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無視袁紹
  至於袁紹等人,張勇直接無視,沒有給任何好臉色。

  董卓和呂布都非常滿意張勇對他們的態度,又見張勇無視袁紹,心中大喜,顯然張勇對袁家是真的不死不休了。

  呂布更是目光炯炯地盯著袁紹,要是袁紹敢下令,他就敢殺了袁紹。他在為張勇震懾袁紹等人的兵馬。

  董卓也不想失去交好張勇的心,同樣一眾弓弩對準袁紹陣營,要是袁紹敢妄動一下,就下令射殺。

  張勇離開大軍,朗聲道:“多謝呂將軍和董大人的庇護,日後必有厚報。”

  董卓對身邊的華雄道:“張勇也是個性情中人啊,一點也不慫所謂的四世三公。不愧是先皇看中的忠臣良將。”

  董卓是在惡心袁紹,接著董卓又道:“並州無憂,先有飛將軍呂布,後有大漢駙馬張勇這樣的悍將坐鎮,這是大漢之福啊……”

  呂布附和道:“董大人此言甚是,我這個兄弟也是個悍將,殺起胡人,眼睛也不眨一下。有他坐鎮並州,本將也滿意。”

  董卓哈哈大笑道:“呂將軍,不如我們一道回洛陽,新皇已找到了,回到了皇宮,老夫會上奏陛下,表獎軍功,以前將軍被某些人壓製,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規則也要改一改,有功就賞,無功者嘉勉。”

  呂布忽覺自己被人重視了,也隻有袁紹等人從不正眼看一下,這樣呂布非常憤怒。

  現在張勇直接挑事,無視袁紹,無視袁家四世三公,大搖大擺地離開,顯然袁紹極其憤怒,這是當眾打臉的節奏。

  “多謝董大人看重,既然皇上已經回到了皇宮,想來那qun小人有董大人震懾,不會繼續gao事了。”呂布也不是傻子,否則武道也不會這樣高。

  眼下大勢在董卓,人家有二十萬精銳,他呂布再如何驕傲,也知道,要是那並州軍和西涼軍對陣,失敗的一定是他。僅憑他一人是無法扭轉乾坤的。

  袁紹心中暗恨,恨不得現在就殺了呂布,我們才是一個陣營的,偏偏呂布和董卓妥協了。見大勢已去,袁紹也沒有辦法,隻能妥協,按照董卓的節奏來。

  董卓對袁紹看低了幾分,如果不是袁家在大漢的聲望和門生故吏的話,他現在就可以收拾袁家了。

  離開了洛陽這個是非之地,賈詡非常滿意張勇的手段,幹得太漂亮了。直接把袁紹和呂布、董卓區別對待,這是陽謀,挑撥離間的最好境界。

  張勇一行人,直至脫離險境,何苗和何太後才出來,聽著賈詡和張勇的談話,心中大喜。可以說,何家已經把袁家恨上了,有了何苗在,何家一定會出不少力,尤其是財力,在做外戚期間,何家財富暴漲。

  張勇這般費心,還不是為了何家的家財,兼且何太後也在自己手中,何家不可能不拿出大半家財出來支持並州新政。

  “大人這一手漂亮,這樣一來,呂布已經和董卓聯盟了,說不定並州軍也會成為董卓在洛陽的新生力量。”賈詡笑著說道。

  張勇道:“袁家不足為慮,以袁家的傲氣,雖然恨我,但是卻天高皇帝遠,還無法指揮董卓對並州下手。”

  袁家在大漢權勢滔天,門生故吏遍天下,但是要整合起來,沒有幾年時間,極難做到。

  依附袁家的官吏,也不是鐵板一塊,並非不忠誠於大漢,兼且大漢各地,有大漢皇室中人任職州牧,想要反了大漢,袁家還做不到。

  “從屬下觀察,董卓不甘於現狀了。想要和袁家爭鋒,尤其是朝中樞,兩人擂台最為激烈。”賈詡眼中閃過一絲精芒,甚至看到了大漢傾倒的未來。

  張勇冷笑道:“丁原死期不遠了,所料不錯,呂布回到並州軍,一定會被丁原暴打或者狠批一頓。隻要董卓用點手段,呂布投效董卓便順理成章了。”

  賈詡興奮道:“如果是這樣,大人並州無憂。”

  張勇嘿嘿一笑道:“是啊,我們現在就是在雞蛋上跳舞,沒辦法啊,誰叫我們的實力弱呢?”

  張德憤憤不平道:“弱小就挨打,少爺的話真是精辟!”

  典韋鄙視地看著張德,委實未料張德的馬屁來得這樣快,太不是玩意了,他想說的,卻已被張德說了。

  賈詡讚道:“大人好生精辟的話,道盡了現實之殘酷!”

  張勇道:“都是被現實逼得,不在這個亂世崛起,就隻能在這個亂世沉淪!”

  張勇心道:“這次洛陽之行,看似董卓獲利最多,實則,他也不小,至少完美地完成了他的預測。和氏璧這個曆代帝王象征的玉璽已在自己手中,在合適的時間,獻給董卓,想來他還能得到不少好處,甚至大量的軍資也不一定。其次,董卓和他已有了初步合作的基礎,大家都看出對方對世家門閥不感冒。想來董卓有什麽好事兒,第二個就會想到他。”

  想要不受損害地謀奪河洛之地,董卓就是繞不開的阻礙,隻有讓董卓知道自己是跟著他混,在最後關頭才會讓他接受河洛地區,幫助他擋住關中各路諸侯。

  洛陽可是世家豪族匯集之地,要是清洗了河洛之地的世家和豪族,糧食和錢財,十年內都不用愁了,可以大量的擴兵,養個三十萬大軍綽綽有餘,並且還能在並州修生養息,讓百姓富裕起來。

  有董卓在洛陽吸引世家的火力,他則可以在並州出塞,劫掠烏桓、鮮卑和匈奴人的牛羊馬,有了大量的牛,耕地就可以大量的開辟出來,成為他的糧倉。

  有了糧食,不怕與任何諸侯開戰,擴展地盤。可以說,在古代,最大的製約就是糧食了,而要大量產出糧食,沒有耕牛,就不能得到大量糧食。

  至於塞外烏桓和鮮卑,張勇從未放在眼裏,並不怕這些胡人的威脅,畢竟幽州、涼州和並州都在威脅他們的腹地,並非隻有並州才是胡人忌憚的對象。

  幽州的公孫瓚就是烏桓人痛恨的一位邊軍將領,有了公孫瓚在一旁虎視眈眈,張勇可以無視烏桓聯軍。他可以不劫掠依附劉虞的烏桓人,但是可以劫掠大草原上的部落,以大量的牛羊馬獲起軍資,擴大農業耕地。

  等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他已經差不多把塞外有威脅的烏桓、鮮卑人打殘了,才有餘力南下河洛之地。