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禦駕親征
  一眾大臣見皇帝摔了戰報折子,一定是前線的戰事也很不利,隻是沒人敢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還是沈雲溪開口問道:“皇上,邊關戰事到底如何了?”

  她開口詢問也是想知道雲錚的情況,畢竟有辛伊這樣一個對手,誰遇上都不能省心。

  皇帝抬眼瞅了她一眼,似乎還在生氣她不肯歸還太祖令,冷著臉道:“青庸關的十萬大軍都是犬絨人,他們偽裝成大梁軍隊,攻占了和漠北毗鄰的四海城,和大麗城的軍隊對峙。”

  “如今大梁也不敢和犬絨人打仗,表示中立,不參與犬絨和大麗朝的戰爭,讓犬絨人占領了四海城。”

  這是文澤發回來的戰報,定國公率兵去了青庸關後和大梁交戰了一次就看出那些人有些不對勁,長相形體武功各方麵都和大梁人不像。

  他活捉了一名大梁士兵回城嚴刑逼供,才問出來他們是犬絨人,再問具體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定國公當即以國公的身份向大梁邊關的將領下了戰帖,說大梁和大麗兩國百年來一直交好,雖然不曾守望相助,卻也從未有過大型戰事。

  這次大梁不打招呼就率十萬大軍壓境,若執意挑起戰爭將後患無窮,對兩國百姓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大梁邊關守軍將領當即就派了使臣來青庸關拜見定國公,說明了大梁的情況與立場。

  說犬絨人實力強盛,當初隻用了三天就攻下了大梁的四海城。

  大梁國力本就羸弱,軍事更是比不上大麗朝和西川甚至周邊小國,隻能棄了四海城,退守另一城。

  當時犬絨人占領四海城後,首領辛伊當即就給大梁下了通告,讓其保持中立,別參與犬絨和大麗朝的爭鬥。

  這些國與國之間雖說平時會有使臣或者其他往來,但在這些事情上是絕對不會意氣用事的,大梁巴不得犬絨和大麗朝打得你死我活,他們好從中獲利。

  所以大梁守城將領派人跟定國公說不會參與任何一方的戰爭,會一直保持中立,定國公氣得差點斬殺了使臣。

  還是那裏的守城將領勸住了他,才將大梁使者放回。

  而定國公知道四海城的守軍是犬絨人後,便立即上折子說明辛伊使臣團進京是假意投降並有其他圖謀和野心。

  可惜邊關到京城就算八百裏加急也得七八天甚至十幾天,再加上辛伊派人攔截報信的人,還是文澤半路碰上送折子的人才又安排人送回京城送到皇帝手裏。

  這一來二去的自然就耽擱了時間,等皇帝將這折子拿到手後辛伊早就宮變完並且全身而退了。

  沈雲溪聽了皇帝的話並不感到意外,這是她意料中的,從辛伊發動宮變開始,她就懷疑青庸關壓境的敵軍根本不是大梁軍隊,而是犬絨人,果不其然。

  辛伊是個工於心計之人,此次計劃如此周密,步步為營,他都策劃了這麽多年,至少也有五年之久,怎麽可能不兩手準備呢?

  不止青庸關,清海關恐怕也留了後手,隻是現在還沒有傳回消息來,雲錚半路改道去了清海關,希望他能來得及發現那裏的情況。

  “皇上,這麽說來,辛伊這次是下了狠手要和大麗朝死扛,您禦駕親征不可取。”

  裴逸也想通了這點,覺得這次的戰事有些棘手,恐怕要進行持久戰,皇帝禦駕親征走那麽久怎麽行?

  “朕意已決,定要禦駕親征,親自給辛伊那廝一個教訓,以彰顯我大麗朝大國風範,就這樣吧,點兵完後休整三日,即刻啟程。”

  皇帝此時在氣頭上,哪裏聽得進勸諫,說什麽都要去邊關。

  眾臣不敢再說,隻好站著聽令,皇帝又發了幾道命令,都是和朝中政事有關的,倒是安排的還算井井有條。

  沈雲溪猶豫了一下又道:“皇上,辛伊可能是慕白的後代,他手中有火彈,這次我們在追擊他的過程中遇到了火彈襲擊,萬一他還有,或者懂得製造方法就太危險了。”

  皇帝猶豫片刻也說道:“聽說當年西川國小王子也有火器,漠北王妃當年不是救了他的性命麽?為什麽不跟他要火器製造的法子?”

  他當年在她們上交寶藏時其實就探問過,想讓雲錚和沈雲溪跟西川國討要火器製造的法子,但被雲錚拒絕了,說齊潤已經將火器製作法子封存了,他自己以後也承諾絕不會使用火器。

  這樣皇帝才作罷,當時他得了那麽多寶藏,也就沒有執著火器的事了。

  如今卻得知辛伊也有,他頓時覺得當年沈雲溪應該趁著救了齊潤的命跟他要製作火器的法子,反正暖棚建造技術她不是也跟他要了麽?這麽重要的東西反而不要了?

  沈雲溪當即回道:“臣婦當年救西川國小王子時本著的是醫者仁心,不貪圖他任何的東西,後來暖房建造技術本是為了造福百姓,不得已才開了口,那火器本是厲害東西,誰有那東西在手,誰就是這片大陸上的霸主,那小王子怎麽可能輕易就給臣婦?”

  她這麽一說皇帝也覺得有道理,畢竟和西川國也不是很交好,沈雲溪能得到暖棚建造技術已經很不錯了,他隻好搖頭歎氣。

  “可是辛伊到底會不會製造火器現在也確定不了吧?萬一他會製造,隻是故意在我們麵前示弱,等交戰時卻又突然用這火彈攻擊,那可怎麽辦?”

  皇帝不無擔心的道。

  “這個依照辛伊的心機深沉,確實有可能,所以皇上還是要三思。”

  沈雲溪覺得皇帝說的有道理,辛伊也確實有可能在故意示弱,以便在戰場上給大麗朝更厲害的打擊。

  “無論如何,朕意已決,禦駕親征這事就這麽定了。”

  皇帝非常固執的說道。

  見勸說無效,沈雲溪幾人也隻好不再說話,又回了些話後便離開了禦書房。

  “嫂子,果果是不是還在宮裏?要不要順道將他接回去?”

  走在半路,雲沁想起果果又說道。

  “算了,惠妃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今晚,皇宮現在也算是安全了,明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