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玻璃工坊
  南枝通過係統得知,現在她所在的時空可以兌換大麵積且平整透明的玻璃了。

   此前南枝知道的要麽就是隻能燒出裏麵帶雜質的朦朧玻璃,要麽,就隻能燒製巴掌大小的水銀鏡。

   但是南枝係統裏的技術隻需要時空裏有這種技術並且成功產出,就可以兌換。

   不光是大麵積的平整玻璃,還有各色造型的玻璃擺件,如花瓶、玻璃碗等。

   南枝考慮了一下,選擇了兌換技術。

   生產技術需要十萬星幣,而如果直接兌換物資的話,大小不等在一百星幣上下。

   南枝不是為了自己賺錢,所以選擇了兌換技術。

   三個山莊裏,就有一個建了窯廠。

   有好幾個窯洞,可以進行不同溫度的物品燒製,便宜的到磚塊,普通的陶器、瓷器,還有一個便是為了燒製這玻璃建的了。

   山莊名聲漸漸打開,月小嬋招人也方便了。

   加上有各個錢莊舉薦,還有掛牌子招攬,很快就招到了一批有燒製經驗的工匠。

   隻是沒有燒製過玻璃的。

   畢竟玻璃現在還是西洋的獨門技術,要不然他們也不能用水銀鏡賺了大虞這麽多錢了。

   有了基礎的經驗,剩下的無非是原料的配比,燒製的火候跟時間,還有出窯之後的打造跟冷卻。

   這些南枝都假以認識京中貴人家的玻璃匠師為由,在工匠嚐試時予以指導。

   經過了連月的嚐試,最終山莊裏的工匠成功燒製出玻璃來。

   其中便有南枝親手配比原料、鼓風燒火、出窯冷卻的物件。

   如此一來,係統裏的玻璃製品兌換價格也就降到了一星幣到十星幣之間。

   普通的玻璃碗、水銀鏡片都隻需要一星幣,大件的玻璃花瓶、玻璃魚缸也大多在兩星幣到五星幣之間。

   而整塊的玻璃,尤其是能夠做門窗的那種,價格大多是十星幣。

   南枝的玻璃工坊產出玻璃的消息讓整個西寧城都震驚了。

   大家紛紛到山莊去打探消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已經成功燒製出了玻璃,剩下的就是如何打造不同器皿、用品的嚐試了。

   不久之後,南枝莊子上就成功製出了玻璃製品。

   第一批貨物出產之後,南枝給了幾個李二,又讓月小嬋他們請人分別送了幾個去別的錢莊。

   順帶著也捎帶一些,正好跟棉花一起運回黃楊縣。

   還能防止磕碰。

   玻璃麵世之後,果然,西寧城的錢莊沒有不為這種比琉璃水晶還要光彩亮麗但價錢卻又便宜不少的玻璃動心的。

   一盞水晶碗或許要六十到八十兩以上,一盞琉璃碗也在二三十兩左右。

   但是南枝的這玻璃碗,隻要十兩銀子不到。

   而且南枝說了,這東西要是各個錢莊有本事賣到十兩銀子以上的,她也不管,反正她隻收十兩銀子。

   至於多的,都歸錢莊了。

   而她唯一的條件,就是這東西隻能賣給番邦商人。

   至於大虞商人想要來,直接來山莊找月小嬋便是了,會有另外的價錢。

   這條件沒有錢莊不答應的,畢竟他們這麽多年也是被番邦商人壓製著。

   隻有人家手裏有好東西,他們倒成了競價者。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自己手裏有好東西了!

   番邦商人知道之後又氣又惱,氣的是這生意上的區別對待,又因為自己的國家生產不出來這樣精美的玻璃製品而羞惱。

   原本是不想買的,不想讓這些大虞人占了便宜。

   可是,不買不行啊。

   西寧城產的這玻璃,跟他們國家產的玻璃根本不是一回事嘛!

   南枝這裏的玻璃比水晶還耀眼,明亮澄淨。

   山莊外還建了一個小玻璃房,遠遠看過去,就如同無物一般。

   走進了才能看到原來是個房子。

   趕上了最後一場雨,玻璃房子裏的人輕鬆自在地喝茶,雨水打在玻璃上如同奏樂一般。

   而四麵透明的玻璃圍住,竟是連風都不能攜裹一點兒雨絲進來。

   引得不少人專門出城去看。

   原本西寧城的人都有通識,知道城外馬匪多,輕易不肯出城的。

   但是現在因為南枝的山莊,從西寧城到山莊的這段路,大約有十多裏,日日都是車水馬龍。

   南枝對這樣的景象已經見怪不怪了。

   她正在指導工匠們做出更加精美的玻璃擺件來。

   工匠們常做的也就是杯盤碗盞,花瓶魚缸,偶爾有一兩個心思靈巧的,也就是做做桌麵的屏風擺件之類的。

   遠不如南枝在係統裏看到的玻璃擺件精致靈動。

   南枝專門請了畫師畫了圖,畫了一套精美的十二生肖。

   這個倒是不難,但南枝覺得還可以再多發展發展,她在係統裏見多了葉晨陌她們那個時期的東西,還有許多中間曆程的資料。

   所以,不光是符合當下大虞人眼光的駿馬圖什麽的,還有一些做過調整改變的,圓滾滾的十二生肖。

   或者臥睡的、捧著字條橫幅的生肖套裝,南枝都一一指點畫師。

   有些畫師不肯接受,覺得這些都是侮辱書畫。

   但好在南枝還有一個可用之人——韋然。

   韋然之前的木雕就十分有靈性,他也是最能接受南枝那些憨態可掬,身材走形的十二生肖圖的。

   山莊在建設中,他的活兒基本也就隻剩下監工跟調整了,所以倒是有了空閑,得閑就自己畫圖,實在不行就找來木頭自己雕。

   果然韋然這麽來一下,大家都知道了,南枝說的那種手再短一點,肚子再圓一點的動物竟是這麽可愛。

   畫師們漸漸都接受了,開始有了自己的創作。

   他們在繪畫上的道行比南枝深厚多了,一通百通。

   很快,南枝的玻璃工坊裏就生產出了源源不斷的各色新奇擺件。

   連商家喜歡的貔貅、招財進寶圖什麽的,都有對應的玻璃製品。

   玻璃工坊一騎絕塵,搞得旁邊的磚窯跟陶瓷窯的工匠壓力都很大。

   原先不過是想著來求口飯食的,但是坐著坐著,見從他們這裏招走的工匠去了玻璃工坊,搖身一變成了大紅人,頓時也心有不甘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