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屁股決定腦袋
  公孫將軍府!

  何苗晝夜兼程,花了三天時間來到公孫瓚府邸,瞧著公孫府邸,不由一陣驕傲,他從未這般吃苦,第一次換馬不換人,短短三天就來到這裏。

  雖然人辛苦點,但何苗是真的急了,張勇已成了何家最後的靠山,更是何家立足之地。要是張勇被匈奴人滅了,那何家就真的沒希望了。

  張勇挑選何苗出使幽州,也是吃定何苗沒有選擇,隻能竭盡全力地為他辦事,他好,何家才能好。

  “快快進去通報公孫將軍,並州牧府來人了。”何苗直接對門口的門衛說道。

  門衛聽到是並州牧府來的,不敢耽擱,因為他們也聽公孫瓚說:“張勇一定會來求援!”

  少傾,門衛已經出來,直接把何苗請了進去,公孫瓚見是何苗,不由笑道:“想不到叔達親來,快快請進!”

  如果沒有何苗作為引進,他也做不到現在的位置。以為是張勇的家仆什麽?想不到來的會是故友。

  知道公孫瓚和何苗關係的人不多,就是張勇不知情。

  “伯圭啊,兄弟現在有難了,做了說客,請求伯圭幫一幫州牧大人。”何苗大搖大擺走進去,如同進自己家。

  “早料到張勇會派人來求援的,既然叔達被他所救,可見張勇也是個性情中人,恩怨分明。”公孫瓚也非常羨慕張勇的好運,論家世,他可是貴族出身,公孫瓚雖然嗜殺,眥睚必報,但也要看對象。

  在他眼裏,其實張勇並不討厭,至少也是個好戰分子,膽子比他還大。上任雁門郡沒有多久,隻是察覺世家和豪族與匈奴勾結,當機立斷,直接斷了袁家在雁門郡的利益,甚至抄沒轄下的世家和豪族。

  他早想做了,隻是沒有這個勇氣,畢竟大漢是世家的天下,隻能忍氣吞聲,容忍世家和塞外各胡眉來眼去。

  “小弟親來,也未曾告知小弟與伯圭的關係,也是為了展示一下小弟也有幾個朋友。”何苗笑著說道。

  公孫瓚笑道:“確實,我倆的關係,隻有大將軍知曉,何況我們是君子之交,既然是叔達親來,這個忙幫了。”

  何苗哈哈大笑道:“總算沒有丟臉,謝謝了。”

  公孫瓚知道何苗雖然是個性情中人,當年得知他打了勝仗,立功無數,就因他是庶出,家族沒有給過任何支持,有如今的地位,全是他靠著自己的勇武和雙手得來的。

  袁隗一直想要收服公孫家,故意給他設置障礙,通過何苗關係,走通了大將軍何進這條路,才得以提拔和封侯。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大將軍何進和何苗,但是他公孫瓚認下這份情。

  公孫瓚同意,何苗也沒有多言,對於公孫瓚,話太多反而壞事。

  公孫瓚望著何苗道:“為何大將軍不親自調令我去洛陽,否則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何苗苦笑道:“難道伯圭也認為家兄死於閹黨之手?”

  公孫瓚道:“不是麽?”

  何苗搖頭道:“不是,死於袁家!”

  公孫瓚恍然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袁家好大的野心啊!大漢就是被袁家玩壞了。當年我也是袁家阻撓,哼,遲早要和袁家算這筆賬。”

  何苗得到張勇的叮囑,不動聲色地說道:“伯圭,如今何家已倒,倘非駙馬出手相救,洛陽何家就全完了。冀州韓馥是袁家門生,不出所料,恐怕不要多久就是袁家的地盤了,那時伯圭日子也不會好過。以袁家的強勢,要是伯圭不歸附,就是袁家出手之日。”

  公孫瓚臉色登時陰沉下來,他和袁家也有過節,要不是大將軍頂著,隻怕他在幽州日子會更加艱難。他不怕塞外胡人,卻要當心後方出事。

  “劉虞雖然是幽州牧,但是劉虞的性格,你應該了解,與你的理念不和,恐怕會置身事外。作為盟友,唯有並州牧張勇大人完全站在伯圭這邊,匈奴占領西河郡,準備吞下並州,也是袁家暗中出手的緣故。”

  “袁家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也!”何苗冷笑道:“不過,袁家也打錯算盤了,董卓可不是善茬,三十萬大軍已快開進洛陽,袁家在洛陽的力量不足抗衡董卓,由董卓壓製袁家,反而是伯圭和我家大人發展的時期,正因為袁家看到了這點,所以才不給我家大人機會,擾亂並州秩序,無法全力發展並州。”

  “先皇英明!如果沒有張勇坐鎮並州,袁家的勢力就太大了。丁原若無呂布,就是軟蛋,不會比劉虞好到哪裏去。”公孫瓚打心裏佩服劉宏,在危機關頭,直接把丁原一腳踹開,選擇了張勇坐鎮並州。

  自從張勇上任並州,他這裏的壓力登時輕了。雖然他和張勇沒有真正地對話,卻非常默契,竭盡全力地打擊塞外各胡,屯兵邊境。

  公孫瓚點了點頭道:“是啊,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是多大的勢力。可惜先皇沒有徹底根除,如今新皇年幼,大將軍又慘遭袁家暗算,我等若不聯手抗袁,隻怕會被袁家聯手塞外各胡一一擊破,那時我大漢就危險了。”

  在幽州一樣有袁家的影子,袁家一直和塞外胡人做生意,就是鹽、鐵、絲麻也未曾斷過,雖然他也在打擊這些走私商人,每次出手都不能盡全功,袁家總在關鍵時刻出手阻攔。

  何苗和公孫瓚沒有談及大漢根本問題,是個人都看出來大漢完蛋了。除非漢室宗親有個強勢人物,否則挽救大漢無異於癡人說夢。

  何苗道:“將軍在幽州缺乏軍資,是故,我家大人決定與將軍互通商貿,隻要將軍手中有的牛馬羊,他統統收購,可以用糧食,也可以用錢幣,將軍需求什麽,便提供什麽?”

  公孫瓚被劉虞壓製,在軍費上掐死了,他急缺軍費,如今有了張勇的許諾,那他以後就不在被袁家等掐著脖子,可以擴軍。

  公孫瓚這些年來,不缺錢財,但是急缺糧食,偏偏袁家發話,不賣給他糧食和鹽鐵,他隻能幹瞪眼,有了張勇接單,囤積下來的牛羊馬,便可換取大量的鹽鐵和糧食,緩解軍事上的後勤壓力。

  “張勇的眼光好犀利,直接看到了本將的弱點,眼下,我和張勇的確可以互補,他張勇抄沒了大量的世家和豪強,糧食不缺,鹽鐵不缺,布帛不缺,而本將不缺牛羊馬,他吃下多少,本將就給他弄多少來,塞外胡人可以進大漢劫掠,本將照樣可以出擊,同樣劫掠他們的牛羊。”

  何苗笑道:“對啊,並州急缺牛羊,兼且匈奴人意圖吞並並州,已派其弟掐死了雁門郡與各胡交易的要道。並州有著大量的土地等著耕牛開荒,苦於並州被匈奴威脅,無法動用全力,分身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