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增廣見聞
  經過龐長老一番解釋,田籍才終於明白,“泠然閣全力庇護”的真正含義。

  相比起內、外二字門符,核心弟子的“心”字門符,不再局限於閣樓的“門卡+防盜識別”。

  隻要手持“心”字門符,田籍就能在平原城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隨時回歸泠然閣。

  換言之,隻要田籍不作死,跑到城外去浪,無論遇到何種危險,都能迅速傳送到這座懸空建築裏。

  所以“泠然閣的全力庇護”,真的是“泠然閣”這棟建築在庇護他……

  雖然作為弟子,一天隻有一次使用機會。

  至於這種近乎於空間傳送的神奇功能,則來自於泠然閣下方的“六氣懸空陣”。

  “六氣懸空陣,以及禦氣符,妙用無窮,乃是我禦風學派至寶。隻有秩三、秩四的學派元老們,才懂得製造。”

  “也正因元老們有此一長,祝廟才同意我派在大齊朝各地建立泠然閣,講學授徒,並歸入方士曹麾下。”

  “隻是作為交換,元老們不得不常年囚居都城,為朝廷造符築陣。”

  “說來可笑,此二物雖出自我派,但我等若想使用,反倒要向朝廷乞買……”

  田籍從龐閣來的語氣中,同時聽出了自豪與無奈。

  禦風學派先天不足,後天又被以祝廟為首的朝廷,卡在半山腰。

  這對有誌於攀登有秩之路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

  不過這都是以後才要考慮的事了,如今他連有秩的大門都未邁入,還是先腳踏實地走好眼前的路。

  拜別龐長老後,他繼續留在庫房。

  在去見許閣主之前,龐長老就已經同意他今夜留下,如今成為核心弟子,他自然更理直氣壯地賴在這裏不走了。

  來都來了,幹脆留在庫房看書好了。這麽多資料,不看白不看啊。

  核心弟子能夠接觸的內容,比內門弟子又豐富了一些。

  雖然關於遊者的內容,沒有更多的收獲,但他卻意外發現了不少,其他有秩途徑的描述。

  首先,是祝者。

  祝者又名春官。這不單單是出自古書《禮》“敘官”一篇的**,更是如今大齊朝廷上,真實存在的官職序列。

  祝者既非文官,也非武將,地位超然於文武百官之上。

  執掌祭祀與禮製的他們,以臨海都宗伯府及各地祝廟為根基,大齊朝真正能影響天下大勢的中堅力量。

  按田籍的理解,這就是有職稱的官府超凡者。

  相比前兩個區域,那種遮遮掩掩的描述,這裏的書,對祝者各秩次的描述,倒是詳盡得多:“祝者秩一,名曰‘小祝’……”

  “祝者秩二,名曰‘大祝’……”

  “祝者秩三,名曰‘司巫’……”

  “祝者秩四,名曰‘肆師’……”

  “祝者秩五,名曰‘小宗伯’……”

  “祝者秩六,名曰‘大宗伯’……”

  ……

  這突如其來的大方,令田籍略感怪異:怎麽泠然閣對祝者記載,比自家遊者還要詳盡?

  匆匆一覽後,他找到了原因所在。

  “凡祝者秩次名號,即為官名。”

  換言之,達到相應秩次的祝者,將自動成為同名的大齊朝春官。

  既然是官名,那在朝堂之中,就屬於公開信息了。

  難怪泠然閣打探得這麽清楚。

  不過秩次名稱,到秩六“大宗伯”之後,就沒有了。

  他記得龐長老曾經說過,秩六是**凡胎的頂點,再往後,就屬於仙人的層次。

  仙人啊……那肯定不是凡人的廟堂容得下的。

  隻是不知,在這個詭譎危險的世界裏,虛無縹緲的仙人,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遐想了一陣,他又將目光投向祝者的各項方技。

  如果說遊者前兩個秩次,以“心神攻守”為主,主要致力於提升個人的精神層麵;那麽祝者的方技,似乎更傾向於對群體精神領域施加影響,且都圍繞著“祭祀”這個主題。

  當然,後者僅僅是他的猜測。因為這裏的方技同樣隻有名稱,沒有效果描述。

  譬如秩一小祝,【民極】他親身領教過了。

  但【輔祭】與【無恙】,他隻能從名稱上猜測,前者跟祭祀有關,至於後者……似乎是跟免疫力有關的被動技?

  要是真的,倒是能省不少藥費啊……

  記錄完祝者的信息,他又翻開其他有秩途徑的資料,可惜這部分的描述,就少很多了,甚至連秩次的名稱都沒有。

  隻找到幾個關於醫者的記錄。因為媯魚學醫,他特意多看幾眼:

  “醫者秩一,名曰‘藥士’……”

  “醫者秩二,名曰‘鈴郎’……”

  “醫者濟世,所依仗者,唯藥理與醫方……”

  原來媯魚即將到達的層次,是秩一“藥士”。倒是符合她整天搗鼓草藥的模樣。

  說起來,自己身上佩戴的香囊,還是她親手縫製的。

  當時田恕介紹,有凝神靜氣之效。

  他戴了幾天,雖然除了聞著舒服,沒感覺出什麽特別的地方,但現在仔細回想這兩天遭遇,自己每每能在關鍵時刻,抑製衝動,平心靜氣地處理問題,說不定,就有這香囊的一份功勞。

  記錄完醫者僅有的內容後,其他途徑都是些泛泛之談的描述,他大致瀏覽一遍,留意了幾個有傳承的世家,就全都一股腦地存進意識雲中。

  ……

  接下來的一天,他或在庫房看書,或到各處廳堂與其他弟子交流,反正就懶死在泠然閣裏,哪都不去,如此熬到深夜。

  待外頭三更鑼聲遠去,子時過半,他捏了捏自己臉蛋,覺得疼,才緩緩舒出一口氣。

  總算熬過了三天告死期限。

  也不知那潛藏在暗處的惡意,是否會因為忌憚泠然閣,而就此放過他。

  但他知道不能寄希望於運氣,所以接下來幾天,他依然宿在泠然閣裏。

  即便要回家洗簌換衣,也隻挑白天烈日當空的時分,且手中始終緊握“心”字門符,戰戰兢兢地留意這四周,生怕危險出現時,自己因慢了半拍丟掉性命。

  ……

  待在泠然閣的時候,除了看書交友,更多的時候,他都在聽龐長老講學。

  雖然講的都是禦風學派的一些理念,偏學術一些,但他想到,既然自己選擇了遊者這條路,不能隻停留在應用的層麵,對其背後整套理論大廈,都該有深入了解。

  龐長老作為積年遊者,積累深厚,田籍作為地球的現代人,也有不少奇思妙想。

  如此相處了幾天,雖然談不上教學相長,但兩人的關係越發熟絡,漸漸有了師徒的感覺。

  若非泠然閣不講師徒,隻論先達後進,田籍都忍不住想喊一聲“先生”了。

  龐長老對田籍越發滿意,甚至揚言要聯合“龐係”眾人,對許閣主施壓,給田籍爭取第三個儀式的機會。

  田籍知道這是安慰之辭,不敢報太大希望。

  期間,孫友過來找他,說寄給匠人辛夫的信,已經托給相熟的行商。但一來一回,起碼的個把月的時間。短期內,新的泥人替身,是沒指望了。

  至於那一百銅錢的郵錢,不知是否感念田籍之前的幫助,孫友提都沒提。

  田籍不想賴賬,不過怎麽也得等自己有收入了再說。

  經過這段時間了解,最快的掙錢辦法,就是登臨秩一,成為下長老。

  到那時,他就可以從泠然閣裏領取俸祿。

  大齊朝等級森嚴,若成不了卿大夫士這些土地貴族階層,那作為平民,出仕為吏吃皇糧,怎麽也比農工商要活得滋潤。

  他原本是前者。

  但如今父親留下的田產,都被大伯一家占去了,在有實力奪回田產前,在泠然閣當個半官方的“府吏”,才是最好的選擇。

  嗯,等手裏有了餘錢,就請媯魚、田恕好好吃一頓吧,算是感謝他們幫忙。

  就在他想著兩姐弟的時候,弟弟田恕過來找他了。

  “兄長,那東西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