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藏於天(下)
  “是籍子,別讓他跑了!”

  見田籍現身,學宮諸聖立即將火力焦點轉移到他身上。

  甚至連被趕出天籟的無為子三人,也匿藏在一旁虎視眈眈,不時施展聖人之道,暗中幫助學宮方拿下田籍。

  一時之間,田籍陷入重圍之中,僅靠一柄天子之劍勉力支撐,相當狼狽。

  片刻之後,田籍已經渾身掛彩,而他腳下的知北樓,也多有破損,不複往日光彩。

  饒是如此,田籍仍舊仗劍傲立於五層樓頂,苦苦抵擋諸聖攻勢。

  眾人見狀,隻道是田籍自知寡不敵眾,心中已經有了死誌。

  可是漸漸地,眾人又發現雖然田籍依舊處於劣勢,但落在他身上的攻擊,不知為何,效果越來越差。

  就仿佛此方天地法則有意維護田籍,故意弱化了諸聖聖人之道的效果。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弱化變得越來越明顯,以至於好幾次田籍幹脆無視落在自己身上的攻擊,用以傷換傷的方式,擊傷了好幾位聖人。

  不少聖人見此情狀,自忖防不住田籍攻擊,又想到覽嶺子說田籍正在顯聖新道,紛紛停手觀望。

  如此一來,田籍身上的壓力大為減輕,更加遊刃有餘,甚至還發動了幾次精彩反攻。

  “籍子,你在顯聖何道?”

  有後方觀望聖人忍不住詢問。

  他們並非六儒祝者,隻是邊緣附庸小派。

  此番前來,一則受到大勢裹挾,二則想著或許有利可圖。

  哪曾想田籍如此神勇,以一敵百,不但沒有當場身死,反而越戰越勇,越戰越神?

  今日之後,不管田籍最終是勝是敗,是生是死,他必將成為中陸乃至整個原澤的傳奇人物。

  能逼得學宮諸聖傾巢而出,能夠在諸聖圍攻之下支撐半天而不敗,這兩種“成就”,單單一樣就值得傳頌百年千年,更何況田籍兩種皆沾?

  如此厲害人物,他即將顯聖的新道,必定也會被千古傳頌吧?

  “嗬嗬,你們想知道?”

  田籍在諸聖圍攻之下,仗劍縱橫,傷而不敗,姿態越發從容。

  “那你們聽好了,我隻說一次。”

  言罷,田籍劍勢陡然一轉,卻非為對敵,而是將知北樓送入不遠處的北溟海中。

  此時知北樓已經失去了六氣懸空陣支撐,劍勢去盡,自然墜落,卻終於未曾被洶湧海水淹沒。

  因為一艘如山巨大的鯤王級鯤船恰好浮出水麵,穩穩接住落下的知北樓,舉重若輕。

  原來齊皇離去之時,已經悄悄將鯤王船的控製核心交給田籍分魂保管,後者在諸聖現身之際,悄然潛入船中,藏於水下。

  就在此時,一道宏大的聲音從海麵上傳來,像是田籍的聲音,又像是冥冥之中,來自天地萬物腔穴齊鳴的天籟之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王船船尾魚鰭齊齊發動,排浪而去,一時之間,海麵上激起千重白浪。

  學宮諸聖見知北樓似乎要海遁,便分出一部分人手入海捉拿。

  那是進入天籟的現世門戶,不容有失。

  ……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話音剛落,鯤王船兩側魚鰭猛然舒展,竟然化作一對如真似幻的大翼。

  當中風氣流轉不休,濃鬱如實質,四散擴展開來,讓入海追擊的聖人差點難以自持。

  “這是籍子的【泠然善】?”

  追擊聖人認出此道,立即加緊追擊步伐。

  這個來自禦風祖師的聖人之道最善於擺脫外敵糾纏。

  一旦完全施展開來,他們就追不上鯤王船了。

  ……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虛幻大翼下方風息猛然暴漲,迅速化作兩道如羊角形狀的旋風,直通天上。

  而鯤船在旋風的推動下,帶著知北樓騰空而起,扶搖飛升。

  入海聖人們將將趕到下方,卻已經追之不及。

  隻能對著鯤船背影揮舞拳頭,怒號道:“你飛得再高,不也還在這方天地之中,甚至連聖意層都未到,還能逃到哪裏去?”

  言罷,聖人們紛紛飛升入此地聖意層,打算直接從上方堵截。

  ……

  “適千裏者,三月聚糧。”

  進入聖意層後,聖人們立即投下目光,打算等鯤王船一冒頭就聯手拿下。

  結果左等右等,卻不見蹤跡。

  最終有感知敏銳聖人遙指頭頂上空,驚駭道:“原來它早就跑到上麵去了。”

  “竟如此之快?”

  諸聖皆是不能理解。

  倒是有人猜測,田籍擅長【勾心鬥角】之道,說不定為了這一幕逃遁,提前推演了不知多少萬次,連聖意層這裏亦有後手布置。

  “之二蟲又何知!”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陸地上,留守的覽嶺子等聖人眼見追不上知北樓,隻得再度加緊圍攻田籍。

  但隨著鯤王船與知北樓遠去,眾人赫然發現田籍的身影也漸漸變得虛幻。

  連帶著他們落在田籍身上的攻擊,也弱化到可有可無的程度,基本失效。

  有相者聖人驚呼道:“籍子似乎要自隱於天地之間,一旦成功,我等便再也無法找到他的蹤跡,連生老病死的狀態也無法知悉!”

  於是聖人紛紛停下無謂攻擊,趁著田籍徹底消失之前,或是威嚇,或是利誘,或是打人情牌,希望田籍考慮留下,從長計議。

  然而田籍早在秩一修德圓滿之時,就已經不畏人言,豈會輕易動搖?

  正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

  聖人們說著說著,漸漸發現自己詞窮,竟再難找到牽絆田籍之事。

  明明田籍在世間還有許多親友,有許多門人弟子,都可以拿來威脅利誘。

  但不知為何,再仔細深入一想,竟是連這些人與田籍的關係都想不起來。

  及至最後,幹脆連人名都忘了,仿佛根本不存在這個人一樣。

  眼見諸聖紛紛陷入詭異沉默,覽嶺子察覺不妙,半是驚歎,半是提醒道:“籍子此道不但遁身遁道,竟是要連自身與天地萬物之間的聯係,也一並藏匿。我等莫言在此空廢口舌,立即派人到臨海城請出大史氏聖人!”

  “唯有以星跡命數之道,方能記錄下籍子今後去向!”

  不久,一位大史氏聖人在學宮諸聖脅迫下匆匆趕來,麵含慍怒,卻不得不低頭問道:“學宮諸子突然找老朽來此,有何貴幹?”

  “快,幫我記下強敵的命數根腳!”

  覽嶺子指著一方已經備好筆墨的書案,連連催促。

  大史氏聖人無奈上前,提筆沾墨,迷惘問道:“此人姓甚名誰,生於何年何月何日何時?”

  “你們大史氏當真不知我們學宮此番對付的是誰麽?當然是……”

  覽嶺子的聲音戛然而止。

  他發現,自己已經不記得敵人是誰了。

  不單單是名字。

  甚至連是否存在這麽一個人,都無法確定。

  他不得不向身邊之人求助,卻見旁人都跟他一般迷惘。

  如此詭異情景,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唯有海上旋風餘波未歇,仍有一道如天籟般的低吟隱隱傳來——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

  呼——

  一陣海風吹過,天籟之聲漸漸隱沒,終不可聞。

  眾人茫然四顧,卻見大風過後,天青海藍,大地上白茫茫一片真幹淨。

  ……

  ……

  P. S.忽然感覺就這樣完結也不錯?開玩笑,這卷還未寫過一半呢。

  求一波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