人、手下們自由發揮。

  仿佛真的當了個垂拱而治的聖帝。

  當然,這麽說也不對,田籍也不是什麽都沒做,而是每拿下一層,就仔細排查當中隱患,直到徹底掌控,才推進下一層。

  如此雖然效率低下,但眾人想到先前五位夫人們差點因為穀洞祖師布置而內訌,險些誤了大事,便也感覺田籍此舉乃是理所當然。

  這一日,田籍終於完成了對第七層的掌控,閑來無事,便開始研究起六、七兩層的結構。

  越是研究,他就越是為這裏精妙的結構而讚歎不已。

  原來第六層名為氿水之淵,所謂“氿水”,就是水流從決口外流的意思。

  而第七層雍水之淵的意思則正好相反,乃是決口外流的水又繞回原來地方。

  這不僅僅是名字寓意的相互對應,更反映到二淵的結構上:相比起其他淵層,這兩層明顯連結得更為緊密,堪稱互為表裏。

  此時燧皇分魂見田籍研究得越發入迷,似有所得,忍不住問道:“莫非此地精妙的結構,讓你想到了對付詭溟宮的辦法?”

  此時隨著深入九淵第七層,推演情報越發接近底層真實,他們已經徹底確認了先前的猜測。

  詭溟宮,包括地上的四曲宮,正是南北仙山的重城層本體。

  此乃神力所造的奇跡建築,除非燧皇恢複全盛狀態,否則便是無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