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終見仙人
  一年多前與穀洞祖師遙遙對峙,田籍剛剛從天道層歸來,世界主之名有些名不副實,故而隻能暫時隱忍。

  如今他已經徹底掌控整個中陸,以及大半個南荒。

  其他東、北兩個方向也進展良好。

  可以說原澤若三分天下,他就算不占其二也至少有一半。

  底氣更足,田籍也不打算縮在後方,這次直接飛到大澤東岸。

  受其強大氣機牽引,穀洞祖師不得不再次現身。

  這下,田籍總算確認對方真正實力有秩七,跟夏耕相當。

  換言之,這是一位真正的仙人。

  “足下是來自方壺仙山還是瀛洲仙山?”田籍開門見山問道。

  “嗬嗬,世界主不是去過海外,見識過那兩座山的殘骸了麽?如今南北二山,早已不分彼此。”

  穀洞祖師微微輕笑,算是默認了田籍的猜測。

  “所以二山仙人,果然就在這大澤之下?”

  這次穀洞祖師卻不答,反而道:“我先前便說了,地上歸你,地下歸我,大家河水不犯井水,難不成世界主忘了先前約定?”

  見穀洞祖師對大澤之下的事情如此諱莫如深,田籍心中已經有所猜測。

  堂堂仙人,為何要藏著大澤深水之中,千年不敢露麵?

  自然是因為仙人頭頂之上,還有大恐怖。

  於是他又道:“西澤尚未歸我,你我之間還談不上什麽河水不犯井水。”

  “若世界主僅為此事而來,我可以在此代表亂世人表態,除了黑水朝以外,西澤諸國,梁、天陽、厚德,乃至於其他方外之地,世界主盡可取去。”

  穀洞祖師如此大幅度退讓,田籍哪怕明知這是一種談判策略——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仍不免一時語塞。

  “至於黑水朝,那是亂世人的地上根基所在,恕我等無法相讓。”

  “若世界主仍嫌不足,那你我便隻好兵戎相見了。”

  說到這裏,穀洞祖師語氣終於強硬起來,連帶大澤廣袤的湖麵受其氣機牽引,也頓時泛起千重浪濤,聲勢浩大。

  “還是世界主以為你那三位夫人推算了一年多,就已經勝券在握了?”

  穀洞祖師留下一聲冷笑,便再度隱沒與大澤水下。

  不知為何,田籍總感覺此刻的大澤,已經自絕於世界之外,哪怕是他,也難以窺伺其中奧秘。

  ……

  “大澤是穀洞祖師顯聖之地,也是他登仙的地方。”

  姬綾三女聞得此地動靜,匆匆趕來支援。

  不過慢了一步,隻能望湖興歎,改而跟田籍分析這一年多來的推演所得。

  “穀洞祖師在大澤登仙?”田籍微微一愣,“所以他並非原本的二山之一仙人,而是二山破碎後,仙人們遁入大澤後,才開始登仙的聖人?”

  “大澤本來就是穀洞學派的駐地。”這次是碧池回答田籍的疑問,“兄長且看,若將大澤湖水抽幹,這裏可不就是一個口朝天的巨大‘穀洞’?”

  “原來如此!”

  田籍麵色恍然,心中卻想起當初史小萌分魂曾提及亂世人背後疑似有仙人勢力。

  如今看來,所謂亂世人,根本就是南北二山仙人以穀洞學派為根基建立起來的。

  也難怪穀洞學派敢於號稱海納百家之學。

  有兩座仙山作為靠山,他們什麽道學不能精通?

  “要下去麽?”

  阿桃意簡言賅,絲毫不懷疑田籍實力。

  不問能不能去,隻問去不去。

  “去肯定要去的,畢竟這裏是除月宮以外,唯一能找到仙人的地方。如今月仙不願合作,這大澤之仙怎麽也該試著爭取一下。”田籍點頭道,“隻是畢竟是仙家手段,我們貿然下去,怕是會有危險,還是暫且像對付鳥夷與石胡那樣,徐徐圖之吧。”

  實際上田籍同樣有對西澤進行推演,乃是推演自己若不插手凡世政權,單憑世界之主的位格間接完成掌控,到底需要多長時間。

  最終發現要完全掌控西澤陸上諸國,特別是黑水朝,需要百年時間。

  至於大澤本身,則要五六百年。

  這毫無疑問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歲月,好在仍處於他壽元之內,末劫來臨之前,可以作為一個保底的選擇。

  ……

  相比起暫時無望的西澤,燧皇這邊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

  原來燧皇最近與火祖對峙又取得了一些優勢,終於緩出一些力氣,將一道分魂派出火山,以協助鄒平夫婦改組新的改火道。

  聞得田籍正積極尋找應對末劫的救世之法,他希望能與田籍見麵詳談。

  ……

  “實際上在中夏之時,我們便已經開始尋求自救之法。”

  莆一見麵,燧皇便語出驚人。

  “所以,成功了嗎?”田籍問道。

  “可以說成了,但也可以說未成。”燧皇語氣複雜,而後又反問田籍,“你可曾聽說過‘三皇熔爐’?”

  見田籍果斷搖頭,燧皇不禁自嘲:“也是,今世早已不聞三皇故事,更遑論什麽三皇熔爐。”

  隨即燧皇便告知他們當年的救世之法。

  那還是太古到上古年間的故事。

  那時中夏的八位至尊神靈,也即三皇與五帝,都紛紛感應到混沌末劫將至,於是各出奇謀,設計救世方案。

  隻是不論何種方案,最終都被驗證為無效。

  因為末劫的源頭,竟然來自原始層。

  如果說仙人所居的天道層,是世間一切法則形成的地方,而神靈所居的道始層,是一切法則來源之始;那麽道始之上的“原始”,就是一起存在之物,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最初源頭。

  道始是“一”,原始便是“零”。

  零就是是虛,是無,是空,是絕對意義上的不可知悉,不可言道,不可名狀。

  那是一個連三皇五帝都無法到達的地方。

  甚至於那裏是否真實存在,若存在又是一種怎樣的環境狀態,眾神都無法想象出來。

  最後還是燧皇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既然無法扼殺末劫的源頭,那便幹脆不扼殺,改為匿藏。

  方法便是集合眾神力量,建造一個封閉的,自洽的,能夠長存不滅的小世界,然後將中夏眾生遷居其中,直至末劫過去以後,再重新出來。

  “一個能夠容納眾生長居,而且還能抵禦混沌侵蝕的小世界,建造消耗且不說,單是維持其穩定運行而耗費的神力,怕也是相當驚人吧?”田籍微微感慨道。

  “正是如此。”燧皇點頭確認道,“故而彼時已經證得‘皇’位的神靈,不管是在位的三皇還是已經遜位的別稱皇者,全都達成一個共識,乃是要以皇者己身為柴薪,燃盡自我,好讓人族萬代傳承不滅。”

  “正因如此,這個小世界才被眾神稱之為‘三皇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