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數年間的局勢
  論天賦,墨煙其實一點不差於其他四女,甚至她的境界一度是領先於所有人的。

  之所以在亞聖境界止步不前,是因為她對於俠客秩五的理念,有所懷疑。

  原來俠客秩五名為“豪強”,所謂強橫而有權勢之人。

  隨著田籍晉升世界之主,墨煙地位水漲船高,權勢、名聲、影響力自然不缺,“豪強”的根基相當穩固。

  唯獨是豪強者,多少帶著些橫行霸道的意味,卻與墨煙的墨者理念有衝突。

  換言之,墨煙發現自己心中的“俠義”與通常認為的“豪強”有矛盾之處。

  俠者最重“義”,一旦對自身的“義”有所懷疑,便會直接影響到道心的穩定,很可能會導致境界跌落。

  所幸墨煙的道心之器就是田籍,算得上世間最穩定的道心之器沒有之一,故而雖然道心不穩難以全聖,至少還是守住了亞聖境界。

  而她的聖人之道同樣高度依托田籍,名為【墨守成規】。

  其效果是,在田籍掌控的世界之內,任何違逆他定下規矩的目標,都會被墨煙克製。

  換言之,墨煙就是田籍理念的執行人,是他手中的利劍。

  “或許【墨守成規】便是我此生境界的終點了。”墨煙悵然歎道。

  “那為何不打破常規,尋找一條更適合自己的新路呢?”田籍鼓勵道,“就好比我,遊者秩六原本是休生的【萬物齊一】,我卻在他的基礎上,另創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萬物遁一】。”

  “甚至於說到了秩六以後,再無遊者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這往後仙、神層次是否還有路都尚未可知。但難道我就真的不能再前行了嗎?”

  “世上本無路。”

  “走得人多了,也未必就有路,也可能隻是坑而已。”

  “可你也必須得承認,不管前麵是路還是坑,總歸要先試著邁出一兩步看看才能搞清楚。”

  聞得田籍之言,墨煙雖未有什麽頓悟,但目光終於再次變得銳利起來。

  “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亮劍,我心中的那把劍已經有些鏽鈍了。”

  ……

  數年之後,南荒列國、東夷半島,關外群山,北溟群島,甚至西澤諸多小國相繼被田籍拿下。

  至此,除了黑水朝、大澤、雲空三地以外,整個平原廣澤的凡、聖二層都在他掌控之下。

  說世界之主還早,畢竟還有更高的天道層,還有四方外海,特別是歸墟之海。

  但原澤之主,基本沒跑了。

  隨著黑水朝在西澤被孤立,亂世人、黑水法家等西澤傳統勢力徹底龜縮於國境之內,不敢再於田籍爭鋒。

  但也不至於坐以待斃。

  對外自是采取閉關鎖國之策,僅與比鄰的大澤保持陸上聯通,也是借其天險拱衛東方。

  至於對內,為了抵禦世界之主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黑水皇不得不采取更加暴戾的手段來維持法家聖人的統治。

  據說為此焚燒了除法家、兵家、百工以外的百家書籍,還坑殺了數千名不服從法家理念的方士、祝者、古巫。

  如此血腥暴戾手段,自然激起部分本土勢力的反彈,私下紛紛非議黑水皇是“暴君”。

  為了鎮壓這些聲音,也是為了防範敵人細作趁勢作亂,黑水皇不得不常年四方出巡,以維持其【一人心】的無上權威。

  總之黑水皇寧願背負罵名,甚至有些涸澤而漁,也絕不給田籍可乘之機。

  “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田籍聽聞以後,如此對身邊的人說道,“我既有大勢在手,隻要穩步推進,遲早能將黑水朝這個鐵通破開,然後蠶食幹淨。”

  從大勢的角度來說,田籍這番自信確有道理。

  但意外之所以是意外,是因為它真正到來前,誰都不知會以什麽形式發生。

  ……

  且說,這日徐國宮城之內,群賢畢至,萬民朝賀,一派喜氣洋洋。

  原來是徐公自覺壽元無多,全聖無望,於是決心冊封世子。

  世子便是諸侯國的儲君。

  徐昭是徐公嫡長子,這個位置本該屬於他。

  隻是徐昭以自己走星命途徑為理由,早晚是要登天當星宿的,故而便幹脆讓徐公將國君之位傳給嫡長孫。

  反正徐公其他兒子都不成器,遠不如嫡孫徐俠。

  至於說徐公仙去,徐昭升天以後,徐俠君位是否會不穩固,是否會被其他叔叔壓製,卻也不需要擔心。

  因為徐昭升天不代表死亡,而是是成為天上星宿,是仙人,仍舊能照看凡世後輩。

  誰敢動他長子徐俠?

  用田恕的話來說,這就是“上頭有人”。

  這本該是喜慶的日子,但徐俠臉色卻沒有太多興奮。

  年歲增長帶來的沉穩是一方麵,但前來朝賀的人之中沒有自己想見的那位,才是關鍵。

  就在他凝思之際,一道豔麗的紅霞翩然而至,來到他跟前:“怎麽樣,是在苦惱下一步該選哪家淑女當世子妃的事嗎?”

  聽到好友姚彩雲的調侃,徐俠咧嘴一笑,打趣道:“是啊,誰讓彩雲淑女出落得如此出眾,若不能找到一位與你相當的女子,本世子怎能甘心?”

  得田恕點化,外加數年曆練以後,徐俠早已不是當初青澀的少年俠客,年少時對姚彩雲的癡戀已經放下,如今能以一種更坦然的態度麵對故人。

  姚彩雲同樣如此,與徐俠互相揶揄笑罵一番,複又悵然歎道:“隻可惜如此大喜日子,卻不能見先生一麵,著實遺憾。”

  “是啊,自先生去臨海以後,我便極少與他相見。”徐俠深有同感地點頭,“忽然有些還念當年走平原故城那一段路途。雖然路上危機四伏,隨時有性命之虞,但能聆聽先生講道,哪怕刀山火海也是值了!”

  “這也是我最羨慕你的地方。”姚彩雲道,“隻是自從九天聖帝君臨天下後,先生身為其凡世傳人,國事繁忙,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等等,你剛剛說的‘九天聖帝’是誰?不會是指大齊的聖太師吧?”聽到陌生神靈名諱,徐俠不由一愣。

  “你沒聽說嗎?也是,你們徐國山人獨善其身,很少關注外來的事。”

  徐俠本欲反駁自己不是山人,不過很快又被姚彩雲接下來的話所吸引。

  “話說聖太師從天道層歸來的一戰,不可謂不震撼當世。隻是他境界畢竟過於高邈,非聖人層次難以盡窺其全貌。”

  “對於大部分凡人來說,直觀的感受是聖太師橫空出世,力挽狂瀾,不但趕走了黑水人與邪祟,更是在短短數年間,讓天下恢複了和平安定,大家總算能過上安生的日子。”

  “特別是他那位濟世為懷的醫聖夫人,在中陸大力推廣新作物,產量較之以前翻了不知多倍,於是才不過數年功夫,大家發現從前富足的時光又回來了。”

  “中陸之民一方麵感念聖太師恩惠,一方麵又聽聞各種渠道流傳下來關於那一戰的消息,最終不知是誰先提議,民間自發將他封為‘九天聖帝’,設廟祭祀。”

  “而他那五位夫人,則參照過往五帝傳說,分別名為中央神醫聖後,北方神劍聖後,南方神算聖後,西方神機聖後,東方神遊聖後。”

  “九天聖帝,五方聖後……這已經是屬於神靈的名諱了啊,私下封神,私下設祭,已經嚴重違背禮法,大齊的祝者居然沒有阻止?”

  徐俠此言一出,當即失笑,知道自己問了蠢問題。

  這位九天聖帝就是他們齊人的聖太師,是他們最大的靠山。

  隻要是跟聖太師有關,哪怕看上去不合禮法也必須合禮法。

  因為聖太師,或者說九天聖帝,就是他們最大的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